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評】奔向你,奔向深處的原風景──《你的名字》解析

風滿蜃氣樓 2016年09月23日 16:32:00
《你的名字》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你的名字》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時隔三年,新海誠導演以新作《你的名字》(君の名は。)與廣大觀眾見面。本片在日本時間8月26日上映兩天後便創下59萬人觀看的記錄,上映第十天,票房累計突破38億日元,觀看人數超過290萬,推特和日本雅虎等社群網站上對該作也是一片讚譽。

 

 

(編按:《你的名字》目前在日本本土票房已突破百億日元。)

 

《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Domenico@flickr, CC BY 2.0)

 

新海誠與他的動畫之路

 

熟悉新海誠的觀眾或許都知道,新海誠並非美術科班出身。大學以前的他一直生活在長野縣一個叫小海町的地方,進入大學後開始嘗試兒童繪本創作,畢業後就職於一家遊戲公司。最初他並沒有成為動畫導演的打算,只是想運用所學技術做出一部完整的、屬於自己的作品。他一面工作一面創作,耗時兩個月完成了一部五分鐘左右的動畫——1999年的《她和她的貓》(彼女と彼女の猫)這部作品對新海誠而言意義非凡,是他踏上動畫製作的起點。

 

 

 2002年上映的《星之聲》(ほしのこえ)則是新海誠的正式出道作。在前作基礎上,他將黑白畫面改為彩色,視角從動物變成人,將主角改為兩個人,此外也添加了故事性,增加了片長。得益於網絡的普及與傳播效果,本作為新海誠取得了不錯的上座率與口碑,此後,他離開遊戲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2004年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是新海誠第一次挑戰長篇動畫的成果,延續了前作的「世界系物語」(見下方註)主題,外界對其褒貶不一。

 

 

2007年上映的《秒速5公分》(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是新海誠至今為止最受歡迎的作品,將日本社會這個大環境下的日常生活細節和細膩情感進行了放大,主題和風格沒有太大改變。作品雖獲得成功,但考慮到海外觀眾的理解程度,新海誠決定改變敘述方式,做一部無關文化背景、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

 

 

這就是20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本片與前作設定略有不同,加入了對生死的討論,意在強調逝者對生者的意義。在製作上體現了東映動畫、《世界名作劇場》(日本動畫公司系列作品,內容多取材於世界各地的兒童文學)、吉卜力一脈的影響。這部作品展現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新海誠,趨近東映一脈,模糊了他自己的風格。

 

 

到了2013年的《言葉之庭》(言の葉の庭),前作中縈繞不去的「世界系」概念幾乎消失,故事不再只有虛無的宇宙世界觀,而是在空間上回歸社會(學校),在文化上走向傳統(古典文學)。女主角終於敞開真心的告白,可以看做新海誠脫離世界系概念、脫離「錯失」、「無法傳遞」等主題的一次嘗試,但敘事上的缺陷仍然沒能得到改善。

 

 

(註:世界系物語,指2000年代初興盛於日本ACG及輕小說等次文化界中的一種故事類型。內容圍繞主人翁『我』和女主角展開,並與拯救世界等龐大概念相交織。)

 

《你的名字》海報(傳影互動提供)

 

《你的名字》—煥然一新的視聽體驗

 

在此之前,新海誠的作品始終縈繞著一種沒有來由的、唯美而哀傷的喪失感,故事零碎、結構鬆散等弱點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無論在節奏控制還是情節推進上都可圈可點。

 

 

從內容上看,本片一掃前作中的憂傷與陰霾,走上了輕鬆愉快、活潑有趣的大眾路線,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於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於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係網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於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彗星災難的設定則反映著經歷311大地震後的生死無常觀,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延續了《言葉之庭》中對日語語言文字本身的溯源(愛與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發展;這種對傳統的回歸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蘊和原色。

 

 

