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8日起,中國內地的蘋果iCloud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營運。(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對全球任何一家知名的企業來說,是選擇持之以恆堅持商業道德,還是為了短期利益能夠隨時放棄底線,這從來都是一個選擇。如蘋果公司,一旦開始決定放棄底線,則持續更加無底線的步伐也遠遠比市場預期的快。
從近年來一而再再而三在中國的選擇來看,蘋果公司或主動或被動作惡都是一以貫之的。蘋果公司最近宣佈,從今年2月28日起,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也就是說,從該日起,雲上貴州公司將負責iCloud在中國內地的運營,並將擁有與iCloud中國內地用戶的法律和財務關係。
蘋果還提到,不管是不是在中國,如果將手機中的地區設置為「中國」的話,那麼iCloud資料也會自動被雲上貴州公司管理。
iCloud是蘋果手機很重要的儲存功能,它可以存儲手機內的通訊錄、照片、視頻、文檔、app等內容,並在你的各種設備上同步保持更新。不僅如此,iCloud同時還能把各種社交平台聊天資訊等都進行備份。通俗來講,iCloud類似蘋果手機系統中最重要的探測器零部件,想看想查想備份任何都能輕鬆完成。
在全球範圍內,素以安全著稱的蘋果手機,很顯然在中國並不安全。實際上,蘋果這次把iCloud服務轉讓的雲上貴州,即是中國國有控股。據披露,雲上貴州大資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於2014年11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註冊資金2億3500萬元,由貴州省大資料發展管理局履行出資人職責,貴州省國有企業監事會進行監管。
蘋果與黨產的交易早在2017年7月12日就在進行。當時貴州省政府與蘋果公司簽訂了《貴州省人民政府蘋果公司iCloud戰略合作框架協定》,蘋果公司授權雲上貴州大資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夥伴;雲上貴州公司作為運營主體,在中國大陸境內運營iCloud服務;iCloud服務在中國境內使用iCloud和雲上貴州公司雙品牌向用戶提供體驗。
蘋果當時表示,「與雲上貴州的合作將使我們得以繼續提高iCloud服務的速度以及可靠性,同時也符合中國的雲服務須由本地企業運營的新規。」
在中國互聯網大資料市場,如果蘋果不是宣佈跟雲上貴州公司合作,普通人大概很少聽過這樣一家公司。但細查起來,這家黨產的背景可以異常複雜,蘋果iCloud之前,雲上貴州已經與阿裡巴巴集團(阿裡雲)、騰訊集團、華為集團、浪潮集團、中軟國際、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合作。
可以這樣說,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掌握了目前全中國最多的互聯網資料。即使人們普遍認為技術能力相對較強的阿裡巴巴與騰訊,也只能與這家國企黨產合作。這也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蘋果不選擇中國其他在大資料方面做得非常優秀的公司,因為其他公司不能收也不敢收。
說到底,蘋果把iCloud服務轉交給中國政府手中,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商業上能提高速度與穩定性,而是必須由本地企業運營的中國式法律法規。即蘋果公司迫於中國政府的壓力。
比較令人鄙夷的是,這家在全球範圍內經營商業的知名公司,在中國與中國以外,所碰到的壓力與處理問題的作法可謂天壤之別。在美國,前兩年美國法院下令要求蘋果公司協助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解鎖」聖伯納迪諾槍擊案嫌犯手機,但蘋果公司拒不服從,並表示將要提起上訴。
蘋果當時這一舉動,迎來了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科技巨頭的表態支持。而時至今日,蘋果與中國國企的合作,美其名曰符合中國的雲服務須由本地企業運營的新規,顯得異常滑稽。
很難想像在今天還有任何一家公司會支持蘋果這一做法,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在中國官方設置強有力的防火牆下,政府部門對於資訊遮罩與檢查的力度是其他正常國家不曾具備的。
人們更大的擔憂是,政府部門可以借助於蘋果iCloud服務,而更便捷地隨心所欲去檢查所有使用蘋果手機的中國用戶,隱私與安全將不復存在。這就如同,中國社交平台微信宣稱不會查詢用戶隱私,但沒有人會相信,人們只會相信看到的是一些人的微信會無緣無故被封殺,不管是微信還是官方,都不告訴你封殺的原因。
去年8月2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回應了蘋果應用商店中國區將VPN(VirtualPrivateNetwork)應用下架的事件,他說:受到中國相關法律強大的執行力度影響。
更早前報導稱,蘋果公司已經從中國區AppStore中下架了所有主要的VPN應用。庫克稱,早在2015年,中國就已經縮緊了圍繞VPN的政策,要求相關運營者需取得政府所授予的牌照。「今年(2017)開始,中國增強了這一政策的執行力度。」庫克說,由於許多VPN應用並不滿足監管者的規定,所以蘋果被要求下架這些應用。
從VPN下架到iCloud服務轉讓中國國企,蘋果放棄隱私與安全的行為,早就在中國被用戶唾棄。看似轉讓的是蘋果產品本身,但更為深遠的影響是它也轉讓了蘋果的核心價值觀與商業道德。
這樣的蘋果公司,即使在中國能短期牟利,但配合作惡的行徑真的能走遠嗎?估計不能。
同樣是國際上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如Google等,以及仍在堅守自由文化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臺,即使也存在壓力,但並沒有像蘋果這樣全然喪失基本的底線與原則。
蘋果的困境在於,看似可以輕而易舉對美國政府說不,但卻對一個專制文化深厚的中國步步敗退,不斷妥協。到今天,拿用戶隱私與安全不當回事的蘋果公司,在中國實在不需要多這一個。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現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