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將以騰雲無人機為主體,成立「偵察中隊」單位,為加速完成騰雲無人機具有空對地武器系統能量,中科院已向美洽談MQ-9無人偵察機(如圖)關鍵技術,以符合空軍偵察中隊需求。(圖片取自中國網)
國防部編列34億5200萬餘元委由中科院研發「騰雲」大型無人機,規劃在5年內完成研發並進行量產,未來空軍將以騰雲無人機為主體,成立「偵察中隊」單位,空軍並參與測試過程,據指出,空軍對於騰雲機性能測試,一定要符合偵察中隊的戰備需要,若未達要求,空軍將會暫緩建案程序;受到此影響,中科院除持續研發偵搜、干擾型及攻擊等類型的無人機功能外,已向美洽談MQ-9無人偵察機的關鍵技術,以符合空軍「偵察中隊」的需求。
據指出,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發展迅速,未來戰爭武器開發方面取得領先,而且具備察打一體的「翼龍-1」中空長航無人機,已進入解放軍部署,無人機群同步進行攻擊,而國防部官員坦言我方無人機發展已經落後,甚至遭遇一些瓶頸,因此希望能夠透過向美採購包括偵蒐和攻擊型無人機,因此在2017年11月的台美高層戰略對話DRT「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中,向美爭取獲得無人機和P-3C反潛機空投水雷等有利於不對稱作戰的武器,而無人機指的就是MQ-9無人偵察機的關鍵技術。
據了解,中科院武器研發,均區分為關鍵技術階段、展示確認階段,及工程發展三階段,最後再經軍種進行戰術測評,但中科院為將快速研發,將三階段集中在工程發展,先從動力受限來研發相關系統的測試,從日本採購的轉子引擎的推力有限,又無法減輕射控與制導系統的重量,騰雲機外掛空對地飛彈的極限只有2枚,無法與MQ-1 掠奪者無人機外掛8枚飛彈比較,加上沒有衛星的主導權,僅能在台灣周邊海域運作,無法進行跨海的作戰任務。
但為加速完成騰雲無人機具有空對地武器系統的能量,據指出,受限多項技術系統整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先捨棄掛載飛彈計劃,改由中科院飛彈火箭所的「萬戟小組」,研發雷射導引的2.75吋火箭彈,電子所配合雷射導引技術,該系統規劃在2018年底進行陸上武器系統射擊驗證,若一切順利後,再進行空對地射擊測試,讓騰雲機具有基本的偵搜、干擾型與對地攻擊能量。
據指出,空軍規劃的「偵察中隊」的編制上,是以10架為一中隊,但空軍所提出的戰備需要上,不能單單僅有偵搜與干擾的電子作戰機,還是要有對地的攻擊能量,不能只有作「半套」的構想。
據了解,中科院為加速完成騰雲無人機具有空對地武器系統的能量,第一階段除研發雷射導引的2.75吋火箭彈的導引技術;另外,也與美方洽談MQ-9無人偵察機的關鍵技術,如果美方同意出售關鍵的技術後,屆時再就技術移轉的部分,進行一步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