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當選結果經查有俄國勢力介入。(美聯社)
隨著11月6日的美國中期選舉進入倒數計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簽署行政命令,授權政府得以對企圖干預本國選舉的外國或外籍人士實施制裁,可望防止俄羅斯疑似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的醜聞再度重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透過聲明表示,簽署該份行政命令可以「保護美國選舉制度的公正性」,並能讓美國「迅速地辨識並處罰任何外國干預我國選舉的舉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也於12日表示,本次行政命令旨在「防止外國操弄」美國政治。
President Trump signs a measure punishing election interference https://t.co/ftk10HdwmF pic.twitter.com/d8fITPFv4z
— CNN Politics (@CNNPolitics) 2018年9月12日
這項行政命令應與官員先前的建議有關。據《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國家情報局局長科茨(Dan Coats)曾於約2周前警告,俄羅斯可能在中期選舉競選期間,透過「滲透性的信息作戰」讓美國人民陷入分裂,致使國力弱化。
針對這次的行政命令,科茨明確表示其目標為因應俄羅斯於2016年大選間的行為,「確保它不會再發生。」科茨同時指出,行政命令的矛頭不只指向俄國,更包括中國、北韓與伊朗等潛在威脅,聲稱「已經看到除俄羅斯外,中國也有(干預選舉的)動作跡象...也來自伊朗甚至北韓。」
President Trump signs order to sanction countries and individuals interfering in U.S. elections https://t.co/HTHVNOyA0j
— USA TODAY (@USATODAY) 2018年9月12日
該行政命令規範了美國情報單位與執法機構調查與評估外國干預的實行方針。《今日美國報》報導,行政命令當中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定期評估外國干涉風險,在每次選舉後45天內,必須對是否有外國干涉一事做出調查。美國司法部會在另45日內檢閱調查並決定結果,整個流程約需90日。
若證實有干預情事,制裁機制便會啟動。此處所指「干預」,不限於以網路駭客入侵相關電腦等直接行為。CNN報導,若外籍個人、企業或政府為影響選舉結果散布不實資訊,也可能構成啟動制裁的條件。經確認真有「干預」後,美國財政部可實施制裁。
但川普所領導的行政體系,會是決定是否實施制裁的主體,因此這項行政命令簽署後,間接讓美國國會研擬中的相關立法計畫受挫。
多名國會議員希望透過立法的方式,以便未來美國能在俄羅斯再度干預選舉的情形下,祭出更直接、嚴厲的制裁。參議員批評,新的行政命令立意良善,但未必能滿足實際需求,且會讓川普握有太大的決定權。
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和荷倫(Chris Van Hollen)透過共同聲明表示,肯定川普藉由行政命令強調外國干預的威脅,然而「並未作出充分的應對措施。」
為此,魯比歐和荷倫已於2018年初發起了跨黨派的「防堵法案」(Defending Elections from Threats by Establishing Redlines Act,DETER Act)立法計畫,盼對任何外國干涉選舉行為有「強制制裁」的措施,之後也會持續推動法案。
民主黨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指出,雖然目前尚未公布完整命令內文,但若僅透過行政命令作為法源,勢必會「給總統很大的斟酌空間,能夠決定是否對打擊我國民主程序的國家實施的嚴厲制裁」,相當不充份。華納認為,美國需要「強硬、明確的」制裁法規,他也表示支持「防堵法案」。
We remain woefully underprepared to secure the upcoming elections, and an executive order is simply no substitute for congressional action, such as the strong measures included in the bipartisan DETER Act. https://t.co/1SWkPLDMXf
— Mark Warner (@MarkWarner) 2018年9月12日
據美媒《POLITICO》,「防堵法案」內容也要求總統須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所認定「參與干預任一美國選舉」的俄方人士實施制裁。更重要的是,「防堵法案」不准總統自行暫緩或中止制裁行動,除非國家情報總監向國會報告俄方沒有在「2回總統選舉循環」內有過干預情事。荷倫的團隊已和川普政府多次討論該法案。
科茨和波頓則澄清,該行政命令無意攔截正在進行中的立法規劃,而是要確保政府已盡一切所能防止外國干預選舉情事發生,「若我們見到事情已經發生,就必須自動作出反應。」科茨表示。
川普團隊近來對外國干預的強硬表態,可說一反川普原先的否認立場。在政府調查俄羅斯影響2016大選結果期間,川普屢次斥之為「獵巫」,也曾於7月間在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時,因一度表示「沒有理由」相信俄國曾干預大選,引爆各界不滿,其後快速改口認錯。
對此,波頓否認本次行政命令是要為當時的風暴做危機處理,「總統已反覆表示,決意杜絕外國干預我國選舉情形發生。我認為他的行動已說明了一切。」
美國先前也多管齊下防止外國干預。《POLITICO》報導,2017年底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就成立處理外國干涉的任務小組,調查網路駭客入侵與可疑活動。8月時,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也舉行選舉安全的桌上演練,測試各級政府的合作關係;國土安全部也對外舉辦多次選舉安全的業務說明。
Today, President Trump signed an Executive Order that will work to respond to and deter foreign attempts to interfere in our elections. Get the facts ⬇️ https://t.co/Es2DiNNAdR
— The White House (@WhiteHouse) 2018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