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和黨大會後,美國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左)與川普形影不離。(湯森路透)
「讓美國再次團結起來!(Make America One Again!)」
7月18日,在美國克利夫蘭(Cleveland)的共和黨全國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一名身著黑色西裝、頭髮花白的男子,正站在台上,聲嘶力竭、唱作俱佳地喊著這句口號。這句激昂的口號一出,台下民眾也紛紛鼓掌、嘶吼,以震耳的喧囂表達他們的支持與渴求。
這名年約70歲,激動萬分、慷慨澎湃的男子,並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而是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
"Profiling is absolutely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to solve crimes, so long as it's based on fact and not prejudice."
— TRUMP MOVEMENT (@TRUMPMOVEMENTUS) 2016年9月21日
Mayor Rudy Giuliani pic.twitter.com/nApibacaV2
朱利安尼何許人也?對許多人而言,朱利安尼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停留在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最黑暗的一天裡。時任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在第一時間抵達事故現場,以悲痛卻不失沈著的態度,將事態演進傳達給焦急的民眾,並鼓勵人們勇敢面對一切。
此外,他更提醒人們,不要將傷痛發洩在無辜的穆斯林身上;在洋基球場的祈禱儀式中,他甚至讓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神職人員,共同為受害者祈福。在天崩地裂的災難中,朱利安尼冷靜卻不失同情的形象,成為無助人們的希望。美國談話性節目主持人歐普拉(Winfrey Oprah)即稱朱利安尼是「美國的市長」(America’s Mayor)。
ICYMI: A very good piece from @pbump on Trump's embrace of 'stop and frisk'https://t.co/TNRpME5vCc
— Chris Cillizza (@TheFix) 2016年9月22日
然而,15年之後,共和黨全國大會上的朱利安尼,卻以截然不同的姿態出現在民眾面前。這兩種迥然的形象,令人不禁納悶,朱利安尼究竟是一個搖擺不定、不可預期的政治人物,抑或是其政治立場早已有跡可循,只是我們未曾細細琢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回頭審視朱利安尼的從政之路,是唯一的解方。
Is Rudy Giuliani Losing His Mind?: Even in New York, "America’s Mayor" was always a lot more like Trump than ... https://t.co/6BvEdGIuVJ
— MaryBrutovski (@MaryBrutovski) 2016年9月6日
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評論道,雖然對許多人而言,朱利安尼最近的表現讓人跌破眼鏡;然而,從他過去的政績來看,朱利安尼現在的所作所為,也並非意料之外。《POLITICO》尖刻地批評道,「事實上,朱利安尼多年前的作為,如偏頗的種族言論(race-baiting)、強調法律與秩序(the law-and-order pose),胡扯連篇等,跟現在的川普,可以說是相差無幾。」
接著,《POLITICO》更回溯了朱利安尼的政壇人生。根據該網站表示,出身紐約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的朱利安尼,原先屬於民主黨籍。就讀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法學院期間,朱利安尼不僅在政治立場上反對越戰,更是民主黨小甘迺迪(Robert Kennedy)的支持者。
America's Mayor Rudy Giuliani who we knows & trust tells us the truth Hillary Clinton = #LockHerUp.#NeverForget #NYC pic.twitter.com/HS3Hb9yHqx
— Bruce Porter, Jr. (@NetworksManager) 2016年9月10日
然而,在朱利安尼28歲時(西元1968年),他在總統選舉中,選擇了民主黨出身的麥高文(George McGovern),卻並未嚐到勝利的果實。該年,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當選。
隨後,在1973年至1977年間,當時從事司法相關工作的朱利安尼表示,為了不讓自己在處理案情時帶有政黨色彩,其政治立場改為「無黨籍」(independent)。但是,中立的情形並未持續太久。在1980年,共和黨出身的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當選後1個月,朱利安尼登記成為共和黨員,並在雷根政府底下的司法部門工作。
而到了1983年,39歲的朱利安尼成為紐約市南區(Southern District)的聯邦檢察官。在此時期,他起訴了多名黑手黨成員,誓言「掃除紐約市黑幫『五大家族』。」
Rudy Giuliani Says Everything is Legal During Wartime https://t.co/GfONYDaQva
— OccuWorld ❌ (@OccuWorld) 2016年9月13日
除了「掃黑」之外,「反貪」行動也讓朱利安尼聲名大噪。在此時期,朱利安尼起訴了涉嫌在華爾街進行內線交易的波斯基(Ivan Boesky)和梅肯(Michael Milken)。不畏強權、打擊貪腐權貴的形象,讓布魯克林出身的朱利安尼,成為公平正義的化身、勞動階級的英雄。
而這名正義使者,在45歲時選擇投身紐約市長選舉。競選期間,他抨擊前市長郭德華(Ed Koch)無力處理紐約市貧窮、無家可歸的情況,以及毒品氾濫的情形。此外,在一次演講中,他更譴責了紐約市長久以來的種族主義問題,並承諾創建一個「海納百川」(a government of inclusion)、「終止疏離」(end to alienation)的政府。
這時候的朱利安尼,被《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評為「太像『自由黨人』」,甚至有人預測,若是朱利安尼當選,他極有可能在選後轉投民主黨的懷抱。
然而,這個假設並未成立。儘管在該次選戰中,朱利安尼狂打「種族牌」,並且抨擊對手的私人醜聞,他最終仍舊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丁勤時(David Dinkins)。
David Dinkins says Rudy Giuliani's 2016 remarks aren't surprising. "He's not a nice person." https://t.co/lOqALdPodb pic.twitter.com/De21zJnqFa
— New York Slant (@NYSlant) 2016年8月31日
根據《POLITICO》報導,這次的挫折,對於一路以來順風順水的朱利安尼而言,可說是一個轉捩點。此後不久,朱利安尼風格丕變。舉例而言,45歲的朱利安尼是同志的支持者;然而,49歲的朱利安尼卻身處反同的遊行隊伍中。過去的朱利安尼強調「海納百川」,現在的朱利安尼則將焦點從種族主義,轉移到治安與秩序。
此外,《POLITICO》報導也認為,朱利安尼當時藉當時紐約市的暴動,攻擊丁勤時的市政才幹,並藉由媒體的力量,渲染情勢,讓民眾認為自己身處於危險之中。
"Profiling is absolutely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to solve crimes, so long as it's based on fact and not prejudice."
