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啟動「安全通報」功能 臉書有條件開放

林思怡 2016年08月31日 16:49:00
臉書「安全通報」的粉絲專頁。(翻攝自臉書)

臉書「安全通報」的粉絲專頁。(翻攝自臉書)

全球知名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計畫讓使用者可自行啟動「安全通報(Safety Check)」功能,目前只有臉書官方能啟動這項服務。

 

 

啟發於311東日本大地震

 

在發生重大天災或攻擊事件時,使用者可透過臉書的安全通報讓親朋好友放心。

 

該靈感起源自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時,臉書的日方工程師鑒於受害人數眾多,設計出「Disaster Message Board」,方便災民線上聯繫家人,沒想到反應意外熱烈,給了臉書1個開發新服務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10億人收過「安全通報」的通知。負責此功能的臉書團隊表示,他們是根據受影響人數、災情嚴重程度和事件影響長短來判斷是否啟動安全通報

 

 

聲明不提供實質協助

 

在大家開始習慣這項功能後,開始有部分使用者認為臉書應該增設「有危險(mark not safe)」或「需要協助(I need help)」等選項。

 

臉書產品開發部門領導者解釋:「我們無法站在第一前線協助救援災民,但我們希望可以直接將受難者交由政府當地緊急部門處理。」

 

啟動準則公平嗎?

 

6月底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阿塔圖克國際機場(Istanbul Atatürk Airport)發生數起爆炸案,當時人在伊斯坦堡的羅賓森(Janet Robinson)便曾利用安全通報回報情形,不過她其實更擔心發生在市中心知名購物區獨立大街(Istiklal street)的爆炸。

 

「但獨立大街的爆炸對安全通報而言重要嗎?我希望我可以自己決定啟動通報與否。」羅賓森如此說道。

 

(翻攝自臉書)

 

「安全通報」隱含的偏頗

 

除了土耳其機場爆炸案以外,7月1日晚間孟加拉達卡(Dhaka)1間極受外國觀光客喜愛的餐廳遭襲,死者多為義大利人和日本人。事件發生時,臉書立即啟動安全通報,但過2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發生自殺炸彈恐怖攻擊,造成至少250人死亡,臉書卻遲至事件隔天才啟動「安全通報」服務。

 

 

1位當時住在伊拉克的駭客松(hackathon)籌辦人蘇萊曼(Razbar Sulaiman)在自己的網站上寫道:「有必要花到30小時才能決定是否要啟動安全通報嗎?真的很令人失望。」

 

一開始臉書發言人向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聲稱此功能並不適用於巴格達的爆炸案,因為「長時間的危險事件往往沒有明確的開始與結束,所以難以斷定一個人是否『安全』。」

 

但隨之又在一封寄給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表示巴格達爆炸案的安全通報功能因為網路用戶熱烈討論此恐怖攻擊事件,所以已經啟動。

 

 

臉書的新職責

 

這一連串的事件反應出臉書未來在人道危機(humanitarian crisis)上將扮演重要角色,但仍有需多挑戰與困難需要一一克服。

 

前美國雜誌「Slate」編輯紐曼(Lily Hay Newman)便曾提出質疑:「如果有1個人只在1個網站發出安全通報,其他網站都沒有呢?又或者當別人因為不對的資訊而誤標另1個人現況安全呢?(此為臉書提供的另1項服務)」

 

紐曼進一步詢問:「在遭逢巨大創傷躺在醫院床上時,如果你並不想回答『你安全嗎?』該怎麼辦?」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