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花錢買飲料有一大部分是在買糖!

基瑪‧卡吉兒 2018年08月23日 11:00:0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喝下糖類飲料,讓我們吃得更多

 

消費含糖飲料令人如此擔憂的一個原因是,當糖類等碳水化合物以液體形式食用時,可能會被動地造成卡路里攝取過量(Ebbeling , Willett, & Ludwig , 2012)。與食用固體食物相比,含糖飲料產生的滿足感較低,我們會因此在接下來的膳食增加能量的攝取,過度補償飽足感的不足(DiMeglio & Mattes, 2000; Harnack et al., 1999; Mattes, 1996; Mourao, Bressan, Campbell, & Mattes, 2007; Wang, Ludwig, Sonneville, & Gortmaker, 2009)。

 

換句話說,飲用糖類飲料會讓我們吃得更多(Pan & Hu, 2011),並造成體重增加(Malik, Schulze, & Hu, 2006)。而且,含糖飲料經常含有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和蔗糖,對健康有獨特的副作用,會改變新陳代謝,並提高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近一篇有關研究含糖飲料的影響的評論裡,馬利克(Mal ik)和胡(Hu)寫道:

 

「連結攝取含糖飲料與體重增加的主流機制,是液態卡路里的低度飽足感和不完全補償,導致接下來的膳食增加能量攝取,造成總體能量攝取的增加。含糖飲料也經由對高膳食血糖負荷的作用,而產生獨立的新陳代謝影響,造成發炎、胰島素抗性、B細胞功能受損。除此之外,經常飲用含糖飲料,與高血壓、內臟脂肪組織的堆積,以及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hepatic de novo lipogenesis, DNL)造成的血脂異常有關。」(Malik & Hu, 2011, p.1161) 

 

換句話說,果汁、能量飲料、運動飲料、加味牛奶、汽水消耗量驚人的增加,與美國和全球的肥胖以及其他許多健康問題的增加率有關聯(Bermudez & Gao, 2010; Malik et al., 2006)。

 

 

 

星巴克,從賣咖啡變成賣糖

 

由於飲料文化的出現,糖成為能量飲料和咖啡飲品傳輸咖啡因的工具。當我環視我的教室,迎面而來的是一堆星巴克塑膠杯,裡面通常覆蓋了鮮奶油,裝著粉紅色和綠色奶泡的混合物。與任何廠商相比,星巴克可能是最早破解密碼,用咖啡飲料的形式銷售糖

 

所謂「即飲茶和咖啡」的瓶裝飲料,現在在消費包裝食品裡占據領先地位,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居第二和第三(IRI, 2010)。星巴克的銷售,以往集中在早上民眾想喝咖啡的時段,因此他們必須實驗增加下午銷售的許多方法,最終發展出相當成功的招牌法布奇諾(Frappuccino;又稱星冰樂),因此,星巴克從賣咖啡變成賣糖(Koehn, 2001)。

 

 

(圖片來源:Pixabay)

 

 

 

人工甜味劑─美味而低卡路里的隱形殺手

 

「人工甜味劑」出現於一八○○年代晚期,但是直到食品科學的擴展與二次大戰後消費主義的出現,才變得普及。

 

和其他成長性的產業不同,每個人每日可以消耗的卡路里有限,食品產業無法利用消費文化無止境的慾望,於是找到人工甜味劑作為解決方案。人工甜味劑保證可以無止境地消費而不用承擔後果(de la Pena, 2010),很像是使用塑膠信用卡和數位轉帳所提供的簡易購物,卻不用負擔財務後果的假象。食用「不算數」的甜點,代表消費者最大的滿足,也就是無止境的慾望和持續的滿足。

 

暴食症患者也是,他們無止境地尋找食物,同時要避免或緩和過度飲食的不良效果。歷史學家卡洛琳.佩娜(Carolyn de la Pena)在《空虛的愉悅: 從糖精到蔗糖素的人工甜味劑故事》(Empty Pleasures: The Story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from Saccharin to Splenda)一書中認為,食用人工甜味劑形成一種可以被接受的暴食症─可盡情吃任何自己渴望的食物,卻沒有負面的後果。這也是第四章〈食品、金錢、消費文化〉所討論的一貫放棄財務記帳和營養計算,而造成整個文化的會計危機的另一個例子。

 

(圖片來源:Pixabay)

 

製糖業當然視人工甜味劑產業為市場威脅,所以長期以來資助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研究,對其製造者提出訴訟,而且成立像是「蔗糖素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SPLENDA)這樣的網站(de la Pena, 2010)。但食品科學家不受這股力量的影響,仍持續尋找人工甜味劑的聖杯,美味的零卡路里甜味劑潛在利益如此龐大,食品和飲料製造商便重金投資開發新的可能性。

 

胡椒博士思樂寶集團(Dr. Pepper Snapple)研發部執行副董事長大衛.湯瑪斯(David Thomas),帶領一個七十人的研究團隊,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經過認證的調香師。

 

湯瑪斯說: 「我們在甜味劑技術上的花費,比以往更多······我們有博士水準的成員, 全神貫注在開發甜味劑技術。」(Robinson-Jacobs, 2014) 同時,他的競爭者百事可樂,也提高了全球研究發展的經費,包括從二○一一年以來,甜味劑研究經費增加到六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約新臺幣二百億元),提高了二七%。

 

*本文摘自《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光現出版。

 

 

【作者簡介】

 

基瑪‧卡吉兒(Kima Cargill)

華盛頓大學塔科瑪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acoma)臨床心理學教授,其研究是仔細審查生活在專注於消費的富裕文化中,如何影響過度飲食的行為。卡吉兒認為,食慾不只是生物性的驅動力,也是對消費物質商品、奢華體驗、食物、藥品、酒精等更廣泛的渴望。本書《過度飲食心理學》主張,過度飲食是貪得無厭的消費主義在邏輯上的合理結果。

 

 

【譯者簡介】

 

吳宜蓁

英國羅浮堡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喜愛在閱讀與文字中領略世界。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書籍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書籍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記者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施縈縈 yinyin@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