— TRUMP MOVEMENT (@TRUMPMOVEMENTUS) 2016年9月21日
Mayor Rudy Giuliani pic.twitter.com/nApibacaV2
在此風氣下,1993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民調顯示,高達58%的紐約人認為,在「非裔市長」的領導下,紐約的犯罪率節節高升。朱利安尼更表示,丁勤時讓紐約成為毒品氾濫的所在。對於朱利安尼當時的表現,《POLITICO》評論道:「朱利安尼的團隊和相關媒體,其所作所為,和現在的川普團隊,可以說是如出一徹。」
然而,不久之後,選舉結果證明,朱利安尼的策略十分奏效。1993年時,朱利安尼再度參選紐約市長。在77%白人選民的支持下,他終於登上了紐約市長的寶座。
而登上市長寶座後,朱利安尼的表現是否真正能夠「拯民水火」呢?對此,《POLITICO》報導寫道,儘管朱利安尼在其任內,致力於打擊犯罪;但是,其採行的「警政管理系統」(CompStat program)也有執法過當、濫用職權之嫌。
David Dinkins says Rudy Giuliani's 2016 remarks aren't surprising. "He's not a nice person." https://t.co/lOqALdPodb pic.twitter.com/De21zJnqFa
— New York Slant (@NYSlant) 2016年8月31日
許多有色族裔認為自己在路上被盤查的機率大增,並時常受到警方的差別待遇。而這些事件,也讓《POLITICO》網站認為,朱利安尼任內推行的政策,間接引發了2013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社會運動。
儘管如此,在當時,雷厲風行的朱利安尼仍舊獲得許多白人選民支持,並在1997年成功連任。
然而,連任的朱利安尼,卻沒能延續其既有的支持率。除了因宗教問題終止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補助,遭美術館提告並敗訴之外,朱利安尼的離婚風暴也持續攻佔媒體版面。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的朱利安尼,更被診斷出前列腺癌,並因此退出2000年紐約州參議院席位的角逐(後該職位由希拉蕊獲得)。
而就在此時,九一一事件爆發。儘管有人認為朱利安尼處理不當,認為他應該要為事件爆發當日的通信系統故障負責;然而,多數人仍肯定其冷靜、沈著的態度及處理能力。也因此,九一一事件讓朱利安尼攀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In an #emergency, you rarely get one consistent piece of advice .. so you want to have your own set of thoughts" Rudy Giuliani pic.twitter.com/E81kSnFJ3X
— Russell Boon (@RussellBoon1) 2016年9月23日
他是《時代雜誌》(TIME)評選出的「年度風雲人物」,更是眾人稱頌的「美國市長」。而這個響亮的頭銜,也讓朱利安尼在卸任之後,仍然光芒萬丈。
卸任後的朱利安尼,開設了律師事務所、顧問公司,在「美國市長」的金字招牌下,朱利安尼的事業第二春可以說是風生水起。然而,朱利安尼並未因此而滿足。事實上,卸任後的朱利安尼,仍舊積極參與政黨活動。
先是在2004年總統大選中支持布希(George Bush)總統爭取連任;之後又在2008年,參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而到了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似乎又為朱利安尼提供了一個可以大身手的政治舞台。《POLITICO》網站也預測到,若是川普當選,朱利安尼很有可能成為新政府要員。
「如果(川普當選)那一天真的到來,朱利安尼和川普便可以繼續告訴人們,他們是如何將我們從水深火熱的國家、城市中拯救出來。」《POLITICO》網站這麼說道。而這麼一個活躍、躁動的靈魂,又將在未來的美國政壇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待時間為我們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