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源雖然不懂中文,但是,還是可以清楚地從陳昌源身上感覺到華人文化的存在。(攝影:李昆翰)
當年陳昌源回到台灣,代表中華民國出賽時曾說過,他是為了爺爺。
陳昌源的爺爺陳畊生是安徽人,1949年隨軍隊來到台灣,軍職退伍後由外交部派駐美國、非洲、歐洲等多國使館,從事外交工作21年。派駐剛果期間,陳昌源的父親陳榮第出生於剛果首都金薩沙。1973年,陳畊生派駐比利時,陳榮第亦一同前往,為了讓孩子生活穩定,陳畊生轉派華府時,便將陳榮第交託給友人照顧。
「這一點是我家一個不解的謎,為什麼爺爺選擇比利時呢?為什麼沒有把爸爸帶去美國?」陳昌源疑惑地問。
很可能,原因只是因為比利時有可託付的友人。但無論如何,就因為陳畊生的這個選擇,陳榮第繼續在比利時魯文大學求學,並在大學時認識了法籍的妻子,兩人在布魯塞爾成家立業,入了比利時籍。
陳榮第後來事業十分成功,擔任日商三井住友銀行倫敦總行總經理,一週有五天住在倫敦。兒子媳婦都忙著上班,於是已退休的陳畊生便與妻子一同前往布魯塞爾,照顧兩個孫子。
爺爺奶奶是怎麼照顧他的?我問。
陳昌源張大著眼睛,頭腦左右搖晃像個調皮的男孩:「FEED ME FEED ME…」(餵我…再餵我…)「我小的時候是很胖的。」
「每個周三,奶奶都會做一整桌的菜,我早上一起床就會歡呼『YA!WEDNESDAY!』」
被爺爺奶奶寵愛的日子一直到陳昌源12歲,奶奶過世,爺爺告訴他們,他要回台灣去了。
「爸爸有跟爺爺說,他可以繼續和我們一起住在布魯塞爾,但是爺爺說不了,他要回去和自己的朋友們在一起了。」
爺爺奶奶沒有教他講中文,而是用法文加英文與陳昌源溝通,雖然不懂中文,但是,還是可以清楚地從陳昌源身上感覺到華人文化的存在:他的筷子用得很好,許多外國人舉筷子像拿原子筆,可是陳昌源是中指輕輕卡在兩根筷子的中間,能夠輕巧地一夾一顆花生米那種程度;還有,他喜歡吃中式麵食,牛肉麵、包子都愛得不得了。
他的朋友告訴我,陳昌源剛來到台灣時,完全不會聽講中文的他,某一天指著桌上的水果,清清楚楚地叫出:
「荔枝!」
大家聽到都楞了一下,原來,這是陳昌源小時候爺爺拿給他吃的台灣水果,甜美、多汁、微酸,是島嶼南方的味道,他從來不曾忘記過。
為了得到台灣身份證,當時還在比利時梅赫倫隊的陳昌源曾在一個月內來回台灣三次,每次來回飛行30個小時。拿身份證的那一天,他一早坐著火車從布魯塞爾出發,到阿姆斯特丹搭上華航,飛行15個小時到台灣,趕去淡水戶政事務所辦好身份證、看過爺爺後,晚上再坐飛機原路回布魯塞爾;整整兩天,飛越地球的行程。但是陳昌源很開心,因為,從此只要中華隊有賽事,他就可以回台灣看爺爺了。
那時候爺爺已經95歲,一起進養老院的朋友們都過世十多年,他告訴陳昌源「自己常感到孤單」,陳昌源漸漸變成爺爺唯一的心靈寄託。爺爺會去球場看他比賽,有時和他一起吃吃小館、散散步。
「我帶爺爺去吃牛排,他吃了一大塊十盎司!」
「爺爺是個性很強的人。」他告訴我。
有一次,陳昌源和朋友一同帶爺爺去中正紀念堂散步,他們本來要開車去淡水的養老院接爺爺,沒想到爺爺在電話裡直接拒絕,「我要坐捷運去!」爺爺說。
老人非常固執,他們只好忐忑不安地在中正紀念堂捷運站裡面等著,好不容易看到爺爺柱著柺杖,緩緩從車箱裡步出的身影,老人向他們點點頭,接著,竟然舉著柺杖,登登登地走到樓梯旁。
「爺爺不肯坐電梯,也不肯用手扶梯,就是堅持要走樓梯!」他說。
爺爺一手柱著柺杖,一手攀著扶手,左搖右晃艱難地往上爬,隨時一個倒栽蔥就要滾下兩層樓高的樓梯。陳昌源衝上前扶爺爺,爺爺轉頭甩開他的手,對他吼:「手拿開,不要給你扶!」
那一刻他似乎明白了,爺爺是在表現他的愛啊!
就像陳昌源會在贏球後,將球衣送給爺爺一樣。
他就這樣看著爺爺的背影。爺爺抖著腿,重心一下往左一下往右,細瘦的胳膊拉住扶手,一步步上了兩層樓。他們最後一同坐捷運回淡水,在養老院的門口,爺爺取出大門的感應卡,轉頭對陳昌源說再見。
「那一刻,我真的好難過。」他說。(完結篇:要把足球踢進偏鄉!)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