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凝視深淵、缺乏知識好奇心的八股制藝,不如就讓它留在國文科裡。(攝影:陳品佑)
台灣中學教育,很少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建構的空間。如學測所示,一般都是訓練學生寫四選一的選擇題,破碎而機械。
在此風潮下,寫作文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因為學生可參與建構,一般也都還記得自己寫的國文作文題目。如我就還記得,在高中聯考寫的題目是,「常懷感謝心」,大學聯考寫的是,「論同情」;不過,目前作文題目或許因為承襲自中國傳統科舉,有許多問題。
如曾考過的,人生甘苦談,有族群歧視。因為熟台語,用台語思考者,會覺得這題目是要講人生之艱難。這審題就錯了,因為如果以中文來思考,題意是要學生講人生的悲傷與喜樂,尤其是先苦而後甘的覺悟。
又如「我看彎腰郵筒」一題,如果沒甚麼機會接近新聞的偏鄉學生,往往會將其擬人化,陳述人在逆境中,屹立不搖的奮鬥精神。依大考中心的說法,這審題也錯了,因為題幹所要求的陳述焦點是,彎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與迴響。所以行文要偏重媒體報導的評論,而不是像「漂流木的獨白」,擬人化來描述漂流木…
作文審題,縹緲迷離,一直是考生胸中永遠的痛之外。此外,我想強調的是,傳統作文說來說去,沒有知識,已不足以培養現代社會的公民素養。有關此問題,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已討論過。李國華是作文名師,家教鐘點費以萬元起跳,但實際上,他在文學品味和知識上都很糟糕,屬贗品中的贗品。科舉作文,只是寫道德文章,既不真誠;又無知識之渴望也。
如今年學測作文考題,表面上普遍叫好。可是,熟門熟路的推薦考高分之道,還是不脫八股文,起承轉合之道。然後,考題還是讓人有假假的感覺,或在知識傳遞上隔靴搔癢之感。
先看感性題,所選的文學作品如下: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閱過古岩上的舊苔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
在無知裡成型。你在傾聽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楊牧.夭)
我不清楚,楊牧創作此詩的背景。不過,那似乎不是台灣可能出現的景致。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的描述,似乎是冬眠。小魚浮游澼濺,似乎是新春雪融或冰河解凍下的鳶飛魚躍。柳樹吐新芽,濛濛綠。古岩上野莓攀爬,生意盎然。我想,也不是台灣一般高中生所能想像的景色。因台灣幾乎沒有新柳,因其終年長青。
又人口密集、都市化嚴重,無從看到小魚澼濺,野草莓新春怒長。
如此,從一個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幾乎無從體驗的場景中,要他們寫出季節的感恩,那不是假假的嗎? 要一個習慣亞熱帶氣候與生態環境的高中生,歌詠溫帶四季風情,那不是要學生假裝自己裝上一顆美國白人或黃河流域以北的中原人的腦袋嗎?溫帶就比較高級嗎?高級到足以抹滅自己看到的憂鬱的熱帶嗎?
這種作文真是台灣知識上不真誠的病灶!
又此知識上的不真誠也可從題幹描述中可以看出。如果熟悉中國詩詞傳統,可明顯看出,楊牧這篇應屬「傷春」。此傷何來,類似詩經中的興,可說是無來由的,夭就夭了;又有點像是曹丕所說的,「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夭就是夭折,「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而不是桃之夭夭的「少好」或「少壯」。
題幹說明,應是要學生寫季節感恩,扯上少好、少壯,實因傷春悲秋,憂鬱感傷,不符合科舉作文的政治正確啊!或許出題者既捨不得楊牧這首詩的意象,又不敢讓學生凝視憂鬱、夭折的深淵,所以就曲解了。出題者本身都會曲解了,如何要求考生審題會審得正確呢?
再來看理性題,所選的文章選自大名鼎鼎的「自然」雜誌,該期刊出了不少諾貝爾獎級的重量級論文。這篇論文主旨是探討,google時代,可輕易將記憶體委外時,對人類記憶特質的改變或影響。
google時代,所描述的不過是晚近之事,或許不出30年。可是我們看大考中心所提供的題目一,人比較會記得資訊儲存的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內容。似乎將此一時現象,轉化成為全稱命題,古往今來的所有人都如此。這麼說的話,google衝擊就轉成可有可無了。如此,題幹在傳述期刊論文主旨上,豈不是隔了一層,如隔靴搔癢?
題目二,所假設的第一種觀點,資訊容易取得,會造成人的記憶力和思考能力衰退。這觀點從何而來呢?有甚麼研究支持呢?從題幹給的資訊,就算跳躍推論,可能也只是人的記憶力衰退而已。有關思考力的是否衰退,那真是原論文問題範疇之外的,不是它所關心的問題。
第二種觀點,認為人只要不再為記憶疲於奔命,就能更專注於更重要、更具創造力的事物上。這同樣是原論文中找不出來的論點,出題者自己鑿空出來的。
我相信,出題者提出這兩種論點,當有所本。可是,為什麼不給學生好好閱讀這些科學文獻呢?審酌它們所採的證據,或進行的推論,是否可信呢?何苦要學生從空無的觀點上來空想、討論呢?閱讀、理解科學論文,也要跟讀國文作文一樣嗎?沒有依據,卻靠想當然耳,就振振有詞嗎?
換言之,這次學測寫作測驗素材,雖然選了重量級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卻用的遮遮掩掩,七零八落。或許因為本來設計要讓學生寫兩大題,不得不刪減與遮掩。可是,在這樣的刪減與遮掩下,再好的素材都會大打折扣,甚至淪為沒有知識品質的贗品,贗品中的贗品。
與其如此,我建議,不敢凝視深淵、缺乏知識好奇心的八股制藝的就讓它留在國文科裡。敘事或申論的,就獨立出來,跨越學科,改考公民素養,不管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STS或是有關科技爭議的素養。
獨立出來,有不少好處:可以切斷之前的,有關人的連結。當一個滿腦子只懂得起承轉合的國文老師掌握評分大權,我們也只能期望學生還是繼續八股,起承轉合下去。
能認真看待知識,識大體。傳統科舉作文,無論如何枝微末節都可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來,作出一篇大文章來。問題是,不肯凝視深淵,何能知道問題癥結,寫來寫去,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如徐大樁所評論的,「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是聖門高第。」
培養學生對事實真偽的知識警覺。傳統作文,只要審題對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好。至於事實如何?所說的知識是否站得住腳,往往是存而不論的。這寫多了,反塑造了知識虛無的流俗。可是,我們如果改考,甚麼是黃金比例?試述原子結構?等等。學生所寫的每句話,就都可從既有知識體系,判斷其真偽,是否符合既有學理的。無法通過實驗審視,再講得怎麼天花亂墜,也是白搭。
開發新問題意識。如喜歡講物理故事的費因曼所示:老的知識,以新的觀點來闡釋,也可以很有趣的,甚至會開發出新問題範疇來:如費因曼在1959年揭示奈米科技,引領人類進入第四次產業革命。
需要敘事或申論的學科,不只是國文課。高中所有課程,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的學科,都有此需求,因為沒有學生主動參與建構,沒有敘事與申論,就沒有意義與方向感。所以,本人建議,敘事或申論的,就獨立出來,跨越學科,改考公民素養,不管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STS或是有關科技爭議的素養。
※作者為台中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