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

你或許不認為這些交友網站屬於窺視文化,其實它們都是。你在交友網站所留的個人資料、都將變成其他用戶的樂趣來源。(湯森路透)

你或許不認為這些交友網站屬於窺視文化,其實它們都是。你在交友網站所留的個人資料、都將變成其他用戶的樂趣來源。(湯森路透)

如果你想知道窺視文化是什麼樣子、讓人有什麼感覺,把書放下、打開電視看看就行(可別真的這麼做,請繼續閱讀、待會兒再看電視)。北美電視台有幾百個節目屬於這種性質,至少有三個電視頻道更完全致力於播放窺視文化。

 

這些節目包括有獎遊戲節目《真實謊言》(Moment of Truth)、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及《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烹飪節目《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等。
 

我不想讓你有種印象,認為窺視文化僅止於真人秀。事實上,我反而希望你覺得窺視無所不在:當三個專屬電視頻道與數百個電視節目都取材於真人秀,表示窺視已成為主流文化,和高爾夫、氣象、美食一樣,能夠輕易提供足夠的資訊,提供電視台24小時播出。

 

我之所以先談真人秀,是因為這是你一聽就懂的窺視文化實例。真人秀的名稱和形態可能改變,但其核心概念都相同:普通觀眾觀看在居家或特殊場境的普通民眾進行表演。
 

真人秀電視是窺視文化最明顯的化身,有優勢的名人「新聞」則緊追其後。名人八卦網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450萬人次點閱率。

 

因報導O. J. 辛普森案件成名的「TMZ.com」(創辦人是哈維.列文〔Harvey Levin〕,目前和網路公司美國線上〔AOL〕合作)更是被公認為報導明星媒體事件最即時的八卦網站,像梅爾.吉勃遜酒駕被捕的警局檔案照與細節,以及後來的反猶太言論,《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明星麥可.理察(Michael Richard)在喜劇俱樂部發表具種族歧視色彩的言論,玩伴女郎安娜.妮可.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死亡時家中冰箱裝滿藥品美沙冬與「快速苗條」液體代餐的照片,影星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痛罵11歲女兒是「不懂事的豬」的完整電話留言(TMZ針對該事件舉辦的網路投票結果:法官是否該終止鮑德溫對女兒的探視權?是:59%,否:41%,總投票數:432818)。
 

我們在這兒談的媒體不限八卦小報,就連主流媒體都對名人新聞為之瘋狂,不停播報各種明星八卦消息,不管是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的離婚事件,還是方程式賽車大賽主席麥斯.莫斯利(Max Mosley)的納粹性虐待派對醜聞── 他在2008年控告八卦報《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侵犯其個人隱私權,並獲得勝訴,因為該報使用關於他的偷拍影片寫成封面故事,繼之造成全球民眾對他個人進行偷窺(據莫斯利的律師指出,上該報網站及「YouTube」觀看莫斯利被鞭打影片的人數就有350萬人次)。
 

透過窺視他人 獲得娛樂的快感


除了這些,我們還得加上永無止盡的小甜甜布蘭妮新聞。「現在及可預見的未來,所有關於布蘭妮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大新聞。」一向受人尊敬的老牌新聞通訊社美聯社的洛杉磯助理辦公室主任法蘭克.貝克(Frank Baker)在一份內部備忘錄寫道。

 

小甜甜因精神崩潰事件住院治療,才出院三天,就流出這份備忘錄。一名新聞評論員忍不住針對備忘錄事件加以回應:「對專業知識領域的新聞學來說,今天真不是好日子。」對於逐漸變成娛樂業附庸的新聞專業來說,過去十年都不是好年冬,因為娛樂業本身也逐漸變成窺視的附庸,窺視文化已擴散到所有我們想像得到的媒體,讓安迪.沃荷(Andy Warhol)對完美照片的諷刺性預言成真──「名人在從事日常瑣事的對焦照片」。



名人的私人問題透過媒體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間斷又快速地出現。因此,當我們探視他人隱私的胃口──亦即必須被「真相」娛樂的需求,從《時人》雜誌延伸到自己的生活時,應該不會讓人驚訝?我們毋須等待名人精神崩潰或懷孕,才能享受有趣話題。

 

網路、平面媒體、電視,到處都有普通人快樂地公開討論自己的問題、癖好、生活。再次說明,這就是窺視文化:透過窺視他人──大多為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如果我們同意「普通」是〔還〕沒有成名的意思),獲得娛樂的快感。
 

網路新的互動可能性使我們能以新的方式公開個人生活,越來越多人正在試用窺視。你可以爭辯說,真人秀節目、電視脫口秀、名人八卦是大企業專門設計的控制工具,讓我們保持快樂、不停購物、沒時間注意真實世界正像甜甜圈一樣被熱油炸得滋滋作響。

 

