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獲得多數年輕人的支持」在台灣媒體呈現上,彷彿已經是一種不證自明的「定見」。(攝影:葉信菉)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許多政治評論員(包括電視名嘴、報社記者、主筆等新聞從業人員),在談論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相關的議題時,幾乎都會「習慣性」地帶上「年輕人」、「年輕選票」等字眼?彷彿「柯文哲獲得多數年輕人的支持」在台灣的媒體呈現上己經是一種不證自明的「定見」?
猶有甚者,它可能已經成為此間新聞寫作、政論節目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套語」了?為了避免誤導大眾,筆者認為此一「現象」頗值得國內政治評論員,和所有閱聽大眾來一起思考。
例如貴報6月25日社評《姚文智告訴你為何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不見了》,包括筆者在內的部份讀者可能會有所疑惑:該文所指的「年輕人」定義為何(幾歲以下才算年輕人)?作者又是從何得知「年輕人」的政治傾向(不願支持民進黨、「這次要教訓民進黨」)?當然,坊間的許多民調,容或有與該文作者的推論暗合之處?但若我們細究這些民調的方法與背景(例如,許多年輕人並不一定會待在家中使用市話,造成許多民調中年輕人的樣本數過低而失真),可能就會對類似的推論採保留態度。
又或者有人會從「網路聲量」來推估?但如果我們輕易地將「網民」完全等同於「年輕人」,是否又失之於太過武斷?而歸根究底,誰又能真正代表絶大多數「年輕人」發聲?是網路負責「帶風向」的專業寫手?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網紅」?還是擁有許多「機械帳號」、橫行於各大社群網站、曾令許多「柯黑」名嘴聞風喪膽的「網路公關公司」?
而更為可議的是,隨著這種「推論」被媒體不加思索地引用、傳播,就極有可能產生一種「迷思」—它甚至會被用來「反定義」一個人是否年輕?例如,如果你是一個不知該被歸為中年還是青年的所謂「六年級世代」?很簡單,當下社會氛圍會暗示你:支持柯文哲的比較容易被「認證」為年輕人?
我們不能否認現代台灣社會,普遍有「嫌老」、「怕老」的心態?而這種心態發酵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會讓許多政治評論員產生了「中年焦慮」:他們太怕被年輕人嘲笑、排斥,怕自己被年輕人(用漠視與無感)隔離在一個「失語」的困境(可想而知,這對一個以評論為業的人是何其殘酷)。從而開始對自己的理念漸失信心?遂凡事都要先「傾聽」年輕人的意見—不管是否挑戰到自己的價值判斷?
大家或許對筆者所描述的這種現象感到過於誇張、荒謬?但如果觀察國內以中壯年為主體的評論圈,在「吳音寧被霸凌」事件中的表現:即使在「吃魚翅」、「送洋酒」等指控後來都被證明為子虛烏有、柯擺明將吳當鬥爭工具而被看破手腳時,許多名嘴還是「心有不甘」地啫嚷著:「但是年輕人還是討厭吳音寧」、「年輕人還是支持柯文哲啊」、「民進黨不該力挺吳音寧」…。
試問這種評論算不算「反智」?曾幾何時,我們的政治的評論是以「年輕人喜不喜歡」為依歸,而不以真相、是非為前提?「眾口鑠金」卻成了我們必需容忍的「政治現實」?
就算退一萬步來講,台灣的政壇真的存在這股「年輕人普遍支持某某某」的勢頭,作為政治評論者,難道就得「趨炎附勢」?更何況如果論者對某人某黨已早有定見(心證已成?)閱聽人又如何奢求其評論能就事論事、公正客觀?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曾在他的著作《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中提到:「我想有不少人認為,用5分鐘說清楚複雜而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電視,但事實上, 描述簡單事情背後隱藏的複雜性才是電視。」,筆者認為,不止電視,任何形式的大眾傳播媒體,在作政治評論時,都應該有其社會責任,儘可能將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包括各種民調、或政治人物的言行),其背後所隱藏的複雜性予以揭露,並根據自身所相信的理念、以及相同的(普世價值)標準予以批判。
和所有政治人物一樣,政治評論者與其鎮日徘徊在「大數據」中觀風向、首鼠兩端,不如堅持自己所相信的價值理念,勇敢做自己—這樣或許還能夠贏得年輕人的一絲尊重吧?(吳音寧讓誰「一直流血」)
※作者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