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人事預計3月底前出爐,據了解,府院高層有意讓深受總統蔡英文信賴的總統府副祕書長姚人多(左)接任主委一職,持續勸進中。(攝影:葉信菉)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名單近日將底定,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承諾,3月底前將把人事案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執政高層早已規劃,希望長期關注轉型正義、與人權團體關係密切的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能接下促轉會主委重責大任;惟姚人多意願不高,府院高層仍努力勸進中,希望完成最後關鍵拼圖。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明定,促轉會為行政院下的二級獨立機關,設委員9人,委員名單由行政院長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其中同一政黨人數不得超過3人,同一性別不得少於3人,因此可找的人才庫大幅限縮。加上促轉會只是任務型編組,明定2年內提出總結報告後就解散,2年若來不及完成報告,在行政院長同意下,最多只能延長1年,找人「跳坑」更不容易。
據悉,府院人士這段期間曾接觸「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成員、中研院及多所大學歷史、法政學者,廣泛徵詢委員人選,不過找人並未如想像中順利。
目前兼任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執行祕書的姚人多,雖協助促轉會籌備事宜,但他本身也是被高層鎖定「徵詢」的主委人選。只是他礙於個人意願不高、想回學校教書,因此遲遲未答應。這次他是否會「公親變事主」,接下此艱鉅任務,得看3月底前是否有轉圜空間。
黨政人士分析,姚人多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任教期間,就很關心社會運動及轉型正義議題,蔡政府上任初期找姚人多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身兼總統文膽跟「對外溝通社運、人權議題」兩項重責大任,就揭示他不只是關鍵幕僚,對外更可算是「總統的分身」。由於促轉會主委必須熟悉本地歷史脈絡,又得有一定政治手腕,由姚人多擔任非常合適。
對此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接受《上報》訪問時說,早在蔡政府上任後、促轉條例通過前,姚人多就著手開始處理轉型正義議題、蒐集相關資料,「若由他出任主委,是適當的人選」。
另一位長期研究白色恐怖及228歷史的學者指出,若由姚人多擔任促轉會主委,「最能貫徹蔡英文意志,且他是願意學習、可以溝通的人」。不過他也提醒,這有好也有壞,「好處是姚人多跟總統互信夠、被充分授權,做事可大開大闔;但壞處是姚人多為民進黨籍,民眾恐誤認促轉會是有黨派色彩的機關,容易被貼標籤,必須有更多的社會溝通。」
府院高層屬意姚人多擔任促轉會主委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這兩年在原住民轉型正義議題上盡了不少心力,由他帶領促轉會,可彌補外界質疑促轉條例排除原住民議題的疑慮。此外,極具爭議的亞泥新城山採礦問題,後天(25日)終於要舉行部落、政府、亞泥公司三方對話,前置作業重要推手之一就是姚人多。
據了解,促轉條例剛三讀通過時,政院原擔心促轉條例被認定「只關注」白色恐怖及228議題,因此有意找具原住民身分或有相關背景的人擔任委員,彰顯轉型正義不分族群,但後來作罷。如今若由長期關注原住民轉型正義的姚人多擔任促轉會主委,也有「不會切割原住民議題」的象徵意涵。
尤其總統蔡英文在去年12月底的原轉會會議中,也強調促轉條例並沒有排除原住民,只要是1945年到1992年威權統治時期曾遭到人權侵害的族人,都可在促轉會成立後依法聲請調查。
不過,正因促轉會的四大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促轉會不只是「關起門來做研究」,還扮演類似準司法機關角色,要去調查、辦案,對一般學者來說更為吃力,因此不少學者對此卻步。
一位非民進黨籍的在野黨高層表示,除文史學者外,曾任司改國是會議籌備委員的前大法官許玉秀,也是擔任促轉會委員的合適人選。
不過由於許玉秀曾在司改國是會議中直言不諱、「砲火四射」,府院是否會納入考量仍待觀察。對此一位長期關注轉型正義的民間團體人士指出,促轉會要處理司法不法的平反,如果有可提出司法論述的人加入,對促轉會運作會有很大幫助。尤其許玉秀有前大法官身分,面對國民黨有意提出促轉違憲的質疑,「她可協助論述上的攻防」。
該民間團體人士指出,如果姚人多不願出任主委,最後比照國外推動轉型正義的經驗,找沒有政治色彩的純學者主導,「可能要搭配政治能力強的副主委或發言人,否則在國內特殊的政治情境下,可能很快就會遭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