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助非洲,其實是便利中資企業進入當地市場,因為非洲絕對是下一個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美聯社)
在中非合作論壇(Focac)期間,習近平「大方」送上六百億美金給非洲當大禮,這使得「歐洲」非常「緊張」。因為歐洲可是原本的「殖民母國」,法國、德國、英國看到自己的影響越來越不如中國,心裡很不是滋味,德國媒體說:「歐洲不能將非洲拱手讓給中國,歐洲必須採取一些措施」而這些措施是希望非洲各國「迷途知返」,要知道中國的好,是「犧牲」人權、社會保障、環境這些歐洲「引以為豪」的價值為代價換來的「假」榮景。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以中國是為了自身利益來「擁抱」非洲為題評論,確實,東加也在八月提出太平洋各島國應要求中國,註銷他們根據北京對外援助計畫取得貸款所積欠的1.17億美元債務。結果,《環球時報》「潑冷水」寫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有借無還再借免談。沒幾個國家能承受得起信用破產的後果。」後面又寫到,大國(指中國)有責任要對外援助,但這種事要「考慮經貿合作的潛在收益」。白話一點,太平洋諸國還沒有「有價值」到中國願意「買這單」。這也表示,在中國眼中,非洲「超值」這六百億美金。
針對中國對於非洲的「虎視眈眈」,瑞士《新蘇黎世報》以「北京出口發展模式,並附送中國價值觀」為題,大聲疾呼「相比西方民主國家,環保、人權、政治透明對中國本來就不那麼重要。」中國的發展援助,就像其政治體制一樣地不透明。這些錢最終流去了哪裡、誰受益於這些投資專案、工程的負面影響有哪些,很難說清。像是,美國有《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等法規,專門規管美國公司在外國不可以用賄賂等不正當方式在當地取得合同,但中國就沒有類似的法規。
中國這些援助的貸款,大多的資金「轉一圈」又會回到中國國企手中,這些承攬基礎建設的國企,也是從中國購買所需的原料及派出中國的勞工。當被援助的國家沒有能力償還,就以債轉股(斯里蘭卡模式),或入股當地國的自然資源,尤其非洲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國企接手的基礎設施項目一定是與中國內部「同步」的,「書同文,車同軌」,更是「便利」其他中資企業進入當地市場,非洲絕對是下一個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
歐洲並苦口婆心「提醒」中國援助專案最終是否能有效促進當地國的發展,這都是未知數,更不要說償債壓力會是當地國經濟穩定與後續發展的隱憂。歐洲各國更害怕非洲各國看見「中國經濟奇蹟」,有心「效法」中國式發展,也就是,中國企業可以獲得國家提供的資金及益助,這也意味民主及透明性越少越好、國家資本主義及黑箱越多越好。
今日非洲,歐洲的前殖民者要負最大責任,如今中國以朝貢體制加上西方殖民主義,讓被援助國家自動陷入被殖民的體系。歐洲國家應該優先捍衛民主國家以免被中國模式輸出所衝擊,所以要預防非洲被中國化,要優先守護民主台灣,才能有效捍衛民主世界。
※作者為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TANFREL)理事長
【延伸閱讀】
●黎蝸藤專欄:中國就應該對外「大撒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