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總統可以去問問林靜儀與鄭麗君

主筆室 2018年06月18日 07:02:00
吸管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傑出發明,它輕盈、方便,乾淨,甚至帶了點優雅。(湯森路透)

吸管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傑出發明,它輕盈、方便,乾淨,甚至帶了點優雅。(湯森路透)

今年初,環保署擴大限塑政策上路,麵包店、飲料店都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所以,我們常常在家裡巷口的麵包店看到這樣的景象:

 

「結帳金額○○元,請問您要購買塑膠袋嗎?」

 

「…………」

 

消費者沉吟了半晌,緩緩地吐出一句話:「不用了,謝謝。」

 

不買塑膠袋不是消費者在乎一塊兩塊錢,往往是心中閃過的那份道德感,「省去找零的麻煩」、「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就這樣,除非是大量購買到雙手拿不了所有的麵包,我們往往看到消費者手裡拿著兩三個麵包走出店面。儘管不便,半年下來,越來越多消費者已經習慣了。

 

再一次,環保署公告新的限塑政策,規定明(2019)年,速食店、百貨「內用餐飲」不得免費提供塑膠吸管,又再度引起爭議。「這是限塑無限上綱,道德魔人」、「有必要這樣干擾我們生活嗎?不合比例」,連總統都發問:「喝珍珠奶茶不用吸管要怎麼喝?」

 

吸管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傑出發明,它輕盈、方便,乾淨,甚至帶了點優雅。想想看,三五好友坐在餐廳開懷地聊天,只要動動嘴唇就可以將飲料吸進口中,那是一件多麼愉悅的事情。不過吸管的壞處也顯而易見,因為它體積小、重量輕,無法分解,容易被吹到海洋河川或滲入土壤,甚至進到我們的食物鏈。一項統計顯示,美國三億人口一天會用掉五億根吸管,以人口比例換算的話,台灣一天同樣可以製造三千萬根以上吸管。

 

許多人認為,那就回收,台灣的回收不是做得還不錯嗎?不過,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指出,過去50年來,塑膠的使用量增加了20倍,但只有不到9%的塑膠被回收,而且回收並非重複利用,往往只是「裂解」,將塑膠變得小塊,但塑膠終究是塑膠,近來海洋科學界指出這些裂解的塑膠微粒對海洋生態的危害更大。

 

所以,從源頭的管控才是關鍵。根據環保署公告的《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其實是要到明年七月起禁止業者提供「內用」吸管,一直到7年後(2025年)才全面限用(外帶者)一次性塑膠吸管,直到12年後(2030年)才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這樣的限塑進程,一點都不「激進」。

 

例如,英國境內麥當勞一天要使用多達180萬根吸管,從今年9月開始,英國和愛爾蘭的麥當勞將全面以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前不久,法國也有15萬人連署拒塑膠吸管,當地的麥當勞餐廳也規劃於本月18日起,開始測試以其他方式取代塑膠吸管。美國加州也剛立法規定,除非消費者要求,否則餐廳不得向消費者主動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就連非洲肯亞、亞洲印度也都頒佈禁令,禁制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今天做出的選擇將決定我們會有著什麼樣的未來。」

 

塑膠吸管往往代表一種生活的便利,但環保本身就是要對抗這種便利與享受。就如同越來越多人「捧」著麵包回家一樣,除非台灣社會不再限塑,否則就沒有禁不禁用塑膠吸管的問題,只有要花多少時間禁用的問題。

 

至於,我們的總統在問:「珍珠奶茶不用吸管喝,要怎麼喝?」我們建議她回頭問問她提名的不分區立委林靜儀與文化部長鄭麗君,為了這檔事,前者還在網路上與冷嘲熱諷的鄉民奮戰,後者催生的慕哲咖啡館,更早已拋棄使用一次用吸管了,這豈是總統應該關心的問題。

關鍵字: 限塑 吸管 林靜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