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台灣之間若爆發任何衝突,美國都免不了會被捲入。(湯森路透)
雖然願意坦然承認的人不多,但美中的環太平洋沿岸霸權爭奪戰其實正打得火熱,而且這場戰略競爭很可能又長又激烈。美國戰略家安德魯.馬歇爾(Andrew Marshall)、羅伯.卡布蘭(Robert Kaplan)及艾隆.弗瑞博格(Aaron Friedberg)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預言這場霸權之爭。他們很早就察覺美中競爭背後的強大驅力,而情勢發展證實了他們的先見之明。
2016年2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艾希頓.卡特(Ashton Carter)宣佈,強權競爭已重新成為五角大廈的最高優先事項,而且將決定未來25年的情勢發展。同月裡,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利.哈里斯上將(Harry Harris)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出警告,表示中國正尋求東亞霸權。
美國與中共的政治系統與國家利益,從根本上就互相對立。美國雖不是完美的民主國度,但美國仍然為全世界各地渴望代議政府、渴望司法獨立、渴望享受市場經濟帶來的自由與尊嚴的人,提供了極大的啟示。反觀中國所有權力都由中國共產黨一手把持,這個黨不必接受選舉檢驗,它的過去紀錄又令人疑懼。從美國國務院的年度人權報告即可清楚看出,中國是個高度專制的政權,而且至今仍持續壓迫中國人民。
中共治理上的失敗已經夠糟了,加上他們又不願採行真正開放的市場經濟,且扼殺了創新,因此把治理的問題弄得更複雜。儘管中共有些改革備受稱道,但中國經濟主要仍是透過共產黨控制的公司來運作,因此中國只說是重商主義國家,不算是真正的資本主義國家。
華府曾試圖與共產黨領袖合作,想要將中國塑造成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但這個想法已經觸礁,未來也不可能收到多大效果。北京的精英份子認為,美國敵視中國重振國威的意圖,而且不管其他國家是否對中國釋出善意,反正中國就是要持續進行對抗。中國的決策向來就受到病態的反美情緒影響,但在當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任內,情況更是大幅惡化。
他的認知似乎有問題,例如他對美方行動採取極端多疑的解讀、他的意識形態趨近鷹派,而且背離現實。更糟糕的是習近平已進行了一波肅清黨內精英同志的血腥行動。鄧小平在1980年代發展出來的集體領導模式雖然有重大缺陷,但至少還可牽制或平抑過度極端的決策。現在這些內部限制已經被習近平清除了,恐將帶來巨大的風險。
事實上,在所有關鍵處,如政治、經濟、軍事上,兩國都截然不同。正因如此,中國的行徑才常常讓西方觀察者一頭霧水,也正因如此,儘管官方長久以來不願承認此事,但兩國的戰略對抗勢將持續。
對於中國興起,成為戰略競爭者一事,過去美國雖抱著相對樂觀的看法來因應,但這心態越來越不適用於陸續發生的事件。過去10年來,中共已經顯露出不少跡象,暗示未來將是多事之秋。
第一記警鐘在2007年1月11日響起,當時中國發射彈道飛彈,摧毀了在低軌道運行的目標衛星。本次飛彈試射之後,中國又進行了數次實驗,凡此種種均清楚顯示:中國打算將軍備競賽帶入太空,並在衝突時摧毀美軍的耳目(衛星)。
另一個警訊發生在2010年,當時中國部署了全球第一座反艦導彈,這種武器顯然足以瞄準航空母艦,也就是美軍艦隊的王者。其後數年不管是在外交或軍事上,都還有許多令人不安的發展。
令人吃驚的是,許多美國「中國通」都對這樣的發展視若無睹,反而緊抓住虛假的期待,認為經濟上的彼此依賴、軍事對軍事的交流,以及外交上的優惠待遇可以換回中國的信任,使中國變得更友善、更願承擔國際社會責任。美方希望避免風險、息事寧人的態度,如果有帶來任何結果的話,只能說這個結果是讓北京膽子越來越大,動作越來越硬。
2015年美方遭遇數項重大戰略挫折。首先是中共在南海建造了一串巨型人工島礁,聲稱該區相當於中國的一省。接著又發現中國情報人員滲透了敏感的電腦系統,竊走大量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或家人為聯邦政府工作的人之身份資料(包括指紋),受害人數超過2千萬人。這個事件,讓美國軍方、情報單位及承包商在他們最珍貴的資產上(亦即人才),喪失了難以估計的巨量機密資料。在那之後不久,習近平在北京舉行了一場耀武揚威的大閱兵,展出了數項新武器系統,包括中程彈道飛彈,射程足以攻擊美國領土關島——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樞紐。
