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蔡英文能謹慎暸解美國的需要並與之合作,中美角力白熱化對台灣而言應是好事。(圖片取自美國在台協會臉書)
6月12日,全球都關注新加坡的川金會,相關資訊不停透過各地媒體傳出。相較之下,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啟用典禮頓淪為小事一樁。話雖如此,筆者當時剛好身在臺北,也特意到AIT新館門外造訪。川金會和AIT新館開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難道我們相信美國安排兩者在同一日的早上舉行,只是巧合?
這次川金會歷經幾番波折,總算如期舉行。未幾,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爭功,說這是北京多年發揮獨特作用的成果。不過,川金兩人表面不單談笑風生,甚至在短短的會面中兩次單獨對話,外界根本無從得知那份意義不大的聯合聲明背後有否更重要的協商,這真是中國樂見的情況嗎?
就算習近平早前搶先與金正恩在大連沙灘散步,對這位「同志」軟硬兼施,然而究竟無法完全控制川金會的一舉一動。面對缺乏安全感而不知會否諸多手腳的中南海,美國在川金會進行的同時在台灣有所動作,顯然是給對「一中」極為敏感的中國一個清晰之信號:你不要亂來。
近日中美衝突頻生,川普對中國已不再像歐巴馬時代般處處忍讓。以中興事件為例,中美經過好一段時間的商議,中國總算在大幅讓步的情況下保住有關企業,但已反映自己和美國國力距離之大。
面對底牌薄弱的北京,美國他日對中國出招將必更為大膽,華府不理中國反對在臺北設立新的AIT新館便是佐證。不過,台灣似乎不乏潑冷水或反對聲音。有人批評美國挺台力道不足,「只」派出國務院主管教育文化助卿羅伊斯(Marie Royce)而非內閣官員赴臺,而當初期待的駐陸軍部隊亦成空,甚至有人認為新加坡和朝鮮作為小國也能在川金會大放異彩,質疑台灣為何只能成為美國制中的棋子。
筆者對此不敢完全苟同。先看關於挺台力道不足的問題。當下美國在亞太的焦點自然落在朝鮮半島身上,而要在這方面得到進展,壓制中國一方對朝的控制不能操之過急。很多人用「冷戰」來形容中美關係,並不適當。中國不是前蘇聯,美國無意消滅中共政權,反而像列強對清末的態度,要的是一個願意「合作」的大市場。
所以,我們看見川普對中國很有辦法,好話與棒子並重,中國在官媒能自吹自擂,在實際運作上卻不敢說「不」。以這種外交思維來詮釋AIT新館開幕,美國在台灣做點小動作並無不可,但駐軍顯然只會枝外生節,搞不好會惹來中南海的反彈,不利現階段的朝鮮半島局勢發展。
是以,期望白宮看待AIT新館如耶路撒冷領事館,派出伊凡卡般高級別的官員,未免是天方夜譚。細看金正恩的舉動,坐中國的專機遠赴新加坡,明顯他知道此時仍要好好顧求北京的感受,川普自然明白此理,蔡英文也不是笨蛋。
此外,以新加坡、朝鮮與台灣類比並不合宜。中國至少在表面上都承認前兩者是擁有主權的國家,而九二「共識」下的台灣則由始至終也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最近連香港改版後之教科書也稱台灣為「台灣省」,可見中國對台灣的態度。
另一方面,假若我們仍記得美國在1988年強制阻攔台灣研發核武的計劃,就明白台灣根本不可能像金正恩般得到與大國討價還價的籌碼。你可以說甘心成為美國棋子的方針違背了威斯特發利亞式(Westphalia)的現代國際關係理論,但這就是政治現實,特別是小國很多時身不由己,關鍵應在於是否對台灣有利。
正如日本在二戰後本來窮得可憐,「幸而」美軍在韓戰和接續的冷戰中需要日本,使這個島國得以「重生」,同理,台灣也不能忽略1950年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Seventh Fleet)在台灣海峽執行任務才保住國民黨政府之經驗。成為美國在東亞的棋子當然有代價,正如日本今日有大批美軍駐守,政壇亦偏向親美,台灣固然同樣要犧牲部分的自主權,但與金正恩所面對的難題類近,台灣亦該以追求繼續生存為大前題。
《環球時報》在AIT新館開幕後警告對岸「同胞」會吊死在美國這棵樹下,但細看香港主權移交予中國後的慘況,不消20年已在中國這棵樹下奄奄一息,筆者以為台灣應以此為鑒。
隨着新加坡的會議曲終人散,朝美就廢核和經濟開放的討論將會繼續,這亦意味中美的角力不會結束。只要蔡英文能謹慎暸解美國的需要並與之合作,中美角力白熱化對台灣而言應是好事。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現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