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奔劍專案」空軍IDF戰機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性能提升案,測試進度順利,提前完成測試驗證後,預計可提前在年底可完成所有工程測試。(中科院提供)
隨著美方對台逐步解除一百多項武器關鍵組件和材料的禁令後,中科院在研發飛彈的進度也隨之加快腳步,據指出,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提前完成測試驗證後,代號「奔劍專案」空軍IDF戰機的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性能提升案,測試進度也相當順利,預計可提前在年底可完成所有的工程測試。
國防部是以代號「奔劍專案」編列17億餘元從2016年分4個年度進行研發,主要是IDF戰機經過「翔展專案」的性能提升後,機身與機翼結構強化,可掛載「萬劍彈」等武器系統,經評估機翼具備滑軌發射能力,因此IDF戰機從原設計在機腹下掛載兩枚天劍二飛彈,以投放發射的方式,改為機翼滑軌發射;掛載天劍二飛彈數量,從原有2枚增加到4枚,而飛彈本身也進行性能提升,射程從原有的60公里增加到90公里以上,增強IDF戰機的空中作戰能量。
據指出,奔劍專案開始執行後一切相當順利,在地面所進行的各項抗干擾的性能測試,都在預定期程內完成,在今年進行多次飛行測試上,天劍二增程飛彈,都達成飛行一百多秒的時間,且進行空中抗干擾的測試,除達到原規劃百公里的射程外,多項測試也都達到要求標準。年底進行全實彈的作戰測評,若通過測試驗證,這也代表天劍二增程飛彈完成研發,只等空軍訂單進入量產。
據了解,天劍二飛彈原先的設計就相當的優異,在今年7月間空軍抽測2003年與2007年量產的4枚空劍二飛彈(每個年份兩枚),先經中科院全彈系統檢測無誤後,由台中與台南聯隊4架IDF戰機分別掛載,在九鵬基地外海空域進行射擊,都分別擊中數十公里外的靶機,顯示天劍二飛彈的效能與戰力。
知情人士指出,隨著4月美國也解除對台戰術飛彈關鍵性零組件禁令,也讓中科院在加快了增程飛彈的研發腳步,恢復向美採購運用在天弓、天劍、雄風系列飛彈尋標系統內,高精度陀螺儀、控制介面組件以及固態燃料穩定劑等關鍵組件和材料後,而且部分組件只要是中科院出具最終使用證明,該組件轉由美國商務部核發,以一般性零附件產品輸出;在放寛管制條件後,中科院在順利取得更高精密性的組件,自然能將研發時程縮短,並達成研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