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是「世界顏文字日(World Emoji Day)」,打開手機的輸入法鍵盤,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顏文字(emoji),但你有沒有發現……怎麼好像代表日本文化的顏文字比其他國家來得多?
答案很簡單,因為日本這些顏文字早在鍵盤上的顏文字廣泛流行前就已經存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2015年與安倍晉三會晤時,還風趣地感謝日本輸出卡拉OK及顏文字等文化產物。
Redheads, lobsters, kangaroos and cupcakes.
— CNN (@CNN) 2018年7月16日
A day before #WorldEmojiDay, Apple previews some of its 70 new iOS emojis https://t.co/B17xBDSgAB pic.twitter.com/tFC4NnkOsl
顏文字看起來雖像個圖案,但它跟英文字ABC一樣,都會被電腦系統判讀為文字,並由位於美國加州的非營利組織Unicode Consortium負責審查和規範。
Unicode Consortium的委員會理事長戴維斯(Mark Davis)說,他們平均每年會新增50到70個顏文字,而且顏文字一旦建立就絕對不會被移除,永遠都能透過數位裝置使用。
「顏文字百科全書(Emojipedia)」創辦人博吉(Jeremy Burge)強調,顏文字的本質就是視覺上能夠突顯特色,必須很明顯可以看出差異。他以南美洲一種富含咖啡因的草本茶瑪黛茶(maté)舉例說:「幸好它有一個形狀很特別的杯子」,否則各種飲料若都要以一個顏文字代表,要如何透過正常字型大小的顏文字表現不同飲料差別呢?
Soy la campaña para pedir el #EmojiDelMate ¡LO NECESITAMOS! Seguínos en @FansdelMate para sumarte! pic.twitter.com/ysfdYFlrEk
— Emoji Del Mate (@EmojiDelMate) 2016年12月14日
(瑪黛茶的顏文字)
隨著顏文字愈來愈廣泛,各國不再讓象徵日本文化的顏文字專美於前,有越來越多其他文化的紀念物,如猶太教的教堂🕍、麥加的天房🕋、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就連郵局符號都有歐洲版🏤與日本版🏣的區別。
顏文字讓日本的軟文化得以拓展至全世界各地,提升國家的「品牌形象」,好比日本的壽司🍣、三角飯糰🍙和神奈川海浪🌊等等。有人認為,讓代表自己國家的文化成為顏文字,等同躍上國際舞台,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國家積極要求新增其他顏文字。
Unicode Consortium也明確表示,顏文字不能涉及任何商業或特定人士,因此不可以有商標或是已過世的名人等,至於美國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推出的「Kimoji」因未經官方認可,只能稱為貼圖(sticker)。
Great news on #worldemojiday … new #mango and #leafygreens emojis on the way soon. Hooray!
— Eurofruit (@eurofruit) 2018年7月17日
#emojiday pic.twitter.com/4HWfA9IPYi
此外,顏文字也講求多元文化和尊重包容。2017年顏文字收錄有穆斯林頭巾(hijab)女性的顏文字🧕,而Unicode Consortium也將在2019年納入戴有助聽器的耳朵。
2015年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選了顏文字「笑中帶淚」(crying with laughter)當作年度代表字。看上這股風潮,芬蘭外交部負責公共外交的瑟曼(Petra Theman)同年與團隊設計出一系列代表芬蘭文化的顏文字,最後桑拿(sauna)🧖和羊毛襪(woolly socks)🧦雀屏中選。
It’s Emoji Day.... there really is a day for everything #emojiday #emoji pic.twitter.com/ytNQlmPmcB
— KidStart (@KidStart) 2018年7月17日
原本桑拿的圖案分別是一男一女光著身子,但為了讓顏文字「可以被廣為接受與使用」,最後敲板定案的模樣是1個人包著毛巾,周遭有水蒸氣圍繞著。儘管如此,芬蘭依然是第一個在顏文字運動中脫穎而出的國家。
瑟曼說:「你真的會希望能看見自己(的文化)被(顏文字)代表,顏文字是溝通很重要的一環,對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
有些顏文字對本國人民來說會覺得意思再清楚不過,但看在其他國家人眼裡,可能不知道代表意思導致誤用。好比日本泡麵中常出現的魚板🍥,又或是日式點心團子🍡,外表是否有特色可能因人而異,但也可能有人根本不知道這些食物來自日本。
對一樣事物有著不同解釋的,不僅限於象徵日本文化的顏文字,而這也正表示顏文字確實跟我們一般常用的文字一樣,會隨著時代轉變而有不一樣的解讀。
另外,顏文字也可以延伸字義,好比日本富士山🗻可以用來象徵任何覆蓋白雪的山峰,眨眼😉也可以看作是饒富意味的調情,而如同漩渦般的流星💫在西方社會可能表示刺激或是幻想,但在日本人眼裡可能變成「眼冒金星」般的頭昏眼花。
由於顏文字只會越來越多,而現在的顏文字便已經多到讓我們滑好幾頁都還滑不完,顏文字百科全書創辦人同時也在Unicode Consortium工作的博吉提到,他們現在審核顏文字就像「挑水果」般逐一檢視,想找出最特別、最有迫切需求的顏文字,每年慢慢增加,期待未來10年後的發展。
July 17 is World Emoji Day - A Japanese invention of the 1990s, they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world in 2011 by Apple in their iPhones.
— Stemjar (@stemjar) 2018年7月17日
Use only emojis to communicate with everyone on social media and text/SMS today.
via - https://t.co/ShpDHm6N6C#July17 #EmojiDay #Emojis pic.twitter.com/2sNcQBNx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