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並非反對海外資金回台投資,而是反對給予本來就要回台的資金提供額外租稅優惠。(美聯社)
去年9月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台以來,對於如何加速投資台灣的政策討論與關心不曾停歇,至目前已開過22次的會議。然而,從中央銀行今年7月的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存量顯示,去年9月的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占比分別為19.87%與80.13%,今年7月的直接與間接金融占比則分別為19.02%與80.98%。由此顯見,我國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占比的差距,並未因為賴揆的加速投資台灣政策而縮小,甚至擴大。
雖然,政策的執行成效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看到成果,金融面的統計也不能直接與實體投資的統計掛勾;但是,若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占比持續擴大,表示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也愈來愈不樂觀。一個健全的投資生態體系,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目前台灣在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極大落差,也反映在台灣銀行業經營的壓力上。如此沉重的資金去化壓力,就導致銀行業在放款利率上的殺價競爭。
因此,如何將台灣大量的閒置資金導入具有一定報酬的實體投資上,是目前政府應該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近期,行政院鄧振中政務委員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台灣政府已擬定包括鬆綁嚴格的土地使用法規、設備升級、研發和製造業自動化的支出上給予減稅優惠等措施,鼓勵在中國設廠的台商回流,以因應美中貿易衝突的威脅。
我們真心希望,政府在對中國台商喊話或提出政策措施時,先問問在地的資金對這樣的政策是否買單。若否,則應思考無法將國內資金導入實體投資的原因,而非只是一昧地提出政策措施,卻看不到這些措施的經濟效果,徒增政策擬定的成本。
中國台商資金的回流,是目前台灣政府試圖處理的重要議題之一,當我們在考慮台商資金回流時,我們無可迴避的問題是「為何台商想要回來?」台商離開中國會產生退出市場的成本,當其可能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或收益下降的所有因素後,若呈現預期損失或預期收益小於退出成本時,則兩害相權取其輕下,中國台商當然會退出中國。
但是,退出中國不保證這些台資一定會回台灣,換句話說,當台資到其他國家的預期報酬高於台灣時,這些中國台商就會將資金轉進其他國家;若台灣的報酬率較高,則這些海外資金將自動流入台灣。若此,則政府考慮給予海外資金回台的租稅優惠目的何在。唯一的可能是台灣缺錢投資,亟需該筆資金的挹注。
但是,從前文的分析可知,台灣國內就已有大量的閒置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難了解為何需要給予海外資金租稅優惠,以吸引他們回台。換句話說,我們無法拒絕資金回台,但政府可以不用特別給予租稅優惠。政府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來讓海外資金回來,例如,投資五加二產業或投入其他具生產力的事業;但是,除非政府大幅放寬認定標準,否則,這些未來產業的報酬較大,不確定性也會較高,若政府嚴格把關,這些傳統台資企業的回台誘因應該也不強,實無須花費太大力氣擬定租稅優惠,因為這並不符合政策的成本效益。
除了租稅問題外,目前企業的五缺也尚未解決,真的海外資金回台投資,台灣可以吸納投資的部位多大,是政府應先思考的。以土地為例,土地的問題需要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大家都想選交通方便或輪廓方正的土地,在資源有限下,國內的電子大廠都面對極大的用地需求,若要再幫忙解決海外資金的投資用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也是會被進一步考驗。
本文並非反對海外資金回台投資,而是反對給予本來就要回台的資金提供額外的租稅優惠。在政府財政仍有餘裕下,可以審慎給予企業適度的租稅優惠,但要「錦上添花」或不影響投資誘因的租稅優惠。我們要呼籲政府官員,不要過度渲染政策效果,事實上,從未看過有哪一任政府官員認為自己的政策不好,特別是從事務官轉任政務官的官員,或已擔任過多次政務官的官員,更應該去思考政策會失敗或無效的原因,而非僅是面對媒體說政府準備好了與政府提供了多少政策工具。
我們只想問,若準備好了,為何這些政策工具還未見到有廠商願意使用。此外,更多的海外資金回台,是否讓銀行業的資金壓力更大,也是政府須慎重考慮給予租稅優惠的重要考量。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