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發言人童振源因一連串失言,日前遭政院撤換職務,將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攝影:李隆揆)
府院悄悄在中秋連假結束前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讓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轉換職務,任國安會諮詢委員。關鍵的原因在於,童振源缺乏政治敏感神經,不但自己失言,還無法精準傳達林全政策,政院早就安排在執政百日後、約一個月前更換發言人,直到最近總統蔡英文欽點徐國勇才出手,終結這一連串的發言出包。
原因一:學者性格太單純 害林全顏面無光
童振源丟發言人職位,最讓行政院高層覺得童振源不適任的關鍵,是他的學者性格太單純,「缺乏政治敏感神經」。例如雄三飛彈誤射事件,童振源如實向媒體轉述林全何時知道此事並立即因應,經媒體一比對發現,爆料的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還比林全早知道。童振源在媒體追問下,不僅未閃躲,還誠實證實此事,讓林全顏面無光,更因此掀起雄三洩密案外案。
而發言人每週最吃重的工作,不外乎就是轉述院會內容,童振源有時太過詳實,不懂得如何回避敏感字眼。例如童振源轉述,林全在院會針對酒駕問題,請部會研議讓販酒業者「負擔一定責任」,其實是交通部建議可參考國外做法,讓餐廳加裝酒測器等,而林全也認同指示相關部會研議。但童振源未把來龍去脈講清楚,簡短發言被媒體解讀成要研擬連坐法,讓政院無端又陷入危機中。
原因二:政策溝通不當 無法化解民怨
另外,面對社會高度爭議議題,政院發言人不僅要傳遞政府態度,若「政策溝通」得當,還可影響輿論,化危機為轉機。例如計程車業者抗議政府未嚴加取締UBER一事,童振源曾轉述,交通部研擬多元化計程車方案,明年Uber可結合國內計程車業者合法經營,立刻遭外界解讀政院要讓UBER合法化。據了解,童振源太照稿念,沒理解政策用意是,一方面政府要嚴加要求UBER守法,一方面推多元化計程車方案協助國內計程車業者轉型。雖政院政策曖昧不明在先,但發言人未第一時間冷靜處理,最後給自己添亂。
最令人捏把冷汗的是,童振源性格有時少根筋,不懂看場面、揣摩上意。日前兆豐案鬧得沸沸揚揚,林全大陣仗率閣員親自主持記者會滅火,結果童振源卻不斷打斷記者提問,頻頻要求「只能提出一個問題」,讓林全看不下去,也忍不住打槍童振源「沒關係,讓大家問」,可見童振源根本不了解林全就是有意敞開大門說清楚,讓旁人看了都捏一把冷汗。
原因三:與媒體關係惡化 種下不信任種子
童振源屬於民進黨在學界的中生代新星,剛上任時幹勁十足,對記者有問必答,與記者互動良好。不過隨著政務日漸繁忙,童振源因不熟悉媒體運作生態,又窮於應付外界各種質疑,某天晚間突然在line群組指「為維護生活品質,不再個別接受記者問題」,埋下與媒體溝通惡化的開始。
不過童振源身邊幕僚也私下替童抱屈說,高層作風保守,頻頻要求發言人「照稿念」,而且「這不能講、那不能講」,童振源照做卻被記者嫌「發言人不發言」,變成高層與記者的夾心餅乾,兩邊不是人,最後一個人承擔所有罵名。
童振源卸下發言任重擔,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也算是脫離苦海、適得其所。政院人士認為,「行政院發言人」是院長與媒體的溝通橋樑,但院長覺得童振源已無法精準傳達政策,媒體記者也不信任童振源,兩端都對發言人存有質疑,勢必要調整職務,讓童振源去更能發揮他專長的位子,這項調任也算是兩全其美的作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