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會議3日進入議程第二天,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邀請來做主題演講,除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哈佛瑣記》等,王德威現場還朗誦起院士管中閔青年詩作〈讀史札記〉。(中央大學中文系Flickr)
中研院院士會議3日進入議程第二天,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邀請來演講時表示,中研院擁有眾多人文著作,除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哈佛瑣記》等,王現場還朗誦起院士管中閔青年詩作〈讀史札記〉,指管中閔年輕時也是文青,「現在流行文青體,他是資深的文青」。
其實,管中閔曾說過自己讀高中大學時也是「魯蛇」,生活只有新詩、搖滾樂跟麻將,管中閔年輕時曾是詩人,筆名「管懷情」。
1988年間,當年年僅32歲管中閔寫這首新詩「讀史札記」,當時這首詩寫至少三四個月,據了解,管中閔同時寫博士論文,都是趁晚上寫,而這首詩是在描寫二戰後的中國近代史、國共內戰、中國現代化論戰等等文化爭執,讀史札記是管中閔擺了抽屜一年多之後,被中學同學張大春拿去「人間」刊登才發表眾人得知欣賞。
中央研究院第33次院士會議從7月2日至5日登場,約200多位國內、外院士與會。3日由院士王德威以「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為題,探討台灣文學與歷史關係;院士莊炳煌以「人工智能的科技內涵」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王德威演講,除了朗誦中研院院士管中閔青年詩作〈讀史札記〉,也介紹中研院人文學者作品,其中更提到去中國化的問題。
此外,王德威也認為,無論是移民、遺民或夷民後裔,當代台灣更重要挑戰在培養公民,只有守法講信、不為一黨一派之私所囿的公民社會,才能延續台灣文化政治命脈。
王德威指出,身為學者應有超然立場,在學術高度看台灣大變動,須化簡為繁,而非急著想要給出容易結論。(陸網友「蔡小英加油我們都愛你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