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長期忽略移工「罪與憐」之間的結構性問題。(圖片取自移人Mpark 東南亞星期天/作者提供)
八月以來,台灣受到熱帶性低氣壓、西南氣流的摧殘,尤其南部已成變體的水鄉澤國;部分公路、國道管制或封閉,航班停駛。而以農業為生的台灣勞工,更是苦不堪言,農委會統計其總災損已達7億4千多萬。有些災區災民說:「我們這裡是被『遺忘的災區』。」
可是,在如此慘重的災情底下的同一時間區段,也有另一群人連被遺忘的權利也沒有,他們像是「消失的板塊」一樣,即在台灣的國際移工(migrant worker)(俗稱外籍勞工)。
前陣子,截至2018年7月前,經政府機構統計,近69萬名移工裡,就有5萬1千「行蹤不明」,彷彿一場漸進式「大規模失蹤事件」。
然而這些行蹤不明的藍領移工會去做什麼?根據八月份聯合報報導除了部分為「山老鼠」組織吸收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明顯流向統計。但這其中其實有一危機透出,我們要抽絲剝繭。
八月份時移民署長楊家駿曾指出:「十年前失聯移工是『國人』
移工「犯罪率」的增加趨勢和「失蹤人口」的增加趨勢,是否有關聯性?他們的「流離失所」,會不會將他們導向「幫派化」、「組織化」?前陣子,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庇護中心負責人汪英達也提到,不少「逃逸勞工」是「趕鴨子上架,工作不上手』」,這種情況下,一遭到雇主、人力仲介壓迫,就容易一走了之,萌生逃心。
在台師大政治所研究生呂崇維的碩論《在臺外籍移工犯罪情況研究(
其中的二、四、五、六點可以在警政統計通報 (107 年第 34 週) 中的近五年外籍人士在臺犯罪趨勢找到印證,包括酒後駕車、
近幾個月,移民署專勤隊抓回一些失聯移工後,有人自首說,來台灣後工作勞動條件和想像中完全不同,本身專業能力和工作對接不上。比方本來做電焊的,後來被安排到建輕鋼架,硬著頭皮「邊做邊學,任憑宰割」。
移工因為工作契約的不熟稔、貪便宜的仲介剝削、專業受訓不足,撐不住苦痛而逃逸,這是「憐」;部分逃亡的移工走偏門以賺取生活費,或是生活苦悶而參與「毒Party」的移工—八月份雲林斗南鎮案件—這是「罪」。
因著經濟與生計的壓力,成為被壓迫的「憐」的群體,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距離遙遠。因為上週8月22日,自由時報才剛剛報導了「晶懷石工程公司」兩年內聘請的國際移工竟有「3成」乃「行蹤不明」;8月29日,也有一名越南籍逃逸女移工,打工被抽六成,並且被性侵得逞。加上前面我提到的「毒Party」案件,這全部發生在8月。換句話說,僅僅八月就這麼多移工境遇的慘況。而這還只是檯面上被報導的案件。
最後,除了上述提到的問題,以及呼籲勞動部加強移工權益保障之外,我們需要知道的還有更多更多:「到底移工來台灣所面臨的最根本挑戰是什麼?」
貧窮的惡性循環:「東南亞移工因在台工作期間無法累積有用知識技能,導致回國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抑或經營小本生意容易失敗,而再次陷入貧窮、出國打工的惡性循環。」
雙方缺乏文化同理:「台灣大眾對東南亞移工普遍帶有較負面的刻板印象,抑或保持距離, 缺乏動機主動關心,讓兩邊仍無法真正交流與理解。」
台灣政府除了「勞動部」、「移民署」有在處理移工問題以外(但不得不說行動太過緩慢),我們有其他地方給予移工真實的「友伴支持」和「深度關懷」嗎?台灣人隨時隨地能找到共同語言並互相理解的夥伴,我們有很多的非營利組織是為台灣人設計,更別提我們的從小到大在學校累積的「社會支持團體」、還有養育我們的「家庭」、「重要他人」就在身邊。
可是移工呢?他們大部分出生在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第三世界,所以離鄉背井來到台灣以求更好的工作機會,怎料因為沒有「社交人脈」或是除了勞力工作外的「知識培養」,以致他們終將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
因此,移工的問題,應該落入台灣人的肩膀,因為「貧窮與痛苦的人的問題」在哪都一樣,而台灣人將移工的問題解決了,相信也能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台灣的經濟條件、治安問題。幫他們,也是幫自己。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落實對他們的實際幫助呢?
這兩年,有一個專為移工「知識培力」、「人生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叫「One-Forty」。這個組織特別的是,他們提供了完整的線上線下教育平台,並且平常也會招募志工、老師,一同參與「實體活動」或「工作坊」,培養移工的商業、理財知識、第二外語、烹飪、剪髮...等。更重要的是,釐清他們人生目標、提升自信,以使移工有真正的能力來翻轉自身命運。
之前,我曾經在台北車站路過「One-Forty」所舉辦的「東南亞星期天」,看到他們如何組織「台灣人與國際移工的真實互動和對話」促進「文化的交流、理解」。那種「本地人與移工共同交談而歡笑」的畫面,我至今難以忘懷。畢竟這在台灣太少見了。
面對移工議題,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從身邊的移工活動參與開始吧。或是貢獻自己的技能成為老師、志工。那麼,「幫助移工」、「呼籲改善勞動條件」就不再只會淪為口號,成為這「消失板塊」的「罪與憐的憂愁烙印」。
※作者為網路社群—Band好書分享社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