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毀撕的劇場:記〈那些伴我歲月的文藝書誌〉講座(上)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8年06月04日 09:00:00
台灣知名攝影師莊靈(左)、張照堂(TIDF提供)

台灣知名攝影師莊靈(左)、張照堂(TIDF提供)

 
「一個時代結束的標誌就是它開始被浪漫化。」--《The Discovery of Society》

 

一、講座之前

 

講座(註一)開始之前,莊靈老師抱著一疊資料夾提早到來,一進書店就直直走向後頭的展示櫃,指著玻璃櫃子裡正展出一套難得完整的《劇場》雜誌,劈頭就問書店主人吳卡密:「你的第五期拿出來我看看!後面那篇有沒有被撕掉?」

 

卡密把櫃子裡的第五期取出來,和莊靈的版本一比對,才發現原來好不容易蒐集完整的一套雜誌,一點也不「完整」,足足被撕去了三頁。被撕去的篇章,是陳映真以筆名許南村翻譯,批判好萊塢戰爭電影的文章〈沒有死屍的戰場〉。當年雜誌已付印裝訂完成,黃華成見狀,敏感的政治雷達大作,直覺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不能刊登、會有麻煩上身,立刻要大夥趕緊在發行之前將書頁撕下,徒留一道歷史的缺頁。

 

「你們看過黃華成沒有?」莊靈隨後又拿出好幾張黑白舊照片,一一指認影中人,有黃華成、牟敦芾,還有好幾位我一時記不起名姓的時代青年,言語之間盡是對往日的珍重。合照裡還有一位被抱著的小女孩,莊靈說:「這是我大女兒,她現在已經五十二歲了!」一九六七年,莊靈以攝影機記錄下大女兒初來乍到人世的時光,在《劇場》雜誌舉辦的電影發表會上首次放映了這部《赤子》。《劇場》雜誌於 1965 年創刊,與他的大女兒差不多年紀,問世至今也逾五十載。

 

(攝影:吳紫莖)


二、同溫層的時代異義

 

伴著舊香居滿室的舊書古籍,主持人李志銘以「舊書是一部穿越劇」開場,《劇場》雜誌、《現代文學》、《文學》季刊等等琳琅滿目一字擺開,由上世紀文藝青年的讀物切入,試圖借助莊靈、張照堂兩位老師的回憶,與聽眾一同描摹、感受六零年代的時代氛圍。兩人一看見題目〈那些伴我青春的文藝書誌〉,直呼「現在都老年了!」,張照堂老師遂要求將「青春」二字換成「歲月」,如同他所有以歲月為題的攝影作品,縱使青春一去不復返,歲月終會有積累。

 

李志銘形容他認知的六零年代,是戒嚴時期的匱乏年代,卻也是台灣文藝界的黃金年代。他援引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的封面設計為例,少女被畫有漫畫式水汪汪大眼的白布條矇住雙眼,手中卻握著一把銀閃閃的鋒利布剪,畫面僅由日常物件構成,符號之間卻形塑出具有政治隱喻的緊張關係,幽微地體現了戒嚴體制下抵抗與反叛的暗潮洶湧。當年遠景出版社(現遠流出版社)找來黃華成設計書封,莊靈則擔任攝影。莊靈回憶與黃華成合作的過程,很多時候都是臨時起意,兩人聚於莊靈家中,黃華成隨手拿起剪刀和布條,把在門口玩的莊靈大女兒叫進來當模特兒,就這樣拍下了這幅作品。

 

《我愛黑眼珠》舊版封面(圖片取自國立臺灣文學館

 

這系列作品後來被喻為台灣設計攝影的濫觴,然而莊靈則強調,黃華成雖然做的是平面設計,內心想的其實都是電影,而這「紙上電影」的實驗精神,亦延伸到《劇場》雜誌對影像及戲劇的諸多嘗試。與此同時,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組成「V10 視覺藝術群」,莊靈與張照堂都參與其中,其他夥伴有些在電視台當攝影或美術指導,有的則在報社或廣告公司上班,或剛畢業、等待出國留學,平時常聚在一塊兒,借張照堂家的洗澡間當暗房,自己配藥水、互相幫忙裝裱,不談工作,集中興致辦雜誌、做活動。

 

莊靈描述這群文青朋友剛聚合在一起時的緣起,由於戒嚴年代資訊匱乏,電視才剛開始發展,搞藝術的朋友們總是覺得社會太刻板、封閉,所問皆是「能不能空間再大一些?再豐富一些?」李志銘打趣地指著 V10 成員一字排開的瀟灑合照,笑說這根本是領先 F4 幾十年、台灣最早的偶像團體。而他也借 TIDF 特地為六零年代實驗電影專題繪製的「1960 年代《劇場》雜誌文青交友關係圖」,並以劉大任《浮游群落》與楚戈《咖啡館裡的流浪民族》書中都曾提到的「同溫層」一詞,描繪這群人相聚時的光景。

 

只不過,當時所指的同溫層並非當今網路用語所帶的貶義,反而是形容一群好友因藝文凝聚,相濡以沫且包容異己的正向意義。張照堂對於同溫層也有感而發,表示「其實那時候的文青很少,在台北不會超過一百個人,人少你就會覺得要多交朋友,寂寞,所以經常約稿、約看展、湊熱鬧。」出於共通的寂寞以及對新知的飢渴,六零年代的文青在同溫層互相砥礪切磋的過程中,慢慢發覺自己也可以做點東西,遂於文藝荒漠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文╱吳紫莖)

 

台灣知名攝影師張照堂(TIDF提供)

 

註一: 本講座為2018.4.28於舊香居舉辦之「那些伴我青春的文藝書誌」講座。

 

(此為上篇,下篇請點這裡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