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魂和中共魂 對比鮮明的50歲

夏聞 2018年10月07日 07:00:00
用中美兩國50歲來對比,展現出這兩個國家不同的本質。(湯森路透)

用中美兩國50歲來對比,展現出這兩個國家不同的本質。(湯森路透)

在近代歷史,有兩顆不同的幼苗在人類思想花園裡出現,一些人在初期誤以為它們都是春天裡的希望,但數年後,一顆長成了美麗的玫瑰,另一顆也終於顯露出原形。

 

50年的時間不短,對於人生是知天命之年。而對於一種思想的實踐,在50歲時也足夠展現出它的本質。

 

1776年7月4日,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的代表通過了獨立宣言,現代美國在這一天誕生。獨立宣言由一個5人小組起草,這5人中就包括了後來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和美國第三任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托馬斯是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

 

獨立宣言中說: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需要證明的,人們被創造出來時是平等的,他們的造物主賦予了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建立了政府,政府的權力來自於人們的同意授予。

 

亞當斯和傑斐遜都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各自領導不同政黨,兩人黨派彼此政治觀點對立,但私下交情一直不錯。(圖片摘自網路)

 

設想一下,在1776年,未來對當時的人們還是未知數,首先,面對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國軍隊,獨立運動是否會被扑滅,這些開國者們是否會作為反叛者被處死?即使能成功,獨立宣言裡提出的,這種基於保護人們生命、平等和追求幸福權利的,由人們共識產生的政府,能成功建立嗎?即使建立了,又能維持下去嗎?別忘了,這一切在當時沒有先例。

 

時間完美的回答了這些問題。

 

50年後的同一天,1826年的7月4日,在美國舉國歡慶獨立宣言通過、美國獨立50週年的這一天,兩位美國開國國父,上文提到的獨立宣言的重要起草人和主筆者,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也同在這一天去世。二人在當時都是高壽,約翰.亞當斯終年90歲,托馬斯.傑斐遜終年82歲。這種驚人的巧合是杜撰不出來的,它是真實的歷史。

 

此時美國已經由最初的13個州發展為24個州,政府權力已經經過了多次和平交接,獨立宣言中的構想已經基本實現。當時的美國人把兩位國父在50週年國慶日的同日離去看成是天意,表明上天對共和國實驗的肯定。看著自己年輕時的美國夢都已實現,我們不難想像,這兩位美國國父晚年的欣慰心境。

 

更值得指出的是,約翰.亞當斯和托馬斯.傑斐遜雖然同為開國者,但他們之後的不同政見,卻曾一度導致二人產生了深深的隔閡。約翰.亞當斯認為美國的聯邦政府應該在各州之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托馬斯.傑斐遜卻認為聯邦政府應該把更多的權力交給各個州。在1800年的選舉中,這種激烈的爭論達到高潮,甚至水火不容,當時很多人甚至擔心會爆發內戰,共和國的命運會就此終止。但在選舉後,傑斐遜擊敗了亞當斯,任滿一任總統任期的亞當斯把權力和平交給了傑斐遜,回到波士頓郊外的老家安度晚年,後者最終任滿了兩任總統任期(1801-1809)。能夠把權力和平交接給自己的政敵,這是繼首任總統華盛頓交出權力之後,又一次創造了人類的歷史,今天的美國人仍然為此感到驕傲。

 

約翰.亞當斯和托馬斯.傑斐遜兩人的隔閡還在繼續,他們多年不講話,不聯繫。但在後來,兩人都對第三方表明瞭他們對對方的尊重和想要重續友誼的意願。終於在1812年的1月1日,亞當斯首先打破堅冰,他給傑斐遜寫了一封信,信中祝願傑斐遜未來會有很多快樂的新年。傑斐遜則在回信中寫到了二人在當初建立美國期間的很多愉快的回憶。在隨後的14年裡,二人在美好夕陽的晚年時光,頻繁書信來往,討論政府、哲學、宗教等話題,並分享各自家庭中的喜悅和悲傷。

 

1826年7月4日,當美國在舉國歡慶獨立日的當天,亞當斯在家中去世,他的最後一句話是:托馬斯.傑斐遜還活著。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的5個小時,托馬斯已經在500英里之外佛吉尼亞州的家中去世。

 

美國的三位國父——傑斐遜(右)、富蘭克林(左)和亞當斯(中)共同草擬宣言的一幕。其中傑弗遜與亞當斯同一天離開人世。(維基百科)

 

