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紐約市民這樣防災 台灣人呢

李濠仲 2018年08月28日 07:00:00
2012年受到大雨侵襲的紐約地鐵站。(美聯社)

2012年受到大雨侵襲的紐約地鐵站。(美聯社)

初至紐約,有兩種聲音特別惱人。一是市中心全天候幾乎都有警、消、救護車尖銳的鳴笛聲嗡嗡作響,另一是身為皇后區灣岸(Bayside)居民,最常透過手機接收到的土石流警訊。

 

當年911事件重創了紐約,它讓這座雄獅巨城頓然大幅升高安全係數標準,未有休憩的警笛,某種程度反映了它不得不的警覺性。至於三天兩頭(主要在大雨特報期間)土石流的「恐嚇」訊息通知,則是真正顯露了這座城市的潛在高風險。

 

紐約因為地勢低窪,且由多個島嶼組成,當地人形容它是一座被水包圍的城市。2012年桑迪颶風橫掃美國東岸,當時東部17個州有10個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紐約首當其衝,風災事小,伴隨而至的水災,簡直癱瘓了紐約,大眾運輸停擺,外頭淹水,家裡停水,全城哀鴻遍野,連紐約證券交易所都為此關閉了兩天。紐約皇后學院地質學教授曾預告,以後無論甚麼時候颶風登陸紐約,紐約都難逃一劫。

 

極端氣候造成美東地區近年常受洪水侵擾。(2016年紐澤西/美聯社)

 

於是,任何人對電影裡呈現的紐約景貌,都會因為在細數它曾經有過的環境遭遇後,稍微被拉回現實,不再以為這裡每條街都如第五大道華麗,都像百老匯、時代廣場那般歌舞昇平。它是一座「水災之都」,過去的每一次重創,都比這回大雨對台灣中南部造成的災情慘烈。因為紐約鄰近大西洋,受到海岸暴風和漲潮洪水影響甚鉅,當暴風雨水量從海洋流向沿岸地區,幾乎每次都帶來沿岸洪水之災。

 

加以本世紀極端氣候效應增加,2007年之前,紐約夏季平均總降雨量是305毫米,2007年卻突然暴增到524毫米。2012年桑迪風災,證實了美國氣象學家的警告。爾後,他們更是直接把紐約500年一遇的水災,大幅縮限到未來30年內,每5年就會發生一次。2004年上映,以紐約為背景的災難片《明天過後》,或許亦代表著紐約人的生活危機感。

 

初來乍到,因為頻頻收到土石流發自手機的警訊,使人不得不對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感到好奇。紐約之所以深受水災威脅,主因仍不脫基礎建設老舊、百年前開張的地鐵設計存在缺陷(地鐵容易淹水)、電力設施長期暴露在水患風險之下等等因素。「洪水」也確實曾經左右了美國政客的支持度消長,但重要的是,身為紐約人(尤其是才剛展開新生活的),日子該怎麼過?

 

若說多難興邦,那麼以此形容紐約其實並不為過。在屢屢遭逢水災打擊之後,如今防患水災幾乎已是當地居民(尤其是低窪帶)的常識。官方、民間多有公告週知的防水患網站,他們會告訴你:毫無疑問,地勢較低的海濱地區、一樓和地下室遭遇水災侵襲的風險性相對更高,若欲了解個人住宅風險性,還可以造訪國家洪水保險計畫網站進行自我評估。

 

若說多難興邦,那麼以此形容紐約其實並不為過。(圖片擷取自紐約緊急管理網)

 

身為紐約客(有危機意識的),你至少可以透過當地這些資訊豐富的網站,清楚知道自己在水災之前、水災期間和水災之後該做何反應。包括水災發生前,切記把保險單據、車輛權證和家用設備等收據資料,保存在「防水容器」中。另外還得準備急救隨身包,如果不知道急救包需要準備甚麼東西,可以上紐約緊急管理網詢問,或者電話洽詢。水災發生期間的一般常識,就是不要在被積水淹沒的街道上行走或駕駛車輛,因為僅15公分深的水流就可以把人沖倒,30~60公分的水流就可以沖走車輛。積水可能受到了汙染,所以不要接觸汙水。水災之後,則是立即和保險代理人聯繫,對財產損害情況進行拍照,保存好更換物品或者維修物品的收據。

 

美國以保護海濱為志的「水邊地聯盟」曾在2017年提出報告,內文分析紐約市海濱地區遭受水災攻擊的風險,他們預言在2060年之前,紐約會有40萬人的住家被洪水淹沒(機率是50%)。其中布魯克林區的康尼島有66%的人家中遭水淹機率達50%,其次是皇后區,潛在受害人口達該區61%。曼哈頓則是下東城區受威脅的人口最多。不幸的,我暫居的灣區也有500戶身處淹水高機率地帶(機率達到50%)。

 

台灣、美國國情有異,面對風險的處置方式或有差別,但我們其實也可以從多災多難的紐約人身上,看到原來自己的危機意識竟然是如此薄弱,薄弱到我們居然以為身處島國,大家都應該可以無妄無災一路安老,很少把潛伏在每個人周遭的天險當一回事。就像前紐約州州長科莫在紐約洪水災變過後所說,「我們應該盡量抵制『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災害』之類的說法。」然後我們才可以真正看清楚自己的處境。

 

總之,所有天災地變可能遭遇的疑難雜症,這座城市已是常態性提供應變訊息。半月之內,一個人可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關於天候異象的警訊(洪水、暴雨、閃電)不知凡幾。起初,你可能會懷疑紐約人實在太過大驚小怪,隨之,你或許反而從中見識到一座進步城市,除了工商、金融、產經、娛樂表現發達之外,對自身的天災風險,原來另外還具備特有的「自知之明」。

 

半月之內,一個人可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關於天候異象的警訊(洪水、暴雨、閃電)不知凡幾。(作者提供)

 

※作者為《上報》主筆

 

【延伸閱讀】

●李濠仲專欄:法拉盛為崛起中國戳了個小洞

●李濠仲專欄:「熱蘭遮城」差點不在安平 在曼哈頓

關鍵字: 紐約 洪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