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首位女性秘書長丹尼爾絲13日辭職下台。(美聯社)
主辦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日前爆發史上最嚴重的性醜聞,一連串的性別歧視、金錢和階級特權風波,引發3名瑞典學院院士辭職抗議,大損聲望。
原常任秘書長丹尼爾絲(Sara Maria Danius)也在13日掛冠求去,全球文壇重量級機構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Sara Danius, first woman to lead the body that awards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tepped down from her post last night after a week-long feud that split the Swedish Academy’s board. The hashtag #knytblusförsara is trending now to show support for Danius & decry her ouster. pic.twitter.com/wD2TDBYR83
— Radio Sweden (@radiosweden) 2018年4月13日
2017年11月,18名女性站出來指稱曾遭瑞典學院院士費洛斯坦遜(Katarina Frostenson)丈夫阿爾諾特(Jean-Claude Arnault)的性騷擾和性侵,但學院仍維持費洛斯坦遜的院士資格,18位院士中,有3名因此請辭抗議學院處置不當。
13日,瑞典學院召開3小時的緊急會議後,費洛斯坦遜院士和丹尼爾絲黯然去職。
據《衛報》(Guardian)指出,學院成員之間對權力明爭暗鬥,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諾貝爾獎委員會的主席瓦斯特伯格(Per Wästberg)形容,13日的會議決議為一場討價還價後妥協的結果,2名女性彼此傷害而遭犧牲。
他說:「這對瑞典學院的聲譽來說,是難以抹滅的汙點,全都起因於一個色魔。」
這次性騷風波的處置方式,顯然是朝向大規模的相關人物辭職,爾後學院再重新開始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學院院士為終身職,根本無法真正請辭。1786年制定的章程對於「辭職」並無相關規定,當選院士後身分持續到死亡為止。但所有對於學院感到不滿的院士,可以「退出」學院的工作。
這波辭職潮後,尚未達到原先法定可以選舉新成員的最低人數。據傳,學院的世襲贊助者,也就是瑞典國王卡爾16世古斯塔夫( Carl Gustav XVI)著手準備修改章程,打破目前的僵局。
"Jean-Claude Arnault has been accused of sexual harassment, financial improprieties, and leaking the names of at least seven Nobel prize-winners, including the singer Bob Dylan in 2016."https://t.co/kA4JrWW0Vy
— Mireille Juchau (@MireilleJuchau) 2018年4月11日
瑞典學院長期以來由少數18位成員所把持。富有、聲譽卓著(至少在他們眼中是這麼認為)和隱密。自1901年創立以來,開始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其他獎項由不同機構頒發,例如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
第一位女性瑞典學院成員為瑞典作家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因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很難被排除在外,但是總體來說,瑞典學院仍是一個男性主導一切的機構。
少數幾位女性院士中,其中一位就是費洛斯坦遜。
她的丈夫阿爾諾特負責營運一個名為「論壇」(Forum)的藝術俱樂部,由瑞典學院提供資助。關於阿爾諾特的性騷傳言並非頭一遭。早在1996年12月,就有一位年輕紡織藝術家拜倫德(Anna-Karin Bylund)寫信給時任的常務秘書艾倫(Sture Allén),告發阿爾諾特性侵的惡行。
但這封信當時遭忽略,直到最近才被公諸於世。
但2017年10月,好萊塢金牌製作人韋斯坦(Harvey Weinstein)遭爆性騷女星,隨後延燒一系列「#我也是」(#MeToo)的反性侵運動後,18名女性,站出來向瑞典《每日新聞》(Dagens Nyheter)投訴,曾遭阿爾諾特性騷,但阿爾諾特本人否認所有指控。
此後,他還被控訴曾7次在諾貝爾獎頒發之前就對外洩露得獎名單,雖然瑞典博弈公司並未發現任何相關有趣的下注證據,但有一回英國的Ladbrokes博彩公司,真的差點蒙受其害,因有人對最終文學獎得主高額下注。
Sweden's newspaper revealed last November that several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as well as members' wives and daughters, had allegedly been assaulted by Jean-Claude Arnault,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MeToo #WomenTalkOnline https://t.co/kvhaB4qOFI
— DW - WomenTalk (@dw_WomenTalk) 2018年4月11日
由於瑞典媒體通常不會指出罪犯或嫌疑人的全名,這起文壇醜聞幾個月來,尚未被完全揭發的情況下,持續進行。
同時,瑞典學院內部也因提名丹尼爾絲做為首任女性常任秘書(此職銜任期有限制),出現意見分歧。丹尼爾絲是一個強有力的女性,試圖執行現代化的改革方案,但似乎遭2位學院前輩抵制。
一位是歷史學家恩格道爾(Horace Engdahl),另一位為現年89歲的年常任秘書艾倫(Sture Allen),兩人因不滿瑞典學院在《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獲獎爭議過後,不願公開表態支持,憤而退出學院。
丹尼爾絲本人也是一位散文和文學批評家,她曾以詠森(Gittan P. Jonsson)為名,喬裝成一個來自瑞典南部的強悍女性,髮型以定型劑整齊固定,手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手提包,配上濃厚的丹麥口音出席一場委員會,將當時在場的男士氣勢輾壓過去。
這樣風格強悍的丹尼爾絲,顯然跟恩格道爾和艾倫兩位數十年來慣於主導事務的男性水火不容。
對於阿爾諾特醜聞,學院院士內部意見不一。由恩格道爾領導的保守派,拒絕將費洛斯坦遜除名,認為因丈夫的罪名而懲處太太有失公允。
另外,贊助「論壇」是由全體院士共同決議,但卻只懲罰一名院士,也不公平。但恩格道爾8日,除了陳述以上辯護之詞,以批評丹尼爾絲為學院史上最差勁的常務秘書。
恩格道爾的言論,引起強烈反彈。
瑞典記者米加瑪絲朵特(Sofia Mirjamsdotter)表示,「表面上學院的爭執是來自洩密和利益衝突。實際上,是認不清事實的男人們,眼見即將失去主場優勢,意識到濫用權力會遭到處罰,且發現女人們挺身說出『夠了,不會因男人的壓迫而退縮』」。
《衛報》分析,瑞典學院中自視甚高的父權體制和特權階級尚未完全瓦解。
一位瑞典學院院士透露,與國王談話之後,他決定要踢除丹尼絲和費洛斯坦遜。另外一個史無前例的舉動,是瑞典國王卻發聲明澄清他並無此意,不贊成排除2位女性。
3名因抗議費洛斯坦遜續留院士資格,而退出的其中一位成員奧斯特格倫(Klas Ostergren)的辭職現在已正式獲得批准。學院人事異動的結果,最終須由律師認證。
The members — the authors Peter Englund, Klas Ostergren and Kjell Espmark — said separately they would no longer participate in the academy’s work. Board seats are for life, so it is not technically possible to resign. https://t.co/md3WnBCyXY
— Basak Bingol Yuce (@alagoanamacabea) 2018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