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署預告個人捐贈運動員將可抵稅,增加「群眾募資」誘因。目前在屏東來義高中擔任舉重教練的前國手盧映錡(圖左)表示,這對冷門運動幫助大,例如近來表現優異的舉重選手霸澤昂.依邦(左二),將來就可能受益。(盧映錡提供)
體育署日前預告「個人捐贈運動員專戶及所得稅列舉扣除實施辦法」草案,預計明年起個人捐贈運動員將可抵稅,增加「群眾募資」誘因。拿下2008年北京奧運舉重銀牌、目前在屏東來義高中擔任舉重教練的前國手盧映錡說,個人捐贈少量金錢及物資,「對我們這種冷門運動項目來說,幫助非常大」。
在教育部建置的「體育運動贊助資料庫媒合平台」上,來義高中共有霸澤昂.依邦、林緯翔、謝芯蘋、歐澤龍4位舉重選手正在募集企業贊助。其中就讀高二的霸澤昂.依邦,5月初剛拿下2018亞洲青年舉重錦標賽2銀1銅佳績,過去也曾獲全國運動會第二名、全國總統盃第一名、全國青年盃第一名,是被看好的新秀。
在媒合平台上「我的故事」欄位中,霸澤昂.依邦被揭露是出身單親、隔代教養家庭 ,獨立、認真又有潛力的選手,夢想有一天能成為世界頂尖運動員。不過,她家中經濟來源僅靠父親打零工支持,且因父親長期不在家,她只能借住姑姑家,由祖母代為照顧,目前需要外界支援生活、專項訓練及比賽的費用。
盧映錡表示,像霸澤昂.依邦這樣具潛力的選手,就是未來個人捐贈可能受惠的對象。盧映錡也建議,媒合平台可將成績好、成績正在起步的選手另外分類,並明確區分出弱勢、清寒家庭的選手,讓願意捐贈者可明確找出想捐贈的對象。
事實上,目前企業尋求贊助對象時,通常還是優先考量運動選手的知名度及曝光率,對基層運動員未必有利。
對此有體育界人士指出,在捐贈指定運動員部分,現行政府雖搭建平台讓運動員使用,「但有的運動員或其團隊,會善用平台爭取資源及社會大眾關注,有的人不會,這涉及到行銷問題」。要改變「大者恆大」的現況,應該釐清到底要由政府另外編預算來做行銷,還是讓民間參與行銷、宣導此事。
該體育界人士直言,「能否幫運動員曝光、建立形象、說故事」,是媒合平台成功與否關鍵,但是,做這些事的資源從何而來?目前體育署僅授權運動員可把受贈所得使用在訓練、參賽費用,以及其他教育部認可的支出,他建議未來或許可考慮開放一定比率受贈費用,作為「行銷、行政管理」之用,否則需要資源的運動員,如果沒有足夠知識與資源,還是很難行銷自己。
長期關注體育政策的國立體育大學博士生焦佳弘則指出,教育部建置的媒合平台,過去捐贈效果並不好,除行銷缺乏戰略外,企業可見的回饋,往往只有節稅,以及透過贊助為企業形象加分,但這並不足以作為讓地方型中小企業參與的動力。
焦佳弘表示,即便過去有媒合成功案例,但多是大型企業考量公益形象與節稅,未能創造出原先期待在地企業支持基層體育的效果。未來要開放個人可捐贈指定運動員,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讓資源分配更到位」。
尤其未來適用「個人捐贈運動員專戶及所得稅列舉扣除實施辦法」的運動員,可能高達上萬人,目前卻由體育署綜合規劃組運動產業科擔下全部執行責任。焦佳弘直言,體育署應拉高層次,或動用更多行政能量規劃此事,不該再讓單一的科承擔如此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