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已陷入嚴重管理危機。(資料照)
台大校長遴選事件發展至今,縱令已有許多人指出這是黑白,而非藍綠的問題。但這種說法還是信者恆信,反之亦然;唯有回歸管理角度,才有可能做精確的分析與判斷,進而使出最恰當的決策。何況以台大的聲譽,加上是全國納稅人貢獻最多的大學,這絕不是學校自己就可以私了,而是全民都可以公評的事。
不幸的是,台大校方的管理並非如此。
首先,當選人管中閔未揭露台灣大獨董身分,與遴選委員未利益迴避的問題。台大遴選委員會在爭議後做出的結論是:「是否影響遴選結果,並非遴選會所能推論,亦難認定會有何影響」。(意思是可能有影響,可能沒影響,但我們不確定,所以不處理?)
而在涉及學術倫理部分,儘管已有多人出來舉證的確有問題,且前校長楊泮池也因涉及同樣問題而不再連任的狀況下,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的調查結論是:「論文抄襲案不成立」。(意思是楊前校長與管當選人的學術倫理不必然要有同樣標準?)最難以想像的是台大臨時校務會議,將管中閔涉及爭議的五項議案全遭擱置。(意思是不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
其次,我們只看到站在維護自己立場的述事,而非以做好管理的態度處理。
諸如前校長陳維昭是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按理說他是沒有做好把關,以至於出現諸多爭議最應該負責的當事人,但我們未見他就事論事去做好善後,卻只見他四處放炮袒護自己。
另在長期赴中國廈大兼職授課等問題上,即便已有明確的廈大網頁作為佐證的狀況下,台大不顧廈大既是當事人,更是中國染指台灣的重要推手,台大沒有認真去察其他佐證,竟然決定:「廈大回函指從未聘管中閔兼職講課或指導研究生」!
最有意思的是引發所有爭議的始作俑者管中閔,他在引發爭議後未採取主動說明,反倒是神隱起來。如說北農的吳音寧是神隱少女,所以不適任;那麼管中閔的神隱,不但證明了其爭議的確是存在,更證明了他極為不適任來領導台大。
在資源與資金匱乏年代,台灣所賴以支撐經濟成長的利器就是管理;如今進入數位時代,台大校方在校長遴選的處理上,竟然不是以逃避、含糊、打混,就是以選擇最低下的標準來處理。透露出這家台灣的大學首府,已經陷入管理破產的危機,台大人難道都沒有自覺,台灣人也都不會憂心嗎?
※作者為台灣亞細亞企業倫理促進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