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地中海風情的瑞士南端 讓赫塞認定「第二故鄉」的提契諾有何魅力?

傅莞淇 2018年07月31日 11:36:00
提契諾阿斯科納景色。(Switzerland Tourism © Jan Geerk)

提契諾阿斯科納景色。(Switzerland Tourism © Jan Geerk)

大部分在蘇黎世接受訪談的人都問了這樣的問題:你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而當他們聽見盧加諾(Lugano)這個答案時,眼中時常露出傾羨的目光。

 

穿過阿爾卑斯山脈隧道後,就抵達了瑞士南部的提契諾(Ticino)州。這是瑞士唯一完全位於阿爾卑斯山南側的州,也是舊瑞士邦聯最後一波向外武力擴張行動中征服的領地,至今是瑞士境內唯一單以義大利語為官方語言的州。

 

貝林佐納的格朗德城堡。(Ticino Turismo © Remy Steinegger)

 

乘火車由阿爾卑斯山北側前往盧加諾的路上,會經過提契諾首府貝林佐納(Bellinzona)。中世紀間作為堡壘城市的貝林佐納坐擁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三大城堡,由低至高分別是最大的格朗德城堡(Castelgrande)、有著護城河道的蒙特貝羅城堡(Montebello)與獨立未接城牆的薩索科爾巴洛城堡(Sasso Corbaro)。英國國寶級畫家透納(J. M. W. Turner)也曾於1840年間數度到訪貝林佐納,留下這三座城堡在鄰近山丘上俯瞰小城的畫作。

 

不同於被中世紀城堡支配天際線的貝林佐納,盧加諾的氣質更加受到與義大利共享的盧加諾湖(Lago di Lugano)影響。居南的地理位置加以湖泊調節,盧加諾溫煦的氣候成為她在19世紀轉型為旅遊勝地的一大資產。

 

盧加諾湖景。(Lugano Region Tourism © Edmondo Viselli_0)

 

如今是提契諾最大城市的盧加諾原以漁業與農業立城。1882年首條聖哥達鐵路隧道(Gotthard railway tunnel)開通後,對盧加諾1850-1920年間的觀光黃金時期帶來一大提振,經濟與社會結構也大有改變。二戰後因國外資金湧入,金融產業有長足發展,現為瑞士繼蘇黎世與日內瓦後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2013年以來任盧加諾市長的伯樂多利(Marco Borradori)認為,盧加諾的四大特色分別是:生活品質、創新、安全、地中海式的熱情。被視為「瑞士版本的義大利」(Swiss Italy),義語區擁有比山北側更多的晴日天數、更溫暖的氣候、美味的食物、且保有瑞士的制度、乾淨與安全。旅客得以在陽光下於湖畔露天座椅享受義式咖啡,同時欣賞著蓋有白雪的阿爾卑斯山脈。

 

盧加諾市長伯樂多利。(攝影:傅莞淇)

 

基線隧道帶動地區發展

 

除了氣候上的優勢,盧加諾也極力發展邊境城市的潛能。正如哥達隘口(Gotthard Pass)自中世紀以來扮演過渡及交通樞紐的角色,盧加諾也希望能成為義大利北部倫巴底(Lombardia)與瑞士北部的蘇黎世之間的核心橋樑,以至於整個中歐的物流中心,以及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重要合作者。其中,瑞士基線隧道計畫扮演重要角色。

 

過往跨越阿爾卑斯山走的多是蜿蜒的山路,瑞士的基線隧道計畫則將山脈南北向運輸推進全新時代。對提契諾帶來直接影響的是2016年中通車的聖哥達基線隧道(GBT)與預計在2020年通車的切內里山基線隧道(CBT)。

 

 

全長57公里的GBT於2017年完整年度共運載2萬5322班次貨運列車、1萬9165班次客運列車。以貨運為主要強項的GBT在南方的CBT也通車後料可發揮更大潛力,每小時單向可提供最高6條貨運列車道。而蘇黎世到盧加諾的旅程時間也將壓縮到2小時內,至米蘭亦不到3小時。

 

位居運輸樞紐的地理優勢,也影響了盧加諾的城市規劃。在國家性加以地方性基礎建設帶動下,市中心北方的「康納雷多新興區」(NQC)與高速公路有更加完善的連結及發展的新潛力。這約百萬平方米的地區可作為城市的延伸,也可視為提供停車空間、公園、運動中心等基礎建設的公共空間。據2012年成立以主導建設的「NQC Agency」表示,計畫預計在2019年可落實至具體層面。

 

伯樂多利表示,自2004年展開區域整合以來,原以湖際區域為核心的盧加諾已有長足的擴張,人口也由2萬30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7萬人。為了因應市民需求及社會形態的變遷,城市在硬體面也進行相當大的調整,包括盧加諾建築史上最大型計畫「盧加諾市當代文化中心」(LAC)。

 

位於盧加諾湖旁的LAC。(Lugano Region Tourism © LAC 2015 - Foto Studio Pagi)

 

2015年完工的LAC五層平面空間達2500平方公尺,包括一個可容納近千名觀眾的劇場/音樂廳,以及俯瞰盧加諾湖景的大型會議室。LAC管理支援部代表索爾杰薩(Marco Sorgesa)解釋,盧加諾舊有的博物館多位於老建築中,雖然別有懷古風情,但空間與設施較為有限。而LAC便是為了大型展覽與表演而建的現代大樓。

 

結合創新與傳統 以人為本的擴張步伐

 

位於市中心南部的LAC可說由地景角度呈示了盧加諾結合創新及傳統的野心與展望。這嶄新的鋼鐵玻璃建物緊鄰15-16世紀建成的瑪麗德里安傑奧利教堂(Santa Maria degli Angioli)及1490年完工的方濟各會修道院旁。修道院在19世紀部分改建為旅館,但部分遺址如今仍保留下來,其中部分房間如今為LAC所用。

