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軍微型飛彈艇的思維與困境

張豐麟 2018年09月17日 07:00:00
海軍已有航速約四十節的沱江級雙船體飛彈快艇,更新、更小、更精悍的微型突擊飛彈艇之速度應不可能低於四十節。(攝影:朱明)

海軍已有航速約四十節的沱江級雙船體飛彈快艇,更新、更小、更精悍的微型突擊飛彈艇之速度應不可能低於四十節。(攝影:朱明)

國防部目前立案欲採購的新式武器中,最具爭議項目的大概非「微型飛彈突擊艇計畫」莫屬,依據最新的一○八年度「國防部預算書」由參謀總長李喜明倡議的「微型飛彈突擊艇計畫」,將在明年開始執行,軍方核定以三一六.三八億元,預計籌建六十艘微型飛彈突擊艇,恃其隱密性高、機動力強、高打擊力、高存活率及再戰整補容易的特性,期成為臺灣不對稱作戰戰力中以小博大的有效兵力。

 

中華民國海軍籌建微型飛彈攻擊艇的攻擊理論,是小船在缺乏超視距對海搜索能力,但仍藉由岸基或預警機的數據網絡取得敵艦隊座標,針對200公里內的海上目標發動奇襲,單一快艇中隊的5到10艘飛彈艇攻擊群可在不到200公里的臺灣海峽內,針對敵艦隊一次齊射10枚雄二或雄三反艦飛彈,這些反艦飛彈通過岸基指揮所和飛彈艇上的火控系統,規劃有不同的突防彈道,10枚飛彈可以從各個方向同時衝入敵人艦隊,達到奇襲的效果,更因建案高達六十艘分布於全省各漁港,如由兩個快艇中隊自南、北夾擊可一次齊射20枚雄二或雄三反艦飛彈,火力網之猛烈不言可喻。

 

 

各家平面媒體及網路論壇批判的重點不外乎噸位太小,耐波性不足、海象耐受性僅五級、乘員舒適度不足,導致國人普遍不看好,甚致傳出總統府國安會質疑飛彈突擊艇在戰時能否發生功效,並不認同海軍的做法?不過真正引起鍵匠興趣的是來自國外論壇的討論重點,究竟海軍堅持採購的是什麼樣的微型飛彈突擊艇,招標內容到底隱藏著什麼貓匿?

 

其實從中山科學院再2018年一月分舉辦招商會,披露海軍欲籌建50噸級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消息,且每艘能夠攜帶2枚雄二反艦飛彈,但是從最新的一○八年度「國防部預算書」核定以316.38億元,籌建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光從預估單船金額約5億元可以發現臺灣海軍想要的應該不是複製早年的50噸級海鷗快艇而已,如不仔細探究國防部的報告書內容,很容易被主流媒體牽著走,誤認海軍要建造的是類傳統海鷗級飛彈快艇。

 

但是第一,海軍已有航速約四十節的沱江級雙船體飛彈快艇,更新、更小、更精悍的微型突擊飛彈艇之速度應不可能低於四十節,否則功能將淪為雞肋,第二,綜觀歷年標案的決標金額,每艘50噸級的微型飛彈艇造價卻達5億元,竟高於500噸錦江艦的4.6億元,經參考世界各國目前類似的產品與價格,最有可能的選項應是速度可達50節(約時速每小時93公里)的水翼船。而水翼船構型的飛彈快艇在國際市場上並不少見,諸如美國的飛馬級、義大利的劍魚級或是日本的一式飛彈艇,該類水翼船高速衝刺時採用三點式深浸分離式自動控制水翼設計,使用水翼時全浸式水翼由電腦中央系統控制,以隨時維持穩定並控制航向;在普通航行狀態下,艇首水翼向前上方折起後外形猶如一般的普通船隻。

 

日本的一式飛彈艇。(圖片摘自網路)

 

美國的飛馬級快艇。(圖片摘自網路)

 

持平而論,如果拋棄輿論對其過時作戰理念的批判,單純考量臺灣現今的需求與威脅,此一建案快速補強現階段臺灣海軍的弱點,無論是雄二、雄三或是數據鏈網絡作戰均應用了很多「既有的」和「成熟的」的系統,而且都是針對現今邁向大船大艦的中國威脅而來。

 

海軍在1980年代初期建成50艘海鷗飛彈快艇,並2012年除役完畢,三十年後解放軍不也是走向同樣的道路,在21世紀初期發展022型導彈艇也是沿用這條思路,並誇稱一旦祭出「狼群戰術」將可以「圍殲」美國航母。

 

中國022型導彈艇。(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如今風水輪流轉,當中國大陸耗費巨資籌建數艘航空母艦時,臺灣海軍再以最省錢的方式達到最強大的嚇阻效果,外國評論家普遍認為是相當務實的策略,只是現在國軍整體人力均嚴重不足,不少的單位編現比嚴重不足,六十艘微型飛彈突擊艇至少需要數百人來維持,中華民國海軍迄今未妥善規劃二代二級艦汰除濟陽級來擠出艦艇兵員額,再加上海巡署的造艦計畫遠比海軍快速必然會稀釋海軍人力招募的成效,未來能否有足夠的人員編制恐怕是個大問號。

 

※作者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