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開展貿易戰,德國開始制止中企併購德企而為德中關係蒙上陰影。(中通社)
中國在中美貿易戰打得焦頭爛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動真格,除了令國際投資者大跌眼鏡外,更對渴求走出國際社會的中國政府施加巨大的壓力。多個國家隨著貿易戰期間,開始審視近年中國收購當地企業的行為,轉至提出反制,例如澳洲便拒絕中興華為參與澳洲5G技術發展。中國政府的「中國製造2025」國策如今碰了很大的阻力,而相對美國,一直與中國合作做生意,態度較為友善的德國,亦開始嚴加審查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企業的行為。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近日首次動用2017年才通過的外來投資法,阻止中國煙台台海集團收購德國機床製造廠萊菲爾德金屬旋壓製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理由是交易可能會危及德國公共秩序及安全。
German foreign investment authority takes off the gloves and stops acquisition of Leifeld Metal Spinning and partial acquisition of 50Hertz by Chinese investors on grounds of public security. #GermanForeignInvestment #ChineseInvestors Read more: https://t.co/4b5oUliG9s pic.twitter.com/nledqB4Gyp
— Freshfields (@Freshfields) 2018年8月14日
由於萊菲爾德有生產核能及航天工程的設備的能力,故此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關注。就在政府宣布下令「禁購令」的數天,德國國營銀行復興信貸銀行(KFW)向德國電網公司(50hertz)收購20%的股份。50hertz是德國4大輸電業者之一,中國國家電網一直透過不同的方法試圖收購股份成為股東,如斯大動作現被德國政府嚴加看管。
早於2017年,德國政府便開始注意中方的舉動,並訂立了一條新法例,政府有權禁止歐盟以外的國家,持有由德國投資的電力、醫院、通信等關鍵基建超過25%的股權。而這個25%的門檻,德國更有意降至15%,就是盯著中國的投資者,不要試圖奪取德國基建企業的擁有權。
德國千方百計阻止中企收購德國公司,原因是擔心自家的關鍵技術,會隨著收購而將機密掌握在中國手上,進而導致技術優勢流失。根據合併收購和聯盟研究所(IMAA)數據指出,自2011年,中國與香港公司一直對德國公司進行併購,由2011年的11間,增加至2018年69間,創下歷史新高。而中國對德國的公司投資,亦由2011年的6.9億歐元(約新台幣249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70億歐元(約新台幣2527億元),主要是中國電器公司美的以45億歐元(約新台幣1624億元)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的交易。2018年中國科瑞集團(CREAT)以13億歐元(約新台幣469億元)收購了德國血漿生物公司(Biotest Pharmaceuticals),而德意志銀行及房車品牌賓士(Mercedes-Benz)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亦達成與中國企業收購部分股份的協議。
作為自由貿易的德國,一直建立方便創業平台供投資者發展,但同時成為了中國政府虎視耽耽,控制德國企業的最佳平台。很多專注專門技術的中小型公司(mittelstand),最易受到中國投資的影響諺行併購收歸旗下,而這些收購往往被認為是具有政治目的,而非單純的經濟發展。
德國經濟學家德雷格(Christian Dreger)認為,即使中國投資者以私人企業型態前來,但他們看來與中國政府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與此同時,中國對外國或來自歐盟的投資進入中國本土加諸嚴格的限制。德雷格表示,普遍的德國企業及投資者看重的,是中國企業與北京政府不透明的關係,以及並非互惠的投資環境。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數據指出,德國與義大利是歐盟中對中國最反感的國家,分別53%及59%人民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英國則有37%。至於最不反感中國的國家為波蘭,僅29%人有反感。
「中國與歐洲關係智能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hina’s relations with Europe at think tan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法國學者菲利普(Philippe Le Corre)則指,這些受中國企業介入管理層的德企,已經破壞了德國的公共形象。
歐洲企業現下對中國資金的質疑態度,與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興趣有著鮮明對比。那也是中國將自家公司推向國際、在歐元下跌時大幅提升在歐盟投資量的起始。根據墨卡託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數據,中國對歐盟的投資從2008年的7億歐元(約新台幣252億元)升至2017年的30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83億元)。
研究中國的貝塔斯曼基金會發現,自2014至2017年間中國企業所收購的企業,近三分之二都與中國政府提倡中國製造2025所涵蓋包括航空太空、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醫療等10個行業有關。中國透過「中國製造2025」意圖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高科技製造國家。基金會研究報告作者容布盧特(Cora Jungbluth)亦認為,「單純從中國投資的行徑,很難判斷這是純粹的商業決定,還是背後有政治動機。」
在蒙上政治動機陰霾下,中國政府一直努力「澄清」,試圖減輕德國企業以至德國政府的疑慮。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前向德國公司喊話,指「不要害怕」與中國合作。但面對這種「中國式併購」,以至美國發動貿易戰,德國以至歐盟各國,開始同時加強對中國的警惕,以保護當地企業的技術優勢不被奪取。隨著中美貿易戰未有停止之勢,歐盟企業大多認同,美國的最終目標是要制止中國成為技術強國。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學者拉斯凱(Lorand Laskai)表示,在美中經濟戰中,「中國製造2025」以被塑造為「核心反派」的角色,是美國多年來領導全球技術地位的主要威脅。
歐洲議會2018年通過一門議案,議案要求擴大「關鍵項目」的名單,歐盟委員會可以對外國投資者意圖收購成員國企業時進行干預,這條條例最快在2018年末正式實施。歐洲議會議員普魯斯特(Frank Proust)指出,他們並沒有轉向保護主義,但面對全球化時代,歐洲也是時候表明並非天真愚蠢。「我們不反對來自外國的投資,但反對那些奇怪可疑的投資。」
但是就如德國政府有反制,民間商家總會有各反對聲音,德國商業聯合會(BDI)亞太委員會常務董事斯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認為,國家不應進入保護主義,不希望中國企業在收購德國企業時,決定權在政府的手上。斯特拉克認為,德國政府應該大力施加壓力,要求中方全面開放中國市場,令中國及德國公司締造一個公平的營商環境。
而面對世界各國對中國市場的需求,《南華早報》消息指,中國將在2022年前取消外國汽車公司對中國汽車公司入股限制。而德國媒體報導亦指出,德國汽車大牌寶馬很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家在中國合資企業中擁有股份多數擁有權的外國公司,然而這個「開放」程度仍然不足夠。
斯特拉克表示,德國企業均反對貿易戰,但是貿易戰的確有助於對中國市場施加巨大壓力,是令中國市場開放的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