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中新社)
致死率極高的「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疫情於中國多地蔓延,據《法國廣播公司》(RFI)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7日表示,近期在中國爆發的豬瘟病毒「只是冰山一角」,且「幾乎肯定」將在其他亞洲國家出現。
RFI引述聯合國消息指出,中國的生豬養殖量佔近全世界的一半,目前生豬存欄量大約有5億頭。疫情爆發後一個多月內,該病毒已在中國6省的18處養殖場和屠宰場內發現,且發現部分地點之間相隔間距超過1000公里。
糧農組織:中國非洲豬瘟病毒擴散亞洲“幾乎必然” https://t.co/fD4nawQ5sZ pic.twitter.com/BjpKWeyPil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TradCn) 2018年9月7日
雖然該病毒對人類健康並不構成直接威脅,但卻影響着整個生豬養殖業和大量人口的生計,建立區域合作應對機制至關重要。
為應對快速擴散的非洲豬瘟,非洲豬瘟在7日於泰國曼谷召開區域緊急會議。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盧布羅茲(Juan Lubroth)表示,病毒造成的挑戰極大,近期傳出的大範圍傳播意味病毒已經有跨域擴散力,可能隨加工過的肉品或生肉移動,通過環境或動物活體散布的可能性則低。
非洲豬瘟病毒存活力頑強,在醃漬豬肉、動物飼料中能夠存活幾周甚至幾個月,目前既沒有疫苗,也無有效治療方法;其中最致命的病株,感染後的致死率可達100%。本次在曼谷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專家同意設立專門的區域網絡,積極協調防堵新疫情。
由於豬肉產品在眾多亞洲國家廣泛生產和食用,東亞、東南亞地區尤為普遍,因此病毒在亞洲其他國家的出現幾乎必然。盧布羅茲表示,當下的問題是慎防新一波的疫情爆發,以及國際應如何開展合作,以預防並減小損失。
FAO助理總幹事、亞太區域代表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表示:「跨境和跨區域合作,對於應對這一嚴重威脅至關重要,每一個人都須密切關注這一問題,並加緊努力,協同應對這一挑戰。糧農組織將繼續為各國提供支持協助。」
近期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始於8月3日,於遼寧省傳出40逾頭豬隻感染病毒後死亡,隨後安徽、河南、黑龍江、江蘇、浙江等省分都陸續傳出豬瘟疫情。人口聚集的北京周遭亦有許多鄉村地區設有豬圈,市政官員表示已經加強衛生並實施消毒。
#Breaking .@FAOAsiaPacific Asian countries warned that deadly African Swine Fever is ‘here to stay’ – utmost diligence required to avoid major damage to food security and livelihoods. https://t.co/zi34Fpuvif pic.twitter.com/cb8kaSwA33
— FAO Asia Pacific (@FAOAsiaPacific) 2018年9月7日
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指出,北京市中心周遭的順義區、懷柔區內的數座養豬場工人表示,並未實施任何相關措施,一名工人甚至表示未曾聽過「非洲豬瘟」。外界憂心中國又會刻意隱瞞部分疫情;2018年稍早,美國衛生官員也曾指控中國違反協議,隱瞞致命的H7N9流感病毒樣本。
《經濟學人》也指出,由於中國豬肉製品約有一半是內銷,若疫情造成豬價上漲,將衝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並造成通貨膨脹,中國政府也已設下穩定豬價的策略。豬隻疫情造成中國通膨並非沒有先例,2007年中國爆發豬藍耳病時,肉價即上漲約87%,造成當時近20年來罕見的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