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國民待遇」促進中國2025產業轉型 是惠台還是害台

吳唯塵 2018年03月19日 00:00:00
面對越來越來險峻的兩岸局勢,台灣自己必須站穩腳步。(攝影:林家賢)

面對越來越來險峻的兩岸局勢,台灣自己必須站穩腳步。(攝影:林家賢)

中國國台辦公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台商經營、以及台灣民眾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推出31項具體措施,未來台灣人可參加中國53項專業人員資格考試,及81項技能人員資格考試,同時措施之涵蓋層面包括經濟、文化、教育、能源、環保等,涉及面向之廣,涉及範圍之深,號稱是中國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惠台」政策。

 

中國此舉一出引發國內熱議,許多年輕學子和台商皆表示高度興趣,媒體也對此大肆渲染,幾乎都以「惠台」31項措施稱之,在大眾傳播的渲染之下,讓民眾接受混淆的訊息,很多人可能天真的以為,中國這次真的開放許多大利多給台灣人,在輿論上的確已產生影響,未來的磁吸效應不可不防。

 

然而,仔細檢視這31項措施,基本上是配合中國整體政策,並且和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有高度雷同之處,2018「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高新綠能產業、創建「中國製造2025」、鼓勵民間投資能源、交通、水利與環保等基礎建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等,而這些項目和對台31項政策不謀而合,中共對台31項政策不僅一點優惠都沒有,反而拉回和中國人同樣的水準,讓台灣企業和人民,和中國人一樣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真正的目的是要吸引台灣的資金、技術,來發展中國製造2025的產業轉型。

 

這31項措施有一半以上是既有措施,大多早存在於「兩岸服貿協議」以及ECFA之中,對台31項措施跳過兩岸之間的協議,直接以單邊主義訴諸台灣人民,在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邏輯下,用輿論戰和實質利益拉攏換取台灣人的認同,表面上優惠,實則是為了將台灣技術人才及資金引進中國,協助中國國內經濟發展。

 

對於台灣真正需要中國開放的項目,諸如降低「532條款」(總資產達50億美元、設立滿30年、成立代表處滿2年)之市場進入門檻、 放寬對於臺企經營與通路的限制、放寬減少臺灣圖書審批制度、開放保險全資全照、開放我國銀行在大陸吸收人民幣存款等等,這些台灣產業真正需要的項目,完全沒有開放,顯見這31項措施並非惠台,乃是一方面吸納台灣人才的統戰,另一方面協助中國產業轉型的兩手策略。

 

過去,在中國發展的經濟奇蹟過程中,台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過往的中國地方政府給予台商諸多「超國民待遇」之優惠,也因為台商前仆後繼西進,讓中國可以成為世界工廠,並逐步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在改革開放後30年,中國的產業也隨之轉型,台商不再有優勢和特殊待遇,今天的對台措施比過去開放給台商的優惠還不如,中共對台的方針從「超國民待遇」降為「國民待遇」,目的在於將台灣視為中國國內,取消台灣的特殊性,用「國民一體化」的方式將台灣產業和人才空洞化,由近日媒體指出國台辦將和港澳辦合併也可觀之,不再給台灣任何特殊優惠,不再賦予台灣特殊性,乃是中共目前和下一個階段的統戰工作重點。

 

中共的兩面手法正步步進逼,不斷對台灣緊縮施壓,並釋出對台措施拉攏台灣民眾,長期以來反覆推出類似措施,目的都是提升單方獲益的經濟發展目標,並吸納台灣的資源。面對越來越來險峻的兩岸局勢,政府必須站穩腳步,並持續進行產業轉型及創新,也要呼籲國人對政府有更多信心,看清中共輿論和利益背後的統戰本質。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