(圖片:女人迷)
女人迷推出「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近千人提名關注,性別正在發生,每個人都在參與,每個人都擁有影響力。
2017 年《時代雜誌》選出年度風雲人物—Silence breaker,打破沉默,言人所不敢言,性別暴力背後有成千上萬則 #METOO,促成改變發生,這世界不夠好,就去設想更好的世界。
2017 年,女人迷踏上性別路途的第六年,我們選擇於今年推出首屆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這些年,我們看見性別有其歷史脈絡與演化進程,半甲子前的奮鬥,讓現在的我們握有理所當然的性別權益,此時此刻我們捲動的性別討論,可能讓未來的人活得更自由;權益的爭取仰仗的從不是少數人,而是一群人。一群人的挺身行動,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國度。
為此,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誕生,透過每年年度性別事件的共同提名、梳理評選、票選表揚,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影響力的具象,我們也呼籲下一步行動,邀請更多人,關心性別議題,說出性別故事,成就性別改變。(推薦你看:我相信我很重要!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影響力,是為了比你更巨大的信念努力)
今年十月,我們釋出年度性別事件回顧的問卷,累積近千人關注填答。年齡層橫跨 20 歲至 60 歲,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填答聲音,問到對於全球性別現況的滿意程度時,眾人評比的分數為不及格的 2.59/5。
回顧自己今年曾推動的性別進步時,我們看到性別參與實則有萬千姿態——有人分享自己親身參與台灣同婚法案公聽會,往返臺北臺中,對婚姻平權有更深入的理解;有獨立攝影師拍攝翻轉性別的作品,讓性別不再是禁忌,性不再羞恥;有母親與孩子討論什麼事性別框架,並鼓勵孩子活出自己;有人自認保守,但今年邁開腳步,試圖理解,也展開討論;有基金會推動性同意權觀念,主張 Only Yes Means Yes.(推薦閱讀:專訪現代婦女基金會:女生的性語言很少,連說爽都很困難,怎麼說被侵害?)
性別正在發生,落地生活,每個人都正在參與,每個人都產生影響力。接著,編輯團隊梳理提名,搜集資料。今年整理事件時,我們實則有許多心痛,無論在台灣或國際,性別暴力的嚴重性都顯而易見。
臺灣《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出版及其事件,喚醒亞洲性別意識,聚焦討論權勢性侵,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權勢性侵約佔性侵案的 17%,其中體現巨大的年歲與權力差距,讓受害者更難以為自己發聲;而在美國,從矽谷創投性騷擾再到好萊塢韋恩斯坦事件,性暴力實則是權力的產物,受害者欠缺讓其感到安全的發聲空間,性暴力陋習已久,是不分地域的共同現象。
今年,同樣也是醞釀改變的一年——臺灣釋憲承認同性婚姻,歷時三十年的奮鬥將促成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國家;印度 #AintNoCinderella 爭取女性夜行權,訴諸民意並積極推動法律通過;美國的 Women's March 女權大遊行,全球參與人數超過 200 萬人,為女權表態。(也許你想知道:【性別觀察】為女權也為人權上街!川普就任,女人向華盛頓進軍)
性別是什麼,性別是一群人的生活,性別是一群人的奮鬥。
性別是集體概念,今年在獎項分類上,編輯部擬定出六個強調項目,以期符合當代的性別浪潮,
這些項目,即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性別就在裡頭。眾人也皆可能身體力行、投身參與,或受其深切影響。當用性別的眼光與維度去思考,我們看見更多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是紐約時報首當其衝,揭露好萊塢的性騷擾事件;是 Netflix 於凱文史貝西性騷擾事件後,公開表態不再合作的勇氣;是華爾街的無畏女孩雕像,以藝術創作喚起性別關注;是 John Lewis 百貨從童裝做起,提倡性別中性化;是《神力女超人》電影推出,給予女孩一個能夠認同的模範典型;是 #METOO 社群活動鼓勵相同經驗的受害者現身,擴充網路發話空間;是每一個你的參與。
這是 2017 年的奮鬥,而我們期待明年動能接續,就從 #itmatters 開始,我們邀請你,使用 Hashtag #itmatters 分享你的性別關心,或說出你的性別故事。
#itmatters 呼喚所有值得關注的性別事件。可能是你感到不滿的性別現況,可能是你在意已久的性別議題,也可能就是發生在你身上的性別痛癢。
諸如,#itmatters 我不想再容忍任何的職場性騷擾了,摸我一把不是「又不會少一塊肉」,職場性騷擾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itmatters 終於跟爸媽聊了我的性別認同,希望我親愛的家人,可以參與我認識自己的過程。
#itmatters 身為男性,我總是被期待要堅強、要勇敢、不能哭,我想鼓勵更多男性表達脆弱情緒,這很重要。
#itmatters 希望聽見更多你們的聲音,你們的在意。
從 #itmatters 開始,我們希望性別不只是一次次偶發事件,而是一次次累積的行動改變。沒有人是旁觀者,沒有人是局外人,你就是影響力。
*文章授權自 女人迷,原標題:#itmatters 性別是一群人的事,沒有人是旁觀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飲、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飯店住房、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點、咖啡廳、早午餐)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餐飲集團、餐廳、餐酒館)、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