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明為民初國學大家王國維僅存在世子女。(攝影:林家賢)
王東明1991年把王國維遺囑正本、玉璧、銀圓、墨錠、及由他題跋的古器拓本、書畫等12件文物都捐給國家圖書館了。若說個性,她說最像王國維的就是固執,隨母親(王國維第二任妻子潘麗正)來台、片字不提「王國維之女」家世,一晃眼就是33年。
說起6年前著回憶錄《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憶父,她稱「隨意的寫,就怕時間太長,我這個腦子不好,再也記不住東西」,對父親生前最後1年半與她相處,親身講述《孟子》、《論語》,她歷歷在目一直備感壓力,「就怕我扛著父親名號,寫不好,人家笑我。」
1983年8月,她與三哥王貞明投書《聯合報》發表《父親之死及其他》;1987年2月,她又獨自寫了《巨星隕落一甲子》登載《中國時報》,很快吸引中國發行量最大日報《參攷消息》(攷為「考」異體字)轉載,再度喚起東方對王國維一家與牽扯一甲子的投湖殉身之謎。
王國維西學知識,被譽冠絕當世,不僅是近代中國運用西方哲學、文學、美學觀點,論述中國古典文學學者第一人,日後王國維也被中國文學家郭沫若奉稱為「新史學開山人物」,他的一生,一直在新知、舊學之間拉扯,一方面貫通新知,一方面掛念舊學新出路。
1898年2月,王國維到上海《時務報》任職「書記校讎」(校對),閒餘每天下午3點就到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工讀,不僅學日語也好新知,除了勤學數學、物理、化學、英文,也醉心尼采、叔本華學說,那幾年開展他人生第一階段改變;只是理智裡,王國維縱然接受西方新思,情感上卻一直無法割捨中國舊文化,就在思慮日益累積尖銳矛盾之渦,彷彿註定他日後數年、走往一再拉扯徬徨的人生方向。
1927年投湖殉身前時,學者葉德輝、李大釗各遭共產黨和北洋政府處死,激烈進行的北伐一戰,軍隊就快開進北京城了,在那維新派代表梁啟超也將再次流亡日本的動盪之際,留着辮子的王國維,'那時那刻,內心究竟總結出如何的結論,早成世紀公案。
時代的流轉,巧合牽扯王家百年兩代,王國維殉身後22年(1948年),王東明四哥王紀明任職上海、西安等海關部門,跟著國民政府跑,早一步到高雄海關任職,隨後王東明、登明、松明即隨母親潘麗正,到高雄投靠四哥,王東明說,「來台不到一週,早在中國成家的六弟登明,想回中國一趟處裡家務事,一去就出不來了」,「母親在這,兩岸開放前,我也一直沒曾回去,其實從那時起,根本不可能回去了,那邊的情況已經不好。」
王東明已經活過父親兩倍歲數年紀了,她感謝兒子、媳婦、外傭將她照顧妥適,年過八旬才好唱戲的她,其實知道父親《宋元戲曲史》曾被推舉為「中國戲曲史」奠基之作(郭沫若曾盛讚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無疑是中國文藝史研究雙璧,奠定中國戲曲史研究基本框架),但王東明回憶,「我卻沒見過他看戲,只是潛心學問」,她過去曾受訪指出,父親除了愛抱小孩和養一隻貓,一生中可能從沒「娛樂」兩字。
王國維應該不曾想及,就在他殉身短短一年後,國民革命大軍攻入北京,北京改名北平,北伐一戰即已告終;而另一段牽扯他後世子女的紛亂時代,又自此拉開序幕。(王國維之女上集:父親生不逢時)
撰文:陳怡杰 攝影:林家賢 影音:張家維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