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將於5日上午開幕,海外分析一致指向,王岐山極可能在本屆人大會議中成為國家副主席,而搭配習王外交體制的實際決策執行者,預料將由楊潔篪和王毅的組合擔任。(合成畫面/湯森路透、中新社提供)
本屆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將於5日上午開幕,將依照日前三中全會提交的名單,選出國家領導人。其中在十九大中未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卸下所有政治職位的前中紀委王岐山,日前再次當選人大代表,預告他將重返權力核心。海外分析一致指向,王岐山極可能在本屆人大會議中成為國家副主席,並受國家主席習近平授權,主導中美外交工作。在修憲後與習近平同樣不受任期限制的王岐山,將以副主席身分成為習近平大國外交架構中「中國最高位階外交官」。
而在習王主導的大國外交體制下,一年多來持續扮演北京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傳話人」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若無意外將升任分管外交的國務院副總理;現任外長王毅,則將升任國務委員,負責外交工作,甚至擴及涉台事務。更有說法指出,王毅可能續任外交部長,與楊潔篪共同成為習王外交體制的具體實踐者。
中共中央委員會於25日公佈修憲建議稿,刪除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限制,習近平打破國家主席任期制度的傳聞終於在人大、政協兩會開幕前獲得證實。
由於在十八大之前,國家副主席一向為「接班人」出任,一旦與國家主席同樣不受任期限制,則「儲君」性質不復存在,而是與國家主席同享實權的「政治盟友」。
而對照今年1月各省市地方公佈的全國人大名單,去年卸下中共政治局常委身分的王岐山以無任何政治職務的身分當選人大代表,預告其將重返權力核心,也讓國家副主席「政治盟友」的身分因此明朗,海內外一致推測,王岐山將在本屆人大中出任國家副主席。
事實上,儘管王岐山在去年的十九大中卸下所有政治職位,卻未曾退出權力圈;幾個月來,香港媒體數次披露,王岐山仍然列席中共政治局常委會議,與「正國級」官員一同議論國是。而根據王岐山過去的從政經歷,包括路透等海外媒體均引述北京政壇消息指出,王岐山將以國家副主席的新身分,直接在習近平的授權下主導中美外交。
據指出,海外媒體提出此一預測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是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在十九大後訪問北京,當時王岐山仍然隨習近平出席國宴。王岐山在中紀委任內完全沒有適當身分可以出訪或參與高層外交,但他在在副總理任內,其實在金融、貿易等領域與美國有多次交手經驗。面對習近平希望妥善解決中美在貿易及安全議題摩擦的需求,由於最倚重親信王岐山負責是最好的選擇。
而搭配習王外交體制的實際決策執行者,則仍不脫北京政壇在十九大之後的預測,由楊潔篪和王毅的組合擔任。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楊潔篪便一直受命於習近平,直接負責在北京與華府之間傳話;十九大之後也傳出躋身政治局的楊潔篪,將升任國務副總理;在人大開幕前夕,北京更明確傳出楊潔箎的分工將是外交及台港澳事務。而接替楊潔篪國務委員職位的,則是先後具有對日、對美及涉台工作資歷的外長王毅。
但北京政壇人士私下指出,外媒幾乎一致地預測王岐山將負責中美高層外交,直接向習近平報告,並構成「王岐山—楊潔篪—王毅」的外交工作排序,主要原因來自外界均認為川普是習近平主政的最大外部變數,而中美關係是習近平最大挑戰。然而從中國總體政局來看,內政的變數和壓力仍然大於川普或中美關係的影響,因此無論中共內部政治職位如何分配,內部權力結構的穩定仍是最主要考量。
王岐山的政治角色在過去幾無先例,也因而出現不同預測;除了分擔習近平的外交角色之外,王岐山過去幾年獨掌反腐大權,也成為另一種預測重點。根據中共中央委員會在三中全會前提出的《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明確納入「國家監察委員會」的設置和國監委主任的選舉條款,意謂此一機構將成為新的反腐核心,預料極可能由王岐山掌權。
據分析,身為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權力大小端視習近平授權程度而定,因此王岐山未來仍可能掌握反腐事權,不排除兼任國監委主任,與新任中紀委趙樂際合作,繼續為習近平掌控反腐大權。
而主政後即以「小組治國」為決策特色的習近平,目前除了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身分外,同時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等十多個小組的組長。在此情況下,一般預料習近平勢必將特定大政權力託付給王岐山,而王岐山也將成為中國歷來最具實權的國家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