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F-35A戰鬥機日前正式進入日本航空自衛隊服役。僅為示意圖。(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1月26日近午時分,一架三菱重工組裝的F-35A戰鬥機,由名古屋飛抵青森縣的航空自衛隊三澤基地,成為第一架正式進入航空自衛隊服役的F-35A戰鬥機,這架新型戰機的服役,代表著日本的航空防衛,進入一個新時代。
但就在2017年12月,日本政府才公布了新年度的預算案,2018年度(平成30年)的日本國政府總預算,高達97兆7128億日圓,連續六年創下日本政府總預算的新高。其中,為了因應高齡化時代的來臨,社會保障費大幅度增加,但更受到矚目的,是新年度的防衛費,創下歷史新高。
新年度的防衛費高達5兆1911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兆4千億),不但是連續六年增加,而且是連續四年創下史上最高。過去日本的防衛預算,一直都是控制在GDP的1%以內,由於過去令人不快的軍國主義,導致日本最後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戰後制定非戰憲法,並在美國的武力保護傘下,日本得以將大部分的國家預算,作為建設與社會福利之用。
雖然日本的防衛預算,僅為GDP的1%以內,但身為世界GDP第三的國家,就算是只有1%,金額仍相當可觀,2016年的世界國防預算排名當中,名列第8名。過去美蘇對抗的冷戰時期,日本所設定的假想敵是蘇聯,也因此部署重兵防衛北海道,就成了首要目標。不過蘇聯解體後,日俄關係解凍,來自北方的威脅減少,反而是中國在21世紀之後,武力漸增,逐漸威脅到日本的領土安全與利益。
2003年,日中中間線的春曉油氣田問題,曾讓雙方爭執不下,之後的釣魚台(尖閣諸島)問題,更讓雙方關係降到冰點。之後中國逐漸加強對釣魚台列島施加壓力,尤其是軍事方面,過去只有中國海警船,但最近居然出現中國海軍的艦艇。再加上中國亟欲突破第一島鏈,不但海軍船艦的遠洋訓練,時常出現沖繩海域附近的公海,就連本州青森縣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也出現中國海軍的蹤跡。
至於中國空軍的長程編隊訓練,近年也逐漸增多,讓日本航空自衛隊與台灣空軍疲於奔命,就是韓國也逐漸感受到壓力。不僅只有中國,北韓在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的領導下,大力發展洲際飛彈與核武,還三天兩頭的在國營媒體嗆聲,不但要日本好看,也直指美國,說只要敢動武,駐韓美軍與駐日美軍的基地,將會是第一波攻擊的目標。
這些威脅不但讓日本無法坐視,在2017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擺明不想再繼續當國際警察,日本也擔心萬一美國駐遠東地區的兵力,如果減少的話,對日本而言,自身的防衛將是一大問題。根據平成29年度(2017年)防衛白皮書之中,針對中國的篇幅大幅增加34頁,內容直指中國試圖改變東海與南海的現狀,並且認為北韓已有具備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足以看得出日本對於東亞局勢的憂心。
加上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積極發展航空母艦與航空兵,興建新型神盾艦,並且研發足以對抗美國的匿蹤戰機等,讓日本現有的武裝力量優勢漸失,備感威脅。也因此,為了提升自身防衛與反擊能力,決定向美國採購第五代戰鬥機F-35A共42架,替換服役超過40年,已經相當老舊的F-4EJ改幽靈式戰鬥機,這批F-35A除了1-4號機由美國原廠生產之外,其餘的38架則授權三菱重工在日本生產。
此外,除了現有的F-15J/DJ戰鬥機,從2004年開始,逐步升級,以符合未來30年的作戰需求之外,日本也開始研發新一代的戰鬥機,未來將打造日本國產的匿蹤戰機。至於海上防衛方面,為了對抗日益增強的中國海軍,並且早期預防北韓的飛彈威脅,雖然海上自衛隊目前已有六艘神盾護衛艦,但未來仍將打造兩艘新型神盾艦。
當然新的防衛計畫中,還將興建兩座陸基型神盾防禦系統,以及購置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防禦飛彈等,這些都是讓日本的防衛預算大幅增加的主因。近年來,美國對日本的對外軍售(FMS::Foreign Military Sales),已從2012年的1380億日圓,增加到2018年的4102億日圓,足足增加三倍之多,而且未來還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由於美國的對外軍售,都是先由美方報價,交貨之後再進行結算,所以常有結算金額大幅高過報價的狀況。這都讓日本的媒體認為,雖然對美採購卻有不得已的狀況,但還是希望日本政府能持續與美國談判,抑制相關的費用,畢竟駐日美軍的相關支出,也是由日本買單,如果在軍購上沒有節制,讓預算暴漲,也會壓縮到國產武器研發與採購。
由於東亞局勢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身處第一島鏈的日本,面臨來自中國與北韓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防衛費用一直不斷地增長,還出現希望調升防衛費用至GDP 3%的聲浪。不僅如此,最近還有媒體報導,日本有可能將現有的兩艘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與加賀,進行結構改造,成為可供F-35B戰鬥機短場起降的航空母艦,都在在顯示日本急欲維持自身的武力優勢。
然而,基於過去的軍國歷史,導致周遭國家遭受牽連的不快回憶,日本亟欲擴軍,也讓許多國家擔心,過去的軍國主義是否復辟,而東亞局勢也隨著中朝韓日等國的軍備競賽,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作者為本報駐東京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