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客帶動環境的擠迫與惡化,民間遂產生一種反動,慢慢開始有人認同「香港的東西」。(美聯社/後製合成)
在香港,甚麼才是本土派,怎樣定義本土派?不同的人都自稱本土派,甚至試圖占據本土派的龍頭,聲稱自己才是名門正宗,不過最終也沒有人成功過。本土派並不是一個政黨,也不是一場「社會運動」,他沒有一種明顯的會籍或分野方式,也沒有一個足夠定義誰是本土派的權威。
成為本土派的代表,或者成為代表的支持者,兩者是有分別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本土派的支持者,但不會因為你是本土派的支持者,就被認同為本土派的代表。
實際上,每人都可以自稱本土派,一個親中的議員例如鐘樹根,也可以自稱為本土派。但不會因為這樣的自稱,就得到額外的支持與信任。同樣地,泛民主派也一樣,泛民主派議員自稱本土的不少,在他們眼中自己可能很本土,但光是這樣打動不了其他支持者。
但是如果想要成為本土派,或者被本土派所認同,我們還是可以從本土派當中,找出其共同特質的。
狹義的本土派,是很容易定義的,就是「雨傘革命」與「魚蛋革命」,雨傘革命產生了黃絲帶,也就是雨傘革命的認同者們。而這一群人對香港的形勢感到焦慮,而產生了改革的動力,很多參加了下一年的區議會選舉。 然後在 2016 年的魚蛋革命,產生了香港近年最巨大的警民衝突,黃絲帶也產生了分裂,因為這個行為不再是「和平抗爭」,而即使不和平,也堅決站在抗爭者一方,同情他們的,而導致在 2016 年補選當中支持梁天琦的,就是今天的狹義本土派。
故此,先不論抗爭者是否正確。 如果公開地不同情抗爭者,譴責抗爭者行為的人,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就是出局,很難再得到這幾萬人的認同,因為這十幾巴仙的人是相信,香港是需要改變,而且值得為此付出包括流血在內的一定代價。
在上一兩世代中,能夠通過這個門檻的人很少,因為我們不能否認,「為改變付出代價」絕非香港的主流思想,任何試圖取悅大部份人的人,都不太可能通過這考驗。
但在狹義的本土派外,也有廣義的本土派,那就是文化本土派,這大概是在 2010 年代開始興起。香港的傳統其實一向都是事大主義,就是崇拜外來的強大文化經濟體系,不論是美國,日本還是中國。而對於本地的東西,多少都會覺得是較差或者較廉價的東西。通常都覺得不值得保存,就算消失了也不可惜。
這是因為在客觀品質上,香港的東西,的確上不到可以在世界上競爭,敵不過美日中這些巨獸。但是如果加入了「這始終是我的東西」的感情,就不再一樣。
隨著自由行帶動生活環境的擠迫與惡化,破壞了已有生活,民間遂產生一種反動,慢慢開始有人認同「香港的東西」,這包括開始認同港式的飲食(例如茶餐廳),認同香港化了的外來文化,例如欣賞本地的配音員,港漫,屋邨文化,書刊雜誌的港譯本和錄影帶,粵語行文,過去有貶義的本地事物,例如「MK妹」,也因為其本地性質被翻案,而被認同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這刺激了很多認同香港文化,保存香港文化,或者重新發揚香港文化的行為,比方說有些文人開始放棄書面語寫作,改用粵語寫作。找回過去不被珍貴的電視劇粵語配音版本,重新保存。這些就是廣義的本土派,這部份在民眾中就有更廣大的基礎,狹義本土派通常同時是廣義本土派。
而廣義本土派卻不一定是狹義本土派。他們很可能在政治立場上,還是支持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但心底裡對於建立民主中國,或者支持專制中國皆沒有信仰,站在那立場只是覺得當前這樣會對自己較有利。
不過廣義本土派的壯大,卻是產生狹義本土派的土壤。因為當不再相信目前的情況延續下去是好事時,想要改變者,就會開始走向支持任何改變現況的行為,這自然地,包括有爭議的抗爭。