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仲裁 中美「鬥而不破」

林穎佑 2016年07月14日 17:28:00
南海仲裁結果出爐,菲律賓佔據優勢。(路透社)

南海仲裁結果出爐,菲律賓佔據優勢。(路透社)

日前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宣判已經出爐,菲律賓佔據優勢。中國在判決之前應有所預料,宣判前便利用外交管道多次的對外放話,並直接表示仲裁法庭無效無任何約束力,也透過各種媒體不斷的對外強硬的表態,無論是在官媒或是各種網路平台中都可以看到許多激動的言論。

 

此外,解放軍也在此時,於南海舉行了大規模的軍演,此演習出動三大艦隊進行跨區演練,其中橫跨了北部、東部戰區的海軍兵力。從公布的資訊中,可見到此軍演中出現的解放軍四位上將為海軍司令吳勝利、海軍政委苗華,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以及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值得注意的是,王冠中除擔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之外,更身兼中國國防動員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協調內部動員,以及軍民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平戰轉換能力,這也代表未來中國在南海的爭權手段不會只有軍事。

 

2013年4月中國發佈了《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國防白皮書,此文件說明了武裝力量不會只有傳統軍力,也包含其他非傳統以及執法力量,這些運用對中國來說,並不陌生。早從1974年的西沙海戰到2014年的981鑽油平台事件,中國海上民兵都發揮了相當的作用。近期中國更直接補助漁民要求其前往爭議海域,甚至負擔海上戰備值勤任務,外國學者還特別稱這些海上民兵為「小藍人」,因其身穿灰藍迷彩服;且與2014年俄羅斯進佔克里米亞時,那些取代正規軍的「小綠人」作用類似。

 

中國透過「小藍人」可以對在周遭海域的外國艦隻進行騷擾,如將美國軍艦施放的聲納浮標撈起、嘗試利用漁網阻擾他國軍艦作業,甚至直接包圍外國軍艦。透過類似的組織除可以避免直接軍事衝突,也可限制他國運用的武力,必要時還可以卸責指稱是漁民的個人行為。這些「小藍人」所擁有的船隻,並不在解放軍的正式編制中,也讓其在行動上更具彈性,也增加了反制上的困難。

 

特別是在2016年的軍事改革中,中國除將四總部打散成立16個軍委直屬單位之外,新成立的軍委國防動員部是值得注意的新單位。過去在解放軍的決策體系中,民兵部分是由省軍區來負責指揮,在過去指揮體系中軍委會經過總參與大軍區之後,才到達省軍區,造成在運用民兵以及其他武裝力量時,常會因為疊床架屋的指揮體系而成效不彰。但在軍改後,直屬中央軍委會的國動部直接指揮省軍區,會讓這支民兵的運用對外更有威脅性。

 

中國也可能會利用民間的力量來競逐南海,以超軍事手段來處理國際問題,如將部分島礁發展為旅遊景點、民航機在島礁機場的起降,適當時機再配合軍方或是執法單位的介入(如2016年4月解放軍軍機利用緊急後送病患的機會成功降落永暑礁),都是中國可能採取的行動。

 

固然在「鬥而不破」的原則之下,演變成美中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高,但透過島礁上的電子設施,強化南海地區的防空網,打造實質上的「南海防空識別區」,並配合上述手段,迫使美國不得不承認其在該地區的勢力,間接認同新型大國關係的存在,這可能才是中國真正的大戰略意圖。

 

※本文作者為銘傳大學國際事務與外交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