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隨著中國黃海軍演如火如荼的展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面臨政權底下的波濤洶湧,在經濟、國內外政策在數月來面臨嚴峻挑戰。民眾擔憂習近平背離鄧小平倡議的務實主義及和平外交政策。
近期中共舉行「北戴河會議」,此非公開會議源自毛澤東時代,聚集中共高層,討論中共政策及面臨的威脅。習近平與其他中共高級官員卻消失於公眾視線。
習近平在3月透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並將「習近平思想」寫入中共憲法,意圖成為繼毛澤東後最集權的中共領導人。獨攬大權後,習近平暴露於風險中,成為眾矢之的。
前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說,集權就意味著習近平須為所有失敗或錯誤的政策負責。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以往常出現在如央視的官媒露面,近期愈少出現於公眾,除參加北戴河會議緣故外,鄭宇碩說,如果無法處理大眾的質疑,習近平會選擇神隱不回應。
《美聯社》報導,目前這些挑戰仍不足以對習近平集權地位造成威脅,中共的名望卻岌岌可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曾銳生說,習近平的中國強勢主義在黨內其實並不受到歡迎,並引來外界批評。中國人民大學張鳴表示,對習近平的許多不滿可追溯至無效的政策,若想稱帝須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他沒有,因此很難說服人民。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在7月發文《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批評近一年來中國政治與社會的倒退已突破極限,引發恐慌,籲恢復任期制並制止個人崇拜。文中甚至提到應平反六四運動,此話題至今仍是中國禁忌。
許章潤目前尚未受到官方制裁,另外一名批評者退休教授孫文廣,8月1日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被警察中斷並逮捕。
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在7月推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運動,期盼各大學與研究機構加強對「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黨和國家奮鬥目標」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美聯社》報導,當大眾認為政府哪裡出包時,中共經常採取這種策略。愛國運動滿載著口號卻無具體細節。
許多人關注中美間的貿易戰將會對中國數千億的出口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評論認為中國政府並未採取有效戰略,以避免在貿易戰經濟受創,而復仇式策略回應美國貿易戰攻擊。中國股市、匯市皆受到貿易戰的影響表現疲弱,共產黨在8月的一次會議中承認,外部因素已對經濟造成影響。
與此同時,先前疫苗醜聞重新激起民眾對醫療業的不信任感,及對中共國營企業營運的疑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說,信任十分重要,如果大眾失去對政府的信任,會造成毀滅性後果。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所提出的「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模型被抨擊,8月初27名清華校友發表《解聘(除)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和教授職務呼籲書》,要求清華大學開除胡鞍鋼。
聲明指胡鞍鋼學術報告誤導中共決策:「上誤國家決策,下惑黎民百姓,遠引無數他國戒心,近發鄰居恐懼,堪稱誤國誤民;這類研究敗壞母校聲譽,其毒害深遠矣」。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8月發表《大學者在指鹿為馬》,政策性參考應實事求是,只有敵方使用反間計時,才會有大學者「指鹿為馬」的舉措。張鳴指出:「哪怕美國就是敵人,你也不能把美國說成病貓,把自己誇張成老虎。這樣的研究成果,供領導參考,真要是打起來,不是坑爹(害人)嗎?」
8月初,中共政府大規模鎮壓在北京針對P2P的抗議活動,抗議者聲稱政府的金融體制無法管束P2P的倒閉潮。中國與65個國家重要合作項目「一帶一路」,被質疑花費數兆美元鉅額投資他國基礎建設的同時,有數百萬中國人陷入貧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