但你要如何解釋,幾百萬網民正跟電視上播放的「毫無保留文化」(tell-all cultare)看齊,透過部落格、個人檔案、自拍影片等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公開?根據2006年「普網和美國生活」(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一份報告估計,約十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擁有部落格。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聊天室、「YouTube」、「Blogtv.com」、「Justin.tv」的用戶人數。擁有部落格的人數眾多,瀏覽部落格的人數更多。

 

同一份報告總結,39%的網路使用者,也就是超過5700萬的美國成年人有瀏覽部落格的習慣。在該報告出版三年後的今天,如果說至少有一億的美國人,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會瀏覽部落格,應該很公允。
 

這些數字顯然並不精確,但我想說明的重點是,這些數字很驚人,而且還在繼續成長,這些數字清楚代表社會對以下現象的普遍接受度:很多「普通人」想透過(大眾)媒體環境公開自己的個人生活。而很多其他的「普通人」也想觀看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你一開始架設部落格時,根本不知道最後到底是哪些人在瀏覽。

 

大多數部落格的訪客只有十幾二十、頂多上百人,但也有像珍娜.富爾達(Jennette Fulda)經營的「一半的我」(Half of Me) ──這個記錄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一名婦女決心減肥的部落格,剛開始和大多數部落格一樣門可羅雀,但現在每個月吸引近5萬名不同訪客,追蹤珍娜從350磅體重降到160磅目標體重的進展。
 

部落格瀏覽人數若和「MySpace」、「臉書」、「Bebo」、「Reunion」、「MyYearbook」、「LinkedIn」等社交網站的固定用戶人數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我們這裡談的數字是超過兩億的網友,不僅登記個人資料,還每天定期上網更新狀態、上傳自己和朋友的照片及其他個人資訊。

 

加拿大有1000萬「臉書」用戶,幾乎占加國人口三分之一,僅次於有3000萬名「臉書」用戶的美國。美國網友對「臉書」雖然遠不及加拿大網友瘋狂,但用戶人數依然可觀,約占全美人口的10%。(截至2008年秋天,估計全球「臉書」用戶已有好幾億名。)

 

任何人如果曾經花幾小時點閱朋友的個人資料頁、或是朋友的朋友的個人資料頁,就會知道窺視是關於什麼。那是關於你任由網路浪潮帶你東漂西蕩、感覺到時間的流逝;那也是關於你想知道每個人的一切,又想確定每個人都知道你的一切。

 

社交網路和所有窺視機制一樣,易於使用又令人上癮──誰不想只按個鍵就可以「交朋友」?在公園被公寓取代的年代,越來越少人知道鄰居是誰,我們希望與同類連結的渴望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無怪乎現在有各種社交網站,專門連結戒斷中的成癮者、愛書人、離婚族、養貓養狗族、家有幼兒族、慢性病患、以及渴望登上真人秀電視舞台的人。
 

社交網站和交友網站有很多共通之處,用戶都必須提供個人資料,而且想要與人連結,承諾(但通常不明說)網路上的虛擬交流有一天可能進階成為真實世界的互動。難怪交友網站一直是人們相遇與進行窺視的熱門地點。流行的交友網站「Plentyoffish.com」每天吸引約60萬訪客。針對單身猶太人的「Jdate.com」號稱有50萬固定用戶。專供已婚者尋找偷情機會的「AshleyMadison.com」號稱每天有多達12萬5千名訪客。
 

你或許不認為這些交友網站屬於窺視文化,其實它們都是。你在交友網站所留的個人資料、都將變成其他用戶的樂趣來源。我最近和一位剛離婚的朋友一起逛交友網站。他加入好幾個網站,所以我們花了好幾小時瀏覽可能速配對象的個人資料,欣賞她們的照片,討論可能對他有興趣的女子在通訊內容裡的綜合訊息。在窺視年代,交友和約會網站都是讓人從事休閒式網路衝浪的娛樂選項。

 

隱私:拱手送給全世界的免費禮物
 

你如何和所有新朋友、網路性伴侶、熱愛太平洋西北區手工精釀啤酒的酒友們保持聯絡?當然是使用「推特」(Twitter)囉!據估計,這種讓人透過網路及手機簡訊隨時更新「我現在正在做什麼?」之類問題的微網誌,約有500萬名「推友」(「推特」不願公開實際用戶數字)。

 

網路上每天都有幾百萬條推文,讓我列舉幾個例子:「愛咪家烤肉。先載酒」(洛杉磯「babiejenks」2008年4月13日下午2時37分傳送)。如果「推特」不合你胃口,你可能會想試試更新的「Seesmic」,這個應用程式結合「推特」的簡短性與「YouTube」影片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進行「影音交談」──上傳簡短影片和其他網友交談。
 

