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地底發現液態水 是否孕育微生物仍是謎

高詣軒 2018年07月26日 12:34:00
衛星雷達發現,火星地底含有液態水。(圖片取自News from Science)

衛星雷達發現,火星地底含有液態水。(圖片取自News from Science)

火星上首個穩定的液態水儲地曝光!《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隸屬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火星探測衛星「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的雷達探測發現,在火星上「南極高原」地區一處冰層的底下,有著長約19公里的含水區。

 

液態水區約位於地表以下1.5公里,本次發現也讓人好奇火星地底是否孕育著微生物,不過,主導研究的義大利波隆納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學者奧羅塞伊(Roberto Orosei)表示,雷達畫面僅能代表火星上有液態水,除此之外的解釋皆「沒有根據」。奧羅塞伊和研究團隊的發現於25日登上《科學》(Science)期刊。

 

 

 

 

 

雷達亮影 火星水影現蹤

 

本次發現液態水的過程中,研究團隊使用的儀器稱為「火星地底與電離層遙測雷達」(MARSIS),搭載於ESA的「火星快車號」衛星上。透過分析MARSIS自2012年至2015年的影像,發現雷達波穿透了火星南極的冰層後,明顯反射出地底下的水層。

 

據《衛報》,目前學界認為有不少跡象顯示火星在過去曾是水鄉澤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火星表面上的古老水流痕跡,推測是在數千百萬年以上前形成的。

 

2015年時,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曾透過光譜檢測畫面,聲稱有水在部份邊坡和谷地中流動,但這項說法在2017年遭到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研究者反駁,稱NASA認為是水的畫面暗影應為流沙導致。

 

「火星快車號」探查火星南極底下的水域。(美聯社)

 

耗時數年 研究者:排除其他可能性

 

本次成果得來不易,最早的努力可推到迄今近15年前。據《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MARSIS自2003年起就搭著「火星快車」衛星繞行火星,航行中會向行星表面發送低頻雷達波,穿透地底,直到碰上特定地理結構和邊界後反彈。透過分析反射回來的雷達波,研究者可一窺火星地底樣貌。
 

2008年時,液態水反射出的曙光首度照亮MARSIS的研究團隊。研究者發現在火星南極冰層底下有一塊明顯亮影。在地球上,雷達反射的亮影通常代表鹹水區,因此,研究者決定著重關注該地區。然而,往後多年內卻只蒐集到用處不大的成果,直到2012年,團隊才累積出宏觀結果。

 

 

於是,自2012年起研究者花了3年的時間,經過29次衛星通行之後,取得了堪用的研究資料。「我們知道東西就在那裡,」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羅馬第三大學副教授皮提內利(Elena Pettinelli)表示,「我們對底下的事物感到好奇,接著我們有足夠的固執,進行資料分析。」

 

《衛報》引述曾協助判定英國登陸火星飛行器「小獵犬2號」最後下落、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行星科學教授布里奇斯(John Bridges)表示,本次液態水的研究發現相當有說服力,並認為該研究「分析資料的過程嚴謹,確實有著良好的根據。」



研究團隊分析資料的方式確實展現科學精神。《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科學家在做出結論前,更蒐集許多資料,為的是排除該光影是液態水以外(例如固態二氧化碳)的可能性。最後,透過與地球上雷達波的比較,科學家確信他們發現的是液態水。「我們反覆嘗試去摧毀那是水的可能性,」皮提內利說,「也因此,我們現在很有把握,也希望未來能透過其他資料近一步證實。」

 

皮提內利25日於羅馬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明成果。(美聯社)

 

高鹽份讓冰水維持液態 但不利生物生存

 

不過皮提內利認為,無法斷定火星地底的水體倒底是「地下湖」、還是遍布在交錯的岩縫中的「含水層」。皮提內利解釋,若該水體屬於開放水域,那麼可能就和地球南極上最大的冰下湖「沃斯托克湖」(Lake Vostok)構造類似。

 

科學家目前也無法判斷水體的深度,因為MARSIS儀器的雷達波動接觸到水面之後就反彈回來,無法觸及水體的底部。科學家僅能推測,含水區至少有1到2公尺深。可以確定的是,該水體的溫度極為冰冷,估計約為攝氏零下68度。雖然水溫低於零度,仍能維持液態而不結冰,原因在於地底壓力以及水中的高鹽類含量,這些鹽類以火星上富含的鎂、鈣、鈉化合物為主。

 

據《衛報》,縱使低溫高鹽的水並非理想的生物生長環境,但對於能適應高鹽份的微生物來說,不失生存可能。若微生物想在該地生活,最大的挑戰就是抵抗滲透作用,以防體內的水分因和環境鹽份比例的落差而大量向外流失,造成嚴重脫水。

 

「這絕對不是生物適合生長的環境。」奧羅塞伊表示。此外,布里奇斯也質疑該水體的狀況並不可能支持生命的產生:「我想這已經把潛在生命的包袱硬撐到快爆開的地步了。」

 

專精極端環境中生物狀態的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教授史提頓(Mark Sephton)則表示,雖然該水體位於火星表面底下極深,但反而對生命生長有利。由於火星表面不斷遭受強大的輻射,連細菌都難以存活,因此若火星上要有生命,只有在地底才有可能。「只要有可以利用的能量,以及營養或基礎元素的來源,就有可能形成生命。」《衛報》引述史提頓表示。

 

 

但史提頓也指出,雖然水中的高鹽份使其能維持液態,但也成為生存的挑戰。「若細胞外的鹽份濃度高於體內,就會自細胞內吸出水份,導致細胞脫水萎縮。若要適應,生命可以透過合成有機分子以阻止滲透過程,但仍有極限,若細胞內的鹽度過高,會妨礙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導致死亡。」史提頓解釋,「因此火星上,讓水保持液態的因素,可能多少不利於形成生命。」
 

要能一探火星南極地底是否真有生命,科學家還得花上一段時間。「抵達該處、取得真有地底湖存在的證據並非易事。」奧羅塞伊表示,「這會需要帶機器人登陸火星、並能挖開1.5公里的冰層,所需的科技絕對超出目前所能取得的,有待未來發展。」

 

現階段,團隊的下一步將著重探查火星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水層。「沒有理由認定火星的地底水域只有這麼一處。」研究中寫道。

 

關鍵字: 火星 液態水 太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