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商近年陸續出現退場潮,商連續兩年在海基會反映,希望政府能提供「租稅特赦」措施,讓台商能在不必繳交高稅率海外所得稅的情況下,將資金匯回台灣。(攝影:葉信菉)
隨著中國環保及勞動法規趨嚴,及經營環境變化等因素,台商陸續出現退場潮,有意將資金匯回台灣。台商連續兩年在海基會反映,撤資回台除了在中國必須承擔清算成本,資金回台還將面臨海外所得課稅,希望政府能「開方便之門」,提供「租稅特赦」措施,讓台商能在不必繳交高稅率海外所得稅的情況下,將資金匯回台灣。
對於台商希望獲得「租稅特赦」,陸委會與財政部、經濟部幾經研議,考量租稅公平及稅制穩定,「租稅特赦」的一次性課稅措施並不合適,仍應回到既有稅制。為使台商能完備資金匯回的認定程序,「資金匯回課稅」提出說帖,協助台商不致被課徵多餘稅賦。
過去每年三節舉行的「大陸台商聯誼活動」,為避免台商遭中國政府施壓而不敢出席,自今年端午節起改為分區座談,月前已陸續舉辦數場。相較起過去絕大部分台商問題集中在投資法律及會計等問題,海基會發現近兩年出現明顯的台商退場趨勢,不少人關心自中國撤資的法律規定。
海基會從台商反映的意見歸納,中國環保法規趨嚴、勞力成本升高等經營環境因素、第二代不願接班,以及市場競爭激烈使營運狀況大不如前,是目前台商出現退場潮的主要原因。除了部分有意撤資的台商可能面臨企業清算後資產所剩無多的窘境之外,仍有盈餘的台商也有資金匯回卻可能遭課徵海外所得稅的問題,令他們對返台定居裹足不前。
據台商反映意見,將中國資金匯回台灣時,若被認定為「海外所得」,一方面可能面臨高達20%的稅率,另外不少人早年赴中國投資時,並未經過正當的投資審核程序,如今回台可能面臨被追討罰款。海基會證實,蔡政府上任至今,連續兩年的台商三節聯誼座談中,出現「既然政府鼓勵台商回台,就要開方便之門」的一致意見,不少有意撤資回台定居的台商更明言,政府應該針對中國台商採取特別措施,免除台商的海外稅賦或罰款。
由於這一類意見不在少數,陸委會也邀集主管機關財政部及經濟部,研議為台商解套的可能性。官員指出,台商資金匯回台灣情況不同,若是有意投資創業,甚至投入《5+2》等政策力推產業,不但沒有海外所得課稅的問題,反而可以享受稅賦優惠;問題在於不少台商自中國撤資的理由是所從事的產業缺乏競爭力或年事已高,返台意在退休養老,無意再投入新的事業經營,頂多流入股市或房市,與政府鼓勵台商返台意在促進產業升級的目的並不符合,這類資金若獲得免課所得稅,對依法繳稅的民眾並不公平。
據轉述,經跨部會討論,針對未經正當投審程序赴中國投資的台商,在保障依法投資企業權益的原則下,免除違法責任的可能性不大;但鼓勵台商盡可能提出證明文件,補齊相關程序,主管機關將會從寬認定、從輕裁罰。
而台商最關切的在匯回資金是否被認定為所得而課稅議題上,財政部主張必須維持稅賦公平性及法規穩定性,否決「租稅特赦」的提議,傾向在現有基礎上簡化流程,從寬進行資金認定。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則表示,針對匯回資金的認定問題,既然財政部傾向以現行法規做為依據,製作《中國大陸台商關切海外資金匯回課稅問題之說明》,讓台商有法規可以依循;另外,陸委會也製作《中國大陸台商退場Q&A》說帖,供台商釐清資金撤回台灣必須完備的法律程序。
據透露,跨部會討論也觸及,兩岸已完成簽署的《兩岸租稅協議》,原意在解決民眾在中國所得遭雙重課稅的問題,然而目前受限於《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卡關,在租稅協議生效前,台商仍必須適用原所得稅規定申報扣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