上述的這一切聽起來簡直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歷史之所以能夠如此書寫,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獨立宣言中的思想所造就的大環境,這種思想裡深深嵌入了人類在造物主面前的謙卑,面對同為造物主所創造出來的他人,才能有發自內心的尊重,進而由這種尊重引申出相應的政府職能和構建方式。美國國父們的偉大人格,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只有在這種思想佔主流的大環境中才能發生。

 

也因為有這種思想,在美國建國之前在南部殖民地已經存在發展了150多年的奴隸制,也於美國建國後89年被徹底廢除。儘管廢奴過程不完美,但人類歷史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不同種族能和平共處的國家,獨立宣言思想和奴隸制的矛盾之處,是導致奴隸制被廢除的根本。

 

現在我們來看另一個50年。

 

1971年,距離中共1921年建黨,提出共產主義覆蓋中國之夢,正好也是50年。

 

1971年,貧窮的人民正在被一波波的政治運動折騰,打砸傳統文化的文革正在高峰;此前三千萬農民已經被餓死在和平年代,被扣上各種帽子的數百萬家庭家破人亡,大學已經不再招生,一千多萬知識青年在紅太陽的號召下,熱血沸騰的去農村勞動,一些女青年正在被基層的黨員幹部們欺辱。人們不得不整日說著假話、空話。

 

而在「共和國」的開國者裡面,劉主席已於此前被殘酷虐待,赤身裸體死於開封,林副主席也於這一年舉家葬身於異國的大漠,彭大元帥正在被批鬥中被打折肋骨,數年後,仍被關押虐待的他死於腸癌中,最後時刻連妻子浦安修都不敢與他見面,冷酷的拒絕彭再見最後一面的要求。而中共的教主毛澤東,把自己化妝成永遠不落的紅太陽,正在尋找下一個需要摧毀的對手。

 

這真是一個讓人不堪回首的1971年,同樣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

 

而從根本上製造這一切的,也正是共產黨背後的思想,這種共產主義思想否認高於人類的一切存在,強調鬥爭是人類歷史的全部真實。這種邪說在人類思想花園裡發芽,此時終於長成了一朵既吞噬國民,也吞噬黨員,既消滅肉體,更吞噬靈魂的食人花。

 

這朵食人花在年幼時,為了迷惑人創造生存空間,曾試圖也把自己打扮成一朵玫瑰。1943年,《新華日報》曾發表文章稱: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為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於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博大的心懷。在中國,每個小學生都知道華盛頓的誠實,每個中學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與怛惻,傑弗遜的博大與真誠。這些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國土上已經是一切美德的象徵。他們所代表的,也早已經不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榮譽了。

 

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被刻意塞進「共和國」三個字之外,真實的1971年和這個版本的1971年毫無相同之處。(湯森路透)

 

但是,如果共產主義真的是一朵美麗的玫瑰,那1971年應該是這樣的:

 

隨著戰爭在1949年結束,1971年,人民已經修養生息了20多年,人民生活安定,富足,中國在穩健的軌道上前行。法律之下沒有特權,人們不但擁有平等的機會,還可以自由追尋夢想和信仰。當人們說出真心話的時侯,他們知道自己的尊嚴將得到尊重。

 

此時,早期的那批人已經老去,但因為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共和國,他們早已經把權力交接給了傳承者。毛任滿兩屆後把權力交給了劉,劉任滿一屆後,在換屆選舉中小幅敗給了林,儘管劉和林在具體治國方針上有很多分歧,兩人互相爭的很不愉快,但在共和國框架下劉還是把權力交給了林。

 

如果他們創建的是一個真正的共和國,那麼在1971年,毛、劉、林、彭這些開國者們,他們早已葉落歸根,回到各自的家鄉生活。在人生的美好夕陽時刻,他們回顧締造共和國一起走過的路,足夠欣慰,他們或電話,或書信,尋求對方對曾有過的爭執的諒解,進而彼此敞開心胸,探討著政治、信仰、道德以及共和國的未來。

 

如果這是1971年的中國,中國人該是何等的幸運,不需要任何宣傳和五毛,這樣的中國,誰會不愛,又怎麼會不強大?

 

但不幸的是,在現實中,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被刻意塞進「共和國」三個字之外,真實的1971年和這個版本的1971年毫無相同之處。

 

更需要指出的是,食人花是由基因決定的,今天的食人花不可能某一天突然成長為玫瑰花,今天的食人花,基因未變,靈魂未變,吞噬人類的本性未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為《看中國》獨家授權《上報》,請勿任意轉載 、抄襲,原文連結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