難怪新形態的窺視服務快速興起,將所有社交網路、部落格、「推特」、各種連網應用整合在一起,好讓我們輕鬆管理線上活動,和網友保持互動。這類新興應用現在大概有五十多種,包括「Ping」、「Lifestream」、「FriendFeed」「Plaxbo」、「Digbsy」、「Profilactic」,以及滿諷刺的「iStalker」──特色是你可以把線上留言依時間軸繪製生命圖。

 

「Lifestream」最重要的價值在提供你的朋友對你進行窺視的集中式服務:

 

『Lifestream』既是媒體也是社交聚集工具,讓你和朋友能隨時、即時掌握你在網路上的所有活動。有了『Lifestream』,你能把分散各網站的所有個人資料放在同個頁面,讓朋友更容易瀏覽你的最新網頁標籤、最喜歡的影片、推文、上傳照片、最新網誌貼文、以及其他更多。
 

正如「Lifestream」所說,我們幾乎把一切都放到網路上,尤其是照片和影片。「Liveleak」、「RedClouds」、「VoyeurWeb」、「Dailymotion」、「Flickr」、「Shutterfly」、「Snapfish」、「Metacafe」、「Revver」、「Brightcove」有幾十億張影像,每個月還繼續上傳幾百萬張照片。據擁有「YouTube」網站的谷歌(Google)指出,每分鐘被上傳到「YouTube」與人分享的影片內容,總長超過13個小時。

 

從正常的家庭聚會、醉男派對、到業餘愛好者的性愛派對,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被放到網路上供人觀賞,創造出人類前所未見的生活公開檔案。親友感謝我們的大方分享,但除此之外還有誰在看這些內容?我們無從得知,甚至可能根本不在乎。這正是窺視文化的重點:

 

我們的分享並不限於或只針對認識的人。我們把東西放到網路讓所有人看。我們這麼做,其實是在展現自己的天真、樂觀、熱情,以及困惑。問題是,被公開到網路的資料也很可能會被別人利用來對付我們。而我們天真地拱手送給全世界的免費禮物,其實具有多數人無法想像、隱藏的潛在價值。

 

 

自我揭露與告白的娛樂化
 

想隨時掌握所有部落格文章、照片、影片、推文、交友資料、朋友訊息,這實在太困難了。因此在窺視文化年代,我們大方地在網路上搜尋朋友、同事、可能的約會對象,以及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任何人的資料。想知道窺視文化在社會已經有多穩固嗎?我只需用一個詞說明:谷歌。好幾份關於網路的研究顯示,搜尋引擎穩居網路所有活動「僅次於接收與傳送電子郵件」的「第二位」。

 

沒錯,我們會使用搜尋引擎尋找美食餐廳、查看哪種土壤適合種植大株鬱金香,但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利用搜尋引擎尋找個人資料。「普網和美國生活」另一項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網路使用者曾在網路上搜尋別人的名字,而且絕大部分是基於「個人理由」。

 

媒體學者馬克.安卓耶維克(Mark Andrejevic)公布他進行的網路使用調查結果,指出「超過四分之三的回應者曾透過網路搜尋熟人的資料」,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回答搜尋次數「一年達數次以上」。他們在找誰的資料?「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回答是朋友,另外近三分之二的人回答是目前的伴侶或從前的舊愛」。他們為什麼在網路上搜尋朋友呢?「多位回應者指出是基於好奇、好玩,在網路上搜尋朋友資料只是消磨時間的網路活動之一。」
 

既然保守個人祕密越來越難,何不乾脆全部公開?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活動,根本是在鼓勵大家將自我揭露與告白變成娛樂。「Cringe」和「Mortified」分別位於紐約與洛杉磯,提供民眾在現場觀眾面前朗讀尷尬經驗的機會,例如分享在荷爾蒙過剩的青春期寫的情書或日記。這兩個活動都已集結成書籍出版,標榜最讓人畏縮與丟臉事件的書寫範例。

 

其他活動還包括:「PostSecret」(匿名用明信片寫下自己的祕密後,寄到活動網站刊出。這個活動出版了好幾本書,還辦了一場巡迴藝術展)、「Bar Mitzvah Disco」(活動包括網站與書籍,專門收錄70年代猶太男孩的成年禮照片與故事)、網路雜誌「Found」(設有網站並出版系列叢書、刊登被撿到的便條紙內容,例如下面這張「馬力歐,我X你的恨你,你說要加班,為什麼你的車停在她家?你這個混帳騙子,我恨你,我X你的恨你。安柏。附註:待會call我。」
 

你掰不出這種內容,這就是我們被吸引的原因。窺視文化一再讓我們看見真實事件多麼容易勝過虛構的故事。

 

※作者為《斷鉛筆》〈Broken Pencil〉雜誌創辦人,曾出版多本小書及社會評論著作,包括《哈囉,我很特別:個人性如何成為新的服從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們也想分杯羹:大眾文化的底層渴望與再創》(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現居加拿大的多倫多/本書摘自《我愛偷窺》一書/立緒出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