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在川普宣佈將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之前,台灣外交部早就將以色列首都標註為耶路撒冷;圖為巴勒斯坦民眾在伯利恆的憤怒日抗爭中焚燒川普肖像。(攝影:李昆翰)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承認O國對O地的政治定位主張」、「X國稱川普的決定不會改變其對O地的主張」、「G國跟進美國決定,承認O國主張」、「聯合國呼籲各方冷靜對話」......
在新聞上看到這一類陳述,台灣人的敏感神經會立即被觸動,開始質疑川普政府為私利而介入他國主權之爭、批評國際社會空談和平卻對以暴凌弱袖手旁觀,甚至更堅信國際政治一向恃強凌弱,本來就沒有是非可言。關於選邊,關於其他國家在國際政治籌碼上的取與捨,沒有誰比台灣感受更深切了。
但若把確實的國名置換到代稱裡,在川普承認以色列主張耶路撒冷為首都而引發的一連串衝突中,台灣人卻可以很輕易地選邊:以色列是科技大國,與台灣有一定程度的往來;巴勒斯坦則是暴力抗爭不斷、常有自殺炸彈客或恐怖攻擊的地方。儘管多年以巴衝突的解決方案至今未有定論,台灣人心中對以、巴之爭似乎已有定見。
然而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依據的標準是什麼?是宗教還是文化?是種族差異還是地理距離?是商業利益還是地緣政治?又或者,只是因為美國?
事實上,早在川普宣佈將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之前,台灣外交部早就將以色列首都標註為耶路撒冷;這背後當然有其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因素,更別提還有凡人難解的宗教爭論。如果一定要總結出簡明易懂的理由,也只能用一句籠統的「基於台灣的國家利益」交待過去。
倒是外交部在這一波爭議中的說法最為耐人尋味:將以色列首都標明為耶路撒冷的作法,「僅是我方『認知』以色列宣稱耶路撒冷為其首都,並非『承認』,台灣呼籲以巴雙方『以和平手段解決歧異』。」
對絕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那些外交辭令的拼湊毫無意義。尤其是幾十年來,
台灣不斷不斷地在國際間衝撞,歷經一次又一次邦交國來了又走了的政治冷暖,國際組織對我們關上大門,鎖上名為「一中政策」的大鎖,這些「認知」和「承認」的文字遊戲、「和平解決歧異」的推託之辭,台灣人早就聽膩了。
只是當世界上有其他國家也因為主權主張引起爭端,戰火從外交場域延燒到邊界甚至街頭,當主權傾軋成為長期斲喪人權的藉口之際,在國際政治的選邊抉擇中,台灣還是用了這些空洞而磨人的字眼,無力地回應了這治絲益棼的歷史難題。
國際政治看起來複雜,但說到底無非是選邊的問題。做為國際社會成員,僅是決定要「選邊」,便已是一種立場選擇;一旦要選邊,重點從來不是爭端當事國孰是孰非,而是選哪一邊對自己更有好處:在爭端中有沒有可能的風險,會不會有額外產生的利益?是否可能從爭端中得到新的外交籌碼?選了這一邊會不會得罪對方陣營?或是削弱競爭國家的籌碼?更可能和爭端本身無關,而是靠攏哪一邊的國家陣營對自己更有利?選邊,從來只是從國家自身立場出發的利益取捨而已。
對爭端當事國而言,可能是國仇家恨、可能是歷史積怨,也可能是政治制度的無法相容,儘管任何一種理由都是切膚之痛,卻絕無可能藉此主張什麼國際正義,更遑論左右其他國家的「選邊」。自己的歷史使命再怎麼沉重,對其他國家也只是他人之事。
耶路撒冷美國總領事館那個路口的公寓上,有人在陽台上掛著大大的橫幅:「歡迎川普總統!是時候把大使館搬到以色列首都了!」然而美國把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對以色列真的好嗎?「川普只是為了他自己好,他今天給了你耶路撒冷,明天就會要你還給他更昂貴的代價。」一個計程車司機毫不猶豫地說:「以色列應該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在探訪伯利恆一處難民營時,我對那裡志工說:「巴勒斯坦至少有一點比台灣好:你們能進聯合國,我們不能。」「你也知道聯合國是個無用的組織,」他的回答很直白:「我倒覺得台灣比我們更有利:至少你們的敵人隔著一道海峽,而不是住在你們身邊。」
所有的選邊,都只是其他國家的利益;而自己國家的前途,則完全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因為深切地認知了這一點,都在用他們可以想得到的方式、可以動員的籌碼和資源,傾其所能地為自己的目標戰鬥。或許衝突還要持續很久很久,或許國際社會的選邊會將自己逼進更深的絕境,但既然做為國家而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就必須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到處都是這個塗鴉 揭開光頭小男孩背後的心酸故事
●第七站Aida難民營:鐵門和牆上這些洞,都是彈孔(之一)
●第七站Aida難民營:每15天才有1次自來水供應,你能想像嗎?(之二)
●第七站Aida難民營:父兄都成政治犯 少年擲石抗暴表憤怒(之三)
●第一站特拉維夫:以巴邊境山雨欲來
●第二站加薩邊境:那裡冒著煙的地方,就是加薩!
●第二站加薩邊境:火箭射過來,我們就禱告
●第三站拉姆安拉:衝突餘燼未滅,再掀抗爭潮
●第四站大馬士革門:這裡是以巴衝突第一線
●第五站巴勒斯坦:猶太人與穆斯林比鄰而居
●第六站東耶路撒冷:高牆隔開人權 巴勒斯坦人看病也要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