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與賴清德對兩岸關係的態度不盡相同。(總統府提供)
共產黨在品評台灣政治時,常會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盲點,例如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將台灣的政治人物與台灣人民對立起來,認為個別政治人物的主張是「狼子野心」、「操弄民意」、「離間兩岸人民感情」。但他們很少想到(或根本刻意地忽略),在民主社會裡,任何政黨以及民選公職本來就有匯聚民意的功能,他們固然要定期接受民意的檢驗,但其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代表民意;從來不是他們帶著民意走,而往往是民意引領著他們。
賴清德再度自稱是「台獨工作者」後,果然引起中共一連串的口誅筆伐,不但《環球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到國台辦直接發聲明批判,就連新華社也加入戰局。賴曾在上任之初於立法院公開宣示自己是「台獨政治工作者」,一度被視為失言而噤聲,此番再度論述「台獨」,的確透露了若干微妙的政治訊息。不過,台獨從當年的禁忌符碼到現在由全國最高行政首長在國會殿堂說出的主張,這正代表了過去20年台灣民意氛圍的轉換,中國官媒用「全球通緝」、「精準打擊」、「定點清除」來回應賴清德,當然達不到任何嚇阻效用。
台灣人或賴清德會怕共產黨要「定點清除」台獨嗎?如果會怕,就不會在九六年不理會朱鎔基的恫嚇選出李登輝成為首任民選總統,也不會不理共產黨好話說盡兩度選出陳水扁當總統,更不會在中國國力鼎盛下讓國民黨大敗、蔡英文輕騎過關,當選總統。利益可以短暫地收買一個人的言行,但是利益無法左右一個人自由意志的展現;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很清楚兩岸之爭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制度之爭,在護持自己生活的前提下,中共對台灣人的恫嚇,只會與他所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
其實共產黨並非不清楚這道理,所以它打死不可能給香港「真普選」,它知道一旦特首的權力來源不是北京而是數百萬的香港市民,就再也控制不了香港;不僅如此,為了加大力道整治香港的民主異議人士,還把昔日鬥爭政敵的那套方式原封不動搬到香港。看到這種令人瞠目結舌「今日香港」,還有誰會相信中共承諾的「明日台灣」?
簡單來講,民選的政治公職作為民意對外展現的中介,其主觀能動性就不可能逾越其支持民意的範疇,硬逼著台灣的政治公職脫離民意講共產黨愛聽的話,其實是要他們政治自殺。蔡英文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的原因不在於她「脾氣很硬」,或有多少強烈的意識形態,而在於投票給她的689萬選民不允許;如果蔡英文同意九二共識,民進黨立時分裂,她根本也無法再領導這個執政黨與國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環球時報社評〈精確打擊賴清德,開創反「獨」新局面〉的解讀當然是偏差的。事實上,如果賴清德怕中國「打擊」,他就不會數度發出「台獨工作者論」了;相反地,環球時報的「打擊」,反可能成就賴清德的高人氣。作為民進黨政府的第二號人物,賴的台獨論一方面呼應川普圍堵中國的美中台新局,二方面代表民進黨內部對於蔡英文略顯溫吞的「兩岸維持現狀」的反動,這在標定未來民進黨權力結構與台灣政治發展方向,其實透露著詭譎的政治訊息。
說得更白一點,曾是國民黨政府技術官僚、熟諳國際局勢,非傳統民進黨政治人物出身的蔡英文,恐怕是對兩岸關係最持重友善的民進黨籍總統。未來的民進黨領導人,就算不是賴清德,舉目望去的林佳龍、鄭文燦、陳其邁等人,有哪一個人還會言必稱《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中國互動?台灣已經選了六次總統,共產黨如果還以為這是一場國共內戰、不願正視中華民國體制,只會讓雙方越走越遠。
蔡英文後面還有一個賴清德,賴清德後面還有千千萬萬不糾葛在兩岸關係、只相信「我的一票決定我的未來」的台灣新選民,共產黨未來想跟誰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