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戶加深「宅經濟」和「一個人的經濟」的發展,衍生日益嚴重的孤孑、不婚和無子等社會問題。(圖片摘自PAKUTAS)
幸福在哪裏?快樂嗎?有孤獨感?隨著晚婚、不婚、離異、少(無)子化和老年化的趨勢益形明顯,傳統家庭觀念和集體生活習慣已轉變,個人戶的生活型態儼然成為一種獨特的現象。瑞典斯德哥摩和紐約曼哈頓有一半人是獨身;日韓台的一人戶佔比約三分之一;中國單身人口已超過兩億,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加總的全部人口。
經濟學家麥卡錫(F.T. McCarthy)於二○○一年察覺此現象,在《經濟學人》首次提出「單身女性經濟」概念。之後酒井順子用「敗犬」形容日本「年過三十、未婚、無子」女性。隨單身的現象益夯,日本以「超單身社會」、韓國用「獨族」、中國以「空巢青年」或「光棍」和「剩女」來稱呼;韓國甚至發明「FOR-ME」一字,為追求健康、獨特和昂貴的消費行為縮寫,亦有獨身「YOLO」(You Only Live Once)單身形式的享樂主義,來說明「一人戶經濟」的崛起,如每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光棍購物節已是全球最大商機。當下的單身社會和經濟型態,正逐漸取代傳統社會家庭消費的經濟模式。
造成單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婚,台日韓都是重災區。台灣卅到四四歲適婚年齡的未婚人口約二百萬人,比例近四成;再以廿歲以上、四十歲以下人口計算,有高達四四○萬人未婚,佔全台人口近二成。日本卅歲至四○歲有近三分之二未婚;韓國卅到卅九歲的未婚人口比例則為三六‧三%。
全球的未婚男女人口存在著因城鄉差距和社經地位的「錯位」現象。都市女社經教育高,鄉村男子則相反;或是如荒川和久稱青年男不婚因財富不足,女則為獲得經濟上的寬裕。此現象形成光棍與剩女無法適配的「人口隔閡」現象。
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單身社會》中指出,獨自生活可以更自由、瞭解自己並懂得享受伴侶的陪伴。相對於克里南伯格的樂觀,一些國家則認為孤獨像傳染病會蔓延擴散,英國日前為此設立孤獨大臣,負責照顧處理孤獨情緖病症。類同道理,幾年前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印度等國家也任命了快樂部長。
這年代要滿足快樂和追求幸福似乎不容易,日韓如同大前研一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氛圍已成形,除獨身尉為潮流外,韓國年輕人從自嘲「三拋」、「七拋」到「全拋世代」(전포세대),一路從拋棄戀愛、結婚、生小孩、人際關係、家等外物,及內在的夢想與希望等全拋棄。而日本單身孤老的「無緣死」形成「無緣社會」現象,亦然嚴重。
法國十九世紀著名文學巨匠巴爾扎克說過:「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他還指出「孤獨就是空虛」,表現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的空白,缺少信仰、失去寄託,甚至寂寞憂鬱或酗酒吸毒等。這種孤獨感也是最近旅行青蛙(旅かえる)暴紅的背景和反映。
故然高齡化、少子化、無子化和網路化三大趨勢的連鎖效應,造成個人戶加深「宅經濟」和「一個人的經濟」的發展,但衍生日益嚴重的孤孑、不婚和無子等社會問題叢生才是重點。大文豪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指出,天才用精神和思想以及有宗教信仰者可以忍受孤獨。問題是這些並不夠,政府應思考由一味追求GDP經濟成長,同時提升對公民生活幸福感的追求,制定一套年輕人有財富保障、想婚、敢生、能養育的政策和環境,針對長者落實長期照顧和共居生活的政策,減少一個人的孤獨、全拋和無緣社會海嘯的來襲。
※作者為嘉義縣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