中國和台灣之間若爆發任何衝突,美國都免不了會被捲入。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東亞,最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中國以充滿敵意的公開態勢崛起於東亞,將嚴重挑戰美國的利益。
美國並不承認中國的主權及於台灣,在美國眼中台灣主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議題。此外,依照〈臺灣關係法〉的明文,白宮有義務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及後勤維修,並維持足夠的美國軍力,以抵抗包含中國在內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的高壓手段,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臺灣關係法〉的拘束力也許不如正式的共同防禦條約,但它具有美國國內法的地位(U.S. Public Law 96-8),清楚載明了只要中國使用武力,華府不會袖手旁觀。
因此,不管是基於法律責任或道德義務,美國都必須和台灣站在同一邊,即使這意味著美國必須冒著和世界第二強權開戰的風險。
除了原則和榮譽問題,美國還因為地緣戰略的原因而支持台灣。美國的戰略家越來越認清一項事實,那就是中國正致力提高它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在這場漫長而激烈的角力中,台灣位在地理和政治的心臟位置。台灣的地理位置緊扼太平洋咽喉,我們必須仔細檢視此地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北京當局完全不想隱匿攻台的意圖。解放軍非常重視要擴大一切與未來攻台行動有關的訓練以及裝備。儘管解放軍在教範中預想出了聯合火力攻擊這個打法,但解放軍的文件也說得很清楚,不可讓封鎖與轟炸台灣這個階段拖延過長。中國強調速戰速決,否則戰局與政局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因為中國封鎖與轟炸台灣越久,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就越有可能決定參戰。
解放軍文件提出警告,解放軍不可能有那麼強的軍力,可以一面在境外執行遠距離作戰,一方面又平定國內可能爆發的內亂。文件裡清楚指出,作戰行動不單只是軍事,跟政治同樣緊密相連。
在所有政治因素當中,「外力干預」算是最核心的一項。解放軍內部文件表示,攻台行動務求速戰速決,要是拖到美軍參戰支援,就會陷入所謂「強敵介入」的局面。中國的作戰規劃人員擔心,光是規劃、實施攻台行動就不容易了,如果計畫目標還沒達成,就遇上美軍參戰,麻煩就大了。
台灣軍情單位曾依據解放軍內部文件,做出如下研判:從解放軍對台露出進攻敵意的當下起算,1到15天之內,解放軍就會展開Z日 註更多中國對台灣發動登陸入侵的假想日,定義為「第零天」,英文叫Zero Day,或稱Z日,用來指稱未來中共攻台的登陸日。登陸作戰。而台灣軍事將領則普遍認為,解放軍約在四到八天內就會出擊。粗略估計,在美國參戰支援台灣前,北京當局從攻佔台北到奪下全島,大概只有一至兩星期的時間能用。
要是美國參戰,最讓中國痛恨的美軍單位就是航空母艦戰鬥群和潛艦。解放軍專業文獻指出,解放軍連第一槍都還沒開之前,美國應該已經以某種形式開始支援台灣了。華府幾乎確定會提供台灣即時的戰場情報、亟需的軍武裝備等等。中國的規劃者甚至預期,美軍轟炸機很可能在海峽戰事爆發初期就對中國大陸的解放軍軍事設施展開攻擊,甚至會在Z日之前就採取行動。
※本文摘錄自《中共攻台大解密:1000個轟炸目標、14個登陸的戰場、一年兩度的時機,以及台灣人民何去何從》一書/遠流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現任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主要領域包含亞洲地區國防與安全議題,是美國當代「中國通」人才的新銳代表性人物,以見解犀利、分析清晰而著名。華盛頓郵報讚譽他的亞太安全政策建議是「超越了自冷戰時期季辛吉、Graham Allison等人的綏靖觀點」,具有革命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