從製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誠對敘事手法的駕馭日臻成熟,也要歸功於此次製作團隊的強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擔任作畫監督、田中將賀擔任人物設定等)和製作設備的更新(購入Story Board Pro軟件)。在選擇配音人員的時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慮到了話題性、觀眾接受度等,確定插入歌曲時選擇了在年輕世代中頗受歡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強化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標誌著新海誠在動畫創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優美的風景畫面獲得好評,而是通過流利的節奏、豐滿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回歸打動人心。

 

《你的名字》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從「むすび」(MUSUBI)說起

 

故事分兩條支線並行,地點分別在高二女生宮水三葉生活的小鎮「系守町」,和高二男生立花瀧生活的大都市東京,傳統與現代的對立很容易便能讀取。設定雖有男女雙主角,劇情走向上卻更偏重於女主角三葉一方。

 

 

宮水三葉是飛驒市系守町宮水神社神主宮水一葉的長外孫女。宮水家作為神社守護者,神主之位代代世襲。三葉的母親二葉在世時,父親以「婿入り」的方式(即入贅)進入宮水家,母親去世後,深愛她的父親難以接受現實,他拒絕繼承神社,被外祖母趕出家門。父親後來成了系守町的町長,不再理會神社事務。三葉和四葉在外祖母的撫養下慢慢長大,作為神社的巫女主持當地祭祀活動。故事的核心概念便要從「系守町」的名字說起。

 

 

「系守町」是新海誠的創作,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而飛驒市確有其地,位於飛驒山脈西側,在岐阜縣管轄範圍之內。飛驒自古以來林業發達,孕育了大批木工匠人,明治時期在殖產興業的國策趨勢下,該地作為繅絲業的主要勞動輸出地,向諏訪湖一帶輸送了大批婦女。而位於長野縣內的諏訪湖,據日本網友考證,便是電影中「系守湖」的原型。長野縣是新海誠的家鄉,將諏訪湖和編織工藝的元素納入故事中,想必也是一種懷鄉情感的體現。

 

 

宮水三葉的外祖母帶著靈魂調換後的三葉和四葉到神體供奉神靈的途中問她倆是否知道「むすび」(MUSUBI)?說土地氏神的名字也讀作むすび。老人說,這個古老的名稱同時象徵著幾種深刻意義:
   

 

「將線繞在一起是一種むすび,把人和人連繫在一起也是一種むすび,時間流逝是一種むすび,這些都可以用同一個詞語來表達。它和神靈的名字相同,因此也擁有著神靈的力量。我們代代相傳的編繩工藝『組み紐』也是一種帶有神力的技藝,它反映著時間流逝的狀態。」
 

 

「聚攏成形,扭轉纏繞,時而回轉,彼此中斷,接著又相連。這是編繩,也是時間的象徵,這就是むすび。」

 

 

 「水也好,大米也好,酒也好,只要進入了人體內,就是一種むすび。進入體內的東西會轉化為能量和靈魂相連接。」

 

《你的名字》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此處的「むすび」源於日本神道中的一種觀念,天地萬物的生成、發展、完成都是在這種力量的作用下得以進行,老人口中的むすび即是一種「連結」,連結人與萬物、人與時間和空間。既然むすび如此關鍵,那麽作為むすび載體,「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系」即線,在影片中最直接的表現便是三葉用來綁頭髮的紅線。紅線鬆開,長髮變短,時間倒流,或前進至未來;線的形狀改變,化作一聲遙遠的呼喚纏繞手腕,是尋找,也是期盼。我猜想「系守町」中「系守」的意義大概可做此解:守護彼此之間相連的紅線,守護時間與空間,同時也是守護這座小鎮,守護那些在過去罹難的人。

 

 

在進入神界時,老人所說的「隠り世」便是日本人觀念中的「あの世」,又稱「常世」,是黃泉之國,死者之國,與「現世」相對應。日本人認為人死後或早或晚都會化作神靈,因而隱世也可以看作是神的國度。片中凹狀山谷裏圍繞神體(古樹)的環狀水帶可以視為境界線,要到達它需要穿山越嶺,心懷誠敬。境界線的存在是為了隔開人界與神界,如果說宮崎駿在《神隱少女》中設置的長隧道讓人在毫無察覺間進入異世,本片中靠近神體的環狀水帶則可以看作一條巨大的「註連縄」(神道中用於隔離聖俗兩界、祛兇避厄的繩狀物)示明他界的存在,以隔離的方式彰顯其神聖不可侵。

