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利法》新制明年1月上路,衛福部預計下個月預告施行細則,將明列哪些疾病的末期病人才符合可「放棄治療」選擇「好死」的條件。圖為示意圖,非本文所指案例。(資料照片)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定,民眾可填寫「預立醫療決定書」,事先決定若未來變成「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或是發生其他經衛福部公告的疾病、狀況」時,是否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或灌食。新制明年1月上路,衛福部預計下個月預告施行細則,明列哪些疾病的末期病人才符合可「放棄治療」選擇「好死」的條件。
《上報》取得一份施行細則規劃草案的初稿,其中對於「末期病人」的判定標準,明列必須是癌症、心臟衰竭、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等疾病的病人,經醫師評估可能在6個月內死亡,才符合相關條件。且每個疾病還有具體判斷指引,例如必須是以目前醫療處置無法「治癒」或「有效控制」的癌症病況才行,且身體現況無法接受任何積極腫瘤治療。
其他列入「末期病人」的疾病類別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病或肝硬化不適合肝臟移植的病人、臨床被判定腦死但不必經過無自行呼吸測試的病人、病況惡化且符合特定條件的衰弱高齡病患等。
草案初稿中對於「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的判定,則必須符合「外傷因素導致,超過6個月仍無顯著恢復跡象」,或是「非外傷因素導致,超過3個月仍無顯著恢復跡象」的標準。極重度失智,則必須是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達3分,或功能性評估量表FAST達7分,且每日持續有意識障礙,導致無法進行生活自理、學習及工作者。
至於何謂第5類「經衛福部公告的疾病、狀況」?《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所列定義包括: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
據了解,衛福部傾向未來每年召集專家會議,審議病友團體、醫學團體、醫療機構提出的申請案,每年「滾動式修正」公告內容。若申請人不服公告或審議結果,可提起訴願尋求救濟。
據悉,罕見疾病基金會先前整理出可能符合該條件的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運動神經元疾病、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肌肉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等。
此外,依照衛福部4月12日預告的「預立醫療決定書」草案,民眾可事先勾選的4個選項包括:「我希望接受維持生命治療、我不希望接受維持生命治療、我希望在一段時間內接受維持生命治療,之後請停止(得於該期間隨時表達停止意願)、如果我已經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請由我的醫療委任代理人為我決定維持生命治療處置」。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部分,也是按此說明設計。
「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管理辦法」草案則明定,提供諮商的醫療機構必須是一般病床300床以上、經醫院評鑑通過的醫院,其諮商團隊至少要有醫師1人、護理師1人、心理師或社工1人,皆需接受過相關訓練。預立醫療決定書時,需要有公證人公證,或有2名以上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在場見證。
衛福部先前委託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研擬《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前的相關配套機制,並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等7家醫院試辦預立醫療決定諮商,試辦1年約完成240例。
籌辦此計畫的計畫主持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接受《上報》訪問時說,「立這個善終法令,是來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醫療團隊在諮商過程中,必須幫民眾釐清可能遇到的問題,依此預立「個人化」的醫療決定。
黃勝堅指出,「預立醫療決定書」內容除醫療處置外,也開放民眾自由填寫其他想要的「善終選項」,包括是否捐贈器官、遺體,以及想要的葬禮儀式等,「這些如果沒有先想好,跟生前的照護治療可能有衝突」。他舉例,若有意願捐贈器官,就必須持續使用維生醫療設備,直到完成相關程序,這與最後一哩路的醫療照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