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民轉型正義「九成都是土地問題」 原轉會委員:不盡快處理會令人非常失望

黃驛淵 2018年04月28日 19:00:00
行政院研議提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條例草案》,原轉會副召集人浦忠成建議政府,必須要積極處理原住民土地問題,「否則即便通過草案,原住民一樣會非常失望」。(攝影:李昆翰)

行政院研議提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條例草案》,原轉會副召集人浦忠成建議政府,必須要積極處理原住民土地問題,「否則即便通過草案,原住民一樣會非常失望」。(攝影:李昆翰)

行政院研議提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條例草案》,原轉會副召集人浦忠成接受《上報》採訪表示,原轉會每次開會,「九成都是針對土地問題」,因此他建議,若政府有心處理原住民轉型正義,必須要重視、且積極處理原住民土地問題,包括返還土地、甚至是補償問題,「否則即便通過草案,原住民一樣會非常失望」。

 

他並直言,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政府應設置原住民族土地調查及處理委員會」,不過,行政院最近一波組織改造也不見相關規劃,而綜觀歷來的原住民政策,「我們原住民的相關施政永遠都比較慢」,政府相關作為應加快腳步。

 

行政院研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條例草案》,據了解,本月中,原民會曾先找了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委員諮詢意見,不過,會中委員意見不少,並無太多共識,至今許多委員仍不知道政院版草案的規劃及方向。

 

浦忠成指出,原轉會每次開會「九成都是針對土地問題」,因此建議政府積極處理包括返還土地、甚至是補償等等的原住民土地問題。(原民會原住民族發展中心提供)

 

政府與原民關係應是「國中有國」

 

原轉會排灣族委員、白鷺部落部落會議主席曾華德(集福祿萬)接受《上報》採訪說,「權利回復」的「權利」兩個字太抽象,且文字用的是利益的「利」,這點他有意見;以他的族群立場來看,原住民轉型正義有兩大重點,一是回復自然主權,二則是回復固有權力,因此他主張,必須讓「權力」兩字入法,才可讓回歸部落意識,真正落實國家與部落的對等關係、彰顯民族的集體權利,

 

他也認為,政府應儘快處理原住民自治的議題,他主張,政府與原住民的關係應該是「國中有國」,因此他也曾提出「自治邦」的概念,一方面可讓原住民確認民族的地位,另也能強化原住民的國際形象。

 

曾華德表示,政府應儘快處理原住民自治的議題,他主張,政府與原住民的關係應該是「國中有國」。(取自原轉會YouTube頻道)

 

對於原住民轉型正義如何處理調查權及調查時間應回溯至哪個時期,浦忠成則說,要探討原住民的歷史真相,「一定要回溯到最前面」,因為歷史脈絡無法切割,而是一路延續下來的,但難題在於,實務上要處理歷史正義、土地問題,恐怕最多只能回溯到日本人時代,畢竟當年國民政府就是按照日本的土地分類來接收原住民的土地。

 

他並表示,處理原住民轉型正義,關於歷史詮釋、教育等問題,近年都已經慢慢回復,但關於原住民最在意的土地問題,牽涉林務局、國產署、退輔會、甚至台糖等單位,「當年他們跟原住民都有過不高興的故事」,因此處理起來特別複雜,但這卻是目前原住民轉型最亟需解決的問題,「現在處理都已經嫌太晚了」,因此政府必須儘快就返還土地、如何補償等問題,開始著手進行,不該再拖。

 

【延伸閱讀】
●【內幕】為原民轉型正義草案賭上政治生命 段宜康「辭立委」死線只剩2周
●原民傳領劃設納私有地「遙遙無期」 立委要求先處理台糖爭議土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