 

 

普通人進入神域是被禁止的,老人說,一旦進入神的領域,要回到現世就必須用最珍貴的東西交換,而這個東西也成了後來兩人改變命運軌跡的關鍵道具之一。

 

 

新海誠曾在官網中表示,創作這部作品的靈感之一是小野小町的和歌:「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さめざらましを」。

 

 

這句歌詞的大意是說:懷著對你的思念入眠,就一定會在夢裏見到你吧,可如果知道那是夢,我情願一夢不醒。本片中的男女主角便是在夢一般的情境中互換了身份,代替對方度過一天又一天的人生。

 

《你的名字》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日本文化中的原風景

 

「原風景」的概念興盛於1970年代的日本,以奧野健男的著作《文學中的原風景》(文学における原風景)為起始,從文學擴大到人類學、心理學、地理學、環境教育、建築造景等多個領域。個人意義上的原風景多形成於故鄉與童年的原體驗,廣義上的原風景則涉及歷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方面。

 

 

《你的名字》中展現的神靈信仰、諏訪湖的風景與宮水神社中延續的古老習俗、編織工藝等意象便可看作對日本文化原風景的一種體現,它喚起人的鄉愁,給人以無限懷舊之感。

 

 

原風景在當代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它承載著我們對自身根源的探尋,對文化深處的凝望。在這個意義上,本片也可謂是新海誠回歸傳統文化的一次成功嘗試。它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夢境與現實、人類居住的現世與靈魂棲息的隱世通通編織在一起,如同編繩工藝般時而交叉扭轉、時而中斷、回到原點。男女主角的命運在彗星撞地球的那一夜被改變,二人的初次相認也只能是在境界線消失、人與非人之物共現於天地之間的逢魔時分。

 

 

結語

 

與宮崎駿、細田守、庵野秀明等觀眾熟知的導演不同,新海誠的創作根基建立於遊戲製作,他在早期曾為18禁遊戲制作OP動畫,也為各種美少女遊戲週邊製作封面。此外,《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以前,他的作品也始終是一人負責整個製作過程。從1999年的第一部短片到2016年大受好評的《你的名字》,新海誠始終沒有停止探索與創新,其作品的變化也反映著這種努力。

 

 

新海誠曾說,希望動畫對觀眾而言是像OK繃一般的存在;受傷時可以用它加速傷口癒合,復原後便撕下它、無需留戀。

 

 

最後,附上新海誠導演在電影宣傳小冊子上寫的一段話:「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

 


參考資料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むすひ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飛騨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世界系

新海誠「君の名は」角川つばさ文庫 2016.8 

全ての人たちに楽しんでもらいたい、そう思ったからこそ生まれた『君の名は。』――新海誠 監督にインタビュー

http://sp.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472453958

あにこれβ新海誠インタビュー特設ページ

https://www.anikore.jp/features/shinkai

『君の名は。』新海誠インタビュー後編 震災以降の物語/『シン・ゴジラ』との共時性?

kai-you.net/article/32911

開創了一個屬於新海誠的新時代,日本影評家點評新海誠《你的名字。》

http://www.acgdoge.net/archives/11037

 


註:「原風景」相關內容為筆者碩士論文先行研究的提煉

 

 

※全文授權轉載自風滿蜃氣樓個人豆瓣主頁。
※欲取得更多日本文藝資訊,請追蹤微信公眾號:東瀛文藝通信(dywytx)

 

前沿的日本文藝資訊,深度的日本文化解讀。
觀察・閱讀・領略東瀛文藝萬像,從這裡開始。

關鍵字: 你的名字 影評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