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尷尬的問題:香港的利益和北京相斥時,那些親中政客要怎麼做?(湯森路透)
最近所謂的中美貿易戰,成為了新聞常見的頭條。中美雙方針對對方的企業,或者產品,進行各種措施例如關稅的時候,香港也被捲入其中。
根據報導,美國商務部於 2018 年的二月, 提議向五個國家的鋁產品開徵 23.6% 關稅。分別是中國,委內瑞拉,越南,俄羅斯和香港。在此我們不討論香港是否為國家的問題,至少在相關報導裡,香港和中國皆被視為兩個不同的國家。
香港的確是有金屬礦,特別是優質的磁鐵礦,但並沒有像樣的鋁礦,故也沒有相關礦業。加上工業已式微,故鋁相關的加工工業在香港也無關輕重。據報導,香港上年輸出到美國的鋁材僅約 3000 萬美元,佔美國鋁材入口量不足 0.2%,對於美國的產業完全不能構成威脅。
很明顯地看出,美國對於香港的關稅,與保護主義關係不大。香港在這方面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完全是微不足道。美國煞有介事的把香港與越南、中國、 委內瑞拉和俄羅斯並列,明顯有針對性的意味。背後的用意也不難猜測,針對香港與中國的關係的姿態非常明顯。
就損失僅3000萬美元的貿易量而言,香港其實完全承受得住和中國共站同一陣線的。出人意料的,香港政府面對這樣的情況,反應是向美國發出文件,要求獨立於中國之外剔出關稅名單。你沒有看錯,香港是要求自己被剔出名單,直接和中國切割。
這很容易就令人想起晚清八國聯軍之役中,李鴻章的「東南互保」,當年的清朝被八國聯軍進攻時,東南方省份害怕被捲入而損害經濟,而不與朝廷共同進退。而且當年發動東南互保的,不是甚麼反抗者,反而是效忠清朝的臣子。而香港今天的情況也類似,一旦涉及經濟利益的時候,哪怕是對服從中國統治的香港政府,也作出完全相同的行為。
換句話說,當北京的國防外交政策,對香港的利益有負面影響時,香港的政客不論平時怎樣說,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優先保障自己的利益。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說過,「香港好, 國家好, 國家好, 香港更好」,表面看起來是個恭維中國的說話,實際上,也包藏著一個事實,就是用強調香港與中國有共同利益,香港人可以同時效忠香港又效忠北京,去含糊了一個尷尬的問題:香港的利益和北京相斥時,這些人要怎樣做?
長期以來,香港的政治,都避免了談論這個話題。那就是在香港從政的人, 一旦面對北京與香港的利益與計劃有衝突時,應該犧牲哪一方?哪怕是親中派, 都沒有甚麼人敢大聲說,他會為了北京犧牲香港。比方說發生一次南中國海的戰爭,北京戰略上需要作為前線的香港被當成棄子時,香港的政府是否會服從,哪怕是親中派,也都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問號。
北京也不是傻瓜,也意識到這個伏線,正如筆者有一些親中派的朋友,表面上完全是支持北京的人,家族與北京政府也相當密切,可是卻私下告訴筆者,在那種恭順的表面態度下,他們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取得北京的真正信任, 故此也早就做好隨時離開香港和中國的準備。
而這次鋁材事件,赤裸的展示了香港政府的自然反應,但這也是預期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