 

位於盧加諾湖旁的LAC。(攝影:傅莞淇)

 

索爾杰薩表示,這個傳統建築與現代新式建築的結合與對比相當受到歡迎。人們結束在LAC嶄新會議室的會晤後,可以轉至修道院房間用餐、開雞尾酒會,在過往修士維護的草坪旁散步,「人們可以看見盧加諾在現代、以及500年前的樣貌。人們喜歡這種對比感。」

 

義語人口數在全瑞士約只佔8%,又因阿爾卑斯山的阻隔,與國家其他地區更感距離。伯樂多利承認,「我們在大環境下確實感覺是少數。」不過,他也指出,少數族群在瑞士是非常受到尊重的,「所以我們能夠保有自己的發展,但仍與聯邦有一定的結合。」

 

索爾杰薩認為,盧加諾理想地融合了瑞士與義大利的影響。在文化上與個性上,盧加諾有著義大利與地中海的特質,但在行政與民主運作上是瑞士的。包納義、德、法、英四種語言的教育體制,對於人民跨國發展及進軍國際市場有很大幫助。

 

盧加諾街景。(Switzerland Tourism © Jan Geerk)

 

曾任盧加諾旅遊局局長的索爾杰薩表示,當他與法語區的代表前往德語區的蘇黎世開會時,為了不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通常就使用英文溝通,「這是很民主,也很公平的。」

 

伯樂多利表示,即使盧加諾的規模已擴大不少,未來也有再併入更多鄰近地區的可能,市政府希望這依然是一個人性化的城市。位於交通、文化過渡區的盧加諾有著逾百國籍背景的居民,多元文化也是城市另一特色。伯樂多利表示,「保留原有的文化,同時營造一個不同文化可以共同生存的空間,不僅是一個挑戰,也是我們的期許。」

 

赫塞的「第二故鄉」

 

生於德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Hermann Hesse),是提契諾獨特文化及氣候吸引來的知名訪客之一,最終在提契諾落腳久居逾40年。

 

據赫塞自述,他在1907年「深入認識提契諾的風景」後,「它一直吸引著我、迎接著我,彷彿它注定是我生命中的故鄉,或是企盼已久的避難所。」

 

 

42歲的赫塞在1919年由伯恩單獨移居提契諾的蒙塔諾拉(Montagnola),在一間古老、巴洛克風格的堡式建築「卡薩卡穆奇」(Casa Camuzzi)內租下4間房間。當時他家庭離散,妻子在靠近蘇黎世的精神療養院接受治療,3個兒子寄居於親友家或學校。第一次大戰的衝擊、政治上的非難與經濟的拮据也為他帶來沈重的心理壓力。

 

在卡薩卡穆奇居住的12年間,赫塞創作了《克林索最後的夏季》(Klingsors letzter Sommer, 1920)、《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 1922)、《知識與愛情》(Narcissus and Goldmund, 1930)等數本重要著作,其中《克萊恩與華格納》(Klein and Wagner, 1919)是在抵達提契諾的第一個月內寫完的。

 

如今卡薩卡穆奇成為私人住宅,一個獻給蒙塔諾拉知名居民的赫塞博物館於1997年在鄰近的托瑞卡穆奇(Torre Camuzzi)開幕。博物館館長布赫(Regina Bucher)表示,先前去過義大利的赫塞喜歡提契諾的天氣,原本只想暫居一段時間,最後在此度過人生最後的43年,「他對提契諾有著家鄉的認同。」

 

赫塞博物館館長布赫。(攝影:傅莞淇)

 

距盧加諾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的赫塞博物館是提契諾熱門景點之一,目前可提供英、法、義、德4種語言導覽。常設展包括赫塞的畫作、藏書等收藏品,以及赫塞家庭相簿及書信影本。博物館內的會議室及放映室可供租用,院子內有一隻受歡迎的館龜迎接訪客。以私人基金會模式運作的博物館也販售多種語言的書籍,並主辦作品朗讀、步行導覽等活動。

 

赫塞博物館常設展間。(攝影:傅莞淇)

 

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間的特展回顧了赫塞與日本的關係。在中國及印度文明的顯著影響下,赫塞與日本的互動較常受到忽略。不過,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赫塞直到60年代的嬉皮時代才在美國知名度大開,日本則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閱讀赫塞,且是美國以外非德語國家售出最多赫塞著作者。

 

赫塞博物館特展「從車輪下到禪:赫塞與日本」展品。(攝影:傅莞淇)

 

到了30年代,赫塞在日本已經相當受歡迎。特展展出他早期與日本研究者及讀者的通信,以及他研讀日本文化後寫成的詩作。布赫表示,雖然赫塞從未親抵日本,他描述青少年掙扎、對自然及年長的反思直至今日仍吸引著日本讀者。2017年改編電影的《東京喰種》中便可見得對《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Demian)的致敬。

 

博物館訪客簿。(攝影:傅莞淇)

 

1923年二度獲得瑞士國籍的赫塞於1962年逝世於蒙塔諾拉,享年85歲,安葬於博物館不遠處的聖安波迪歐(Sant'Abbondio)墓園。

 

在逝世前2年,赫塞寫道:這幾十年來我在蒙塔諾拉歷經了無數美好事物,從克林索閃亮的夏日,以至今天,我都該感謝這個村莊和此地的風景。......我希望,雖然我並不是在提契諾出生,但聖安波迪歐的泥土,應該會像克林索廣場和山坡上的紅屋一樣,快樂地接納我。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