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陸委會曾下令金門縣政府不許舉辦通水「典禮」,金門自中國晉江引水工程5日上午照常舉行通水「儀式」。(讀者提供)
儘管陸委會曾下令金門縣政府不許舉辦通水「典禮」,金門自中國晉江引水工程5日上午照常舉行通水儀式,金門縣長陳福海致詞表示,希望兩岸領導人能以「兩岸合作,民生為念」,減少「泛政治化」舉動,並強調縣府將持續推動「通水、通電、通橋」的「新三通」希望金門為兩岸和平政策的先行示範區。
由於我國東亞青運遭中國打壓,兩岸關係更加緊繃,陸委會7月30日以「時機不宜」為由要求金門縣政府暫緩實施金廈通水典禮。但縣長陳福海隨即回應,能充分尊重與理解陸委會的主張,但金門缺水情況嚴重,通水是「拖不得」的壓力,將全力支持金門縣自來水廠與福建省供水公司正常履行合約,如期通水。
歷經三年的工程,金門自中國晉江引水工程計畫5日上午9時正式舉行通水儀式,陳福海表示,金門未來30年不會缺水,之後還要接電,之後更「接橋」,達到通水、通電和通橋的「新三通」。外來期盼兩岸領導能以「兩岸合作,民生為念」,減少「泛政治化」的理由,才有助於民生事務的推展。
陳福海說,「兩岸通水,點亮金門」也同時啟動了「金門新三通」的樞紐,這新三通就是「通水、通電、通橋」。陳縣長強調,通水只是起步,讓鄉親以最低的成本喝到最好的水以及持續建構多元完善的水資源,才是我們的目標;經過談判我們省下了30年、13.8億元的水價,經過招標方式的改變,又省下1.7億元的工程款。
陳福海認為,為了金門未來穩定發展及邁向金廈漳泉次區域經濟合作模式,進而成為兩岸和平政策的先行示範區,「通水、通電、通橋」新三通將是先決條件之一,金門縣政府會堅定、無悔的向前行,為推動兩岸和平持續奮鬥,更希望與會嘉賓能共同貢獻智慧,為開創新階段的金門發展共同努力。
金門縣自來水廠指出,雙方購水契約長達30年,10年後的引水規模將可提升到每天3.4萬噸,而且保有擴充到每天5.5萬噸的彈性,可滿足金門未來30年中長期發展用水需求,有關外界對陸方水質的疑慮,自來水廠表示,水質除依供水契約檢驗外,金門方設有即時數據監控並將定期抽測。
陸委會4日曾表示,政府尊重並祝福金門自中國引水的見證儀式,但這次金門縣府主辦邀請地方鄉親見證,本來就沒有邀中央政府、中方參加的問題。國台辦連日以來皆未回應兩岸通水事件,國台辦主任劉結一5日也出席中方通水儀式的發言,因此備受關注。
接受《中評社》採訪的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表示,從戰場到小三通,金門在兩岸關係中一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即便台灣和中國有不同的政治考量,金門地區可能成為突破點。如今增加了引水方面的交流,未來可能還擴大到更多層面。
金門大學前校長黃奇則對《中評社》表示,金門無法獨立與中國切割,兩岸問題有待智慧解決。
《中評社》評論認為,金門已經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燈塔,可以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啟示與智慧。由戰場轉變為交流前線的金門經驗彰顯了和平的可貴,更透過自身經驗感到融入大陸是大勢所趨,金門不可能與大陸切割,更不可能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