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提供)
談起1967-1969年的中國三年大飢荒,未曾有過經歷的我們,聯想到的便是大躍進、人民公社,或是「三年自然災害」等詮釋,因為我們所擁有關於歷史的記憶,通常都是仰賴教科書上的內容。然而,由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所發起的「民間記憶計畫」,便是期待透過紀錄片、劇場的創作,去尋找來自民間的、庶民真實的情感將帶領大家一同尋找深埋已久、最貼近真實的記憶。
2010年,「民間記憶計畫」由草場地工作站發跡,參與計畫的年輕創作者們,每年返回各自家鄉,採訪村內老人對於三年大飢荒的記憶,探尋連父母輩都陌生、許多人避談的禁忌,最後完成最純粹的個人電影。而除了影像之外,他們也集體創作,完成多部相關主題的劇場表演。2016年,草場地工作站帶著《回憶飢餓》來到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演出,這回,他們則以新作《閱讀飢餓》,再次來到台灣與影展的觀眾見面。
《閱讀飢餓》以多元的方式衝擊觀眾的感官。在舞台上,除了投影出創作者返鄉拍攝的影片、訪談之外,也利用「吃」、「死」、「憶」、「嘆」、「咒」、「駭」的震撼字詞,梳理受訪者對於三年大飢荒的記憶,搭配上創作者用肢體、表情進行的再詮釋。
舞台上,創作者們拿起手電筒、排排列站、高舉而顫抖的雙手、悵然若失的面孔,投影幕與觀眾席的中間――也就是創作╱表演者們所在的位子,猶如一座將現場觀眾與村子一分為二的河流,表演者們橫跨兩個空間,透過肢體、表情語言詮釋他們在村子裡的所見所聞,同時引領著現場的觀眾,和表演者們一同回到記憶裏頭,觀看三年大飢荒的真實面貌。
這次的《閱讀飢餓》延續2016年《回憶飢餓》,但兩者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閱讀飢餓》並無旁白,全藉由表演者的表情及肢體,來作為這次演出的詮釋主軸,以一種相對靜默的方式演出,讓現場觀眾沉浸在無聲的氛圍,得以全神貫注於表演者狀態的改變。
表演者將這種呈現方式視為一種隱喻,好比他們回到與自己有所連結的村子裡,訪視老人家時,從受訪者口中得出那熟悉又陌生的過往,當下的感受是無語的,因不曾活在那個時代,存於現今的我們不能說些什麼,而接收訊息當下的震撼也並非言語即能道出,因此捨棄言語表達,改用身體體驗、感受。
2016年《回憶飢餓》的演出場場爆滿,今年的《閱讀飢餓》也不例外,週三的夜晚,距離開演仍有一段時間,華山果酒練舞場外卻已大排長龍,大夥都想一窺這樣的「紀錄劇場」魅力所在。表演者也說:「希望以一個開放的角度讓觀眾理解,當觀眾在閱讀的當下,也能一同參與踏尋的過程,這是《閱讀飢餓》很重要的部分。」
演出結束後,觀眾反應熱烈,除了不間斷的掌聲外,在進行QA時間時,不難發現提問觀眾十分踴躍、有所省思的反饋。一名觀眾說道,原本以為會有比較多充滿苦難的內容或是情節,但這次較不常見、風格化的取向,神經質、有情緒張力的表現,也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同時也讓劇場表現變得更豐富。
而也有觀眾問及手電筒的所代表的意象?表演者之一的劉曉雷說:「手電筒這個道具在最早的民間記憶計畫就開始使用了,除了方便攜帶,同時也能營造出許多意象,所以延續到這次的演出。燈對於我來講,它像是一座拱橋,形成年輕人在探尋時必要的一個工具,手電筒發散出來的光,就像是回到過去時光的通道,包含和村子及老人們建立連結的關係。」手電筒也像是攝影機的鏡頭,而表演者們從鏡頭後面走到舞台前,也像是從攝影者至被攝者的過程,創造另外一個讓能觀眾親臨現場的空間,這也是另一種層次的真實吧!
民間記憶計畫的《閱讀飢餓》挑戰了紀錄劇場的更多可能性。截至目前,在中國已經有1179位老人被採訪,遍佈在20個省市的295個村子,創作者持續記錄跨越不同歷史、時代的個人故事,也從這裡開始了解自身定位,讓記錄歷史與創作相輔相成。(文╱藍鈺雅、林家嫻)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
【延伸閱讀】
